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河南土鸡群马立克病病毒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分子进化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河南鸡群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流行毒株,了解当前MDV分子进化特征并为鸡马立克病(MD)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根据MDV基因组设计了meq、gE、gI、gB、pp38以及132-bp重复序列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扩增和DNA测序分析对河南焦作土鸡群8份MD疑似病例进行了确诊,并通过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盲传培养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离鉴定了3个流行毒株,分别命名为HNJZ101、HNJZ102和HNJZ103。结果显示,3个MDV分离株均为血清1型(MDV-1)毒株,未发生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共感染,并且132-bp重复序列基因均为双拷贝。meq、gE和gI基因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临床病例样本及3个MDV新分离株的meq基因与国内外温和毒或疫苗毒株的meq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64.7%~78.8%,但与MDV强毒株的同源性高达98.9%~100.0%;gE和gI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较高,分别为99.1%~99.9%和99.3%~100.0%。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表明,HNJZ101、HNJZ102和HNJZ103与绝大多数此前分离的河南毒株及国内MDV强毒株同处于一个大的进化分支。研究结果表明,3个分离株HNJZ101、HNJZ102和HNJZ103很可能是当前河南土鸡群中流行的致病性MDV-1毒株,其确切的致病型及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河南土鸡群 马立克病病毒 病毒分离 meq gE gI 基因克隆 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虫腈的危害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

摘要:食品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地环境、种植过程、养殖过程、产品加工、货物流通、贮存及货架存放等各个环节,因此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其中农药残留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氟虫腈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在作物害虫控制、家庭宠物寄生虫防控、娱乐场所环境卫生改善等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氟虫腈残留对水体、土壤及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而损害了有益生物的生理健康乃至威胁到其生命安全,并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害到人类健康和安全。2017年,欧洲爆发了由氟虫腈引起的毒鸡蛋事件,该事件爆发凸显出做好氟虫腈监控检测工作的重要性。本文综述了氟虫腈的应用、残留危害及监控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检测新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氟虫腈 危害 监控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基质对平菇胞外酶活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棉籽壳、玉米芯2种基质发酵料栽培平菇(对应的C/N分别为34∶1和45∶1),测定不同生长阶段平菇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CMC)、木聚糖酶、中性蛋白酶、漆酶的活性,分析2种基质对平菇酶活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不影响平菇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影响酶活性的高低;棉籽壳配方的平菇CMC、漆酶、中性蛋白酶活性均高于玉米芯配方,中性蛋白酶活性最大值是玉米芯配方的5.7倍。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棉籽壳配方平菇氨基酸总量为152.2 mg/g,高于玉米芯配方4.7 mg/g,灰分含量(59.0 mg/g)低于玉米芯配方19.0 mg/g,粗蛋白含量(204.0mg/g)、粗脂肪含量(30.0 mg/g)、粗纤维含量(77.9 mg/g)与玉米芯配方差异不显著。棉籽壳配方两茬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分别为878.0 g/袋、58.5%,较玉米芯配方分别高250.5 g/袋、16.7个百分点。

关键词: 平菇 棉籽壳 玉米芯 酶活性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山新麦草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基因Ph-1-SST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基因1-SST在植物逆境胁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为了挖掘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抗非生物胁迫关键功能基因,以华山新麦草叶片为材料,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1-SST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Ph-1-SST,登录号为KX761897。通过PCR法扩增其gDNA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gDNA和cDNA序列长度分别为3 344bp和2 001bp,编码666个氨基酸残基,序列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含4个外显子3个内含子,预测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72.9ku,理论等电点为4.87。序列比对显示,该基因与大麦1-SST基因编码蛋白的相似性最高(90%),为糖基水解酶32家族成员。对1-SST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Ph-1-SST及其同源蛋白位于不同分支,初步推断此全长cDNA是华山新麦草中编码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的一个新基因。结果为作物非生物胁迫改良提供重要基因资源。

关键词: 华山新麦草 1-SST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田间玉米植株上桃蛀螟卵的空间分布

植物保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调查了桃蛀螟卵在玉米植株上的空间分布,发现桃蛀螟卵主要产于叶片正面基部附近(叶鞘顶端和叶腋),其次在叶鞘和雌穗苞叶上,花丝和叶片其他位置卵量最少。桃蛀螟卵主要分布于玉米植株中上部,雌穗节上1~2节(倒6节和倒7节)卵量最大。

关键词: 桃蛀螟 玉米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乏情和发情初产母猪卵巢microRNA差异表达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卵巢microRNA(miRNA)在初产母猪生殖调控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乏情和发情初产母猪卵巢miRNA的表达谱,并对表达量较高且差异显著的mi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的两个small RNA文库共鉴定出503个miRNAs,其中已知的303个,新预测的200个。在已知的miRNA中,ssc-miR-10b在两个文库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ssc-miR-143-3p和ssc-miR-26a;在新预测的miRNA中,chr13_2637_mature在两个文库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chr8_9994_mature。与发情母猪相比,共有145个miRNAs发生显著变化(read counts>10,∣log2(fold-change)∣>1),上调114个,下调31个。在进一步筛选的31个表达量较高且差异显著的miRNAs(read counts>1 000,∣log2(fold-change)∣>1)中,新预测的chr13_2585_mature上调倍数最高,且只在乏情母猪卵巢中表达。31个miRNAs共预测到7 388个靶基因,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有2 788个靶基因注释到了297个KEGG通路,前20个最富集的通路部分与生殖过程或生殖活动调控相关,表明这31个miRNAs参与了初产母猪的生殖调控。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猪miRNA数据资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miRNAs 乏情 发情 初产母猪 卵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郏县红牛耳成纤维细胞的建立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8

摘要:以郏县红牛耳缘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成功建立郏县红牛成纤维细胞系,对其进行细胞形态、细胞活力、生长曲线、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微生物检测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细胞形态为典型的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细胞倍增时间为39h,冻存前和细胞复苏后活力为98%以上;细胞染色体2n=60,细胞株1-P9、1-P14及2-P9二倍型比例为89.86%、73.82%、78.02%;细菌、真菌、病毒及支原体检查均为阴性。结果表明该细胞系的建立实现了郏县红牛遗传资源在细胞水平上的成功保存。

关键词: 郏县红牛 成纤维细胞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淀粉粒配粉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类型淀粉粒的理化特性及其在面粉配粉中的作用,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的面粉为基础面粉,与分离提纯的A、B型淀粉粒按照不同的配方重组,测定重组面粉的RVA特征值,包括峰值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回生值、糊化温度;粉质参数(吸水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弱化度);并制作成面条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添加A型和B型淀粉粒后,重组面粉的粉质图谱呈现双峰曲线,第一个峰为淀粉粒吸水形成的小峰。重组面粉中,随着B型淀粉粒的增加,面粉的吸水量和弱化度增加,稳定时间减少;峰值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均增加。对面条进行感官评分,重组面粉制作出来的面条色泽偏暗,但是不影响光滑度,黏弹性增加,口感较好。B型淀粉粒的添加量在50%~75%时面条的品质较好。

关键词: 小麦 A、B型淀粉 配粉 流变学特性 面条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2毒素完全抗原制备及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小分子霉菌毒素中T-2毒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合成并鉴定T-2毒素完全抗原,通过制备敏感性强的抗T-2毒素多抗血清,建立T-2毒素免疫学检测方法。采用N,N'-羰基二咪唑(CDI)法合成完全抗原T-2-BSA和包被原T-2-OVA,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动物免疫试验对合成的完全抗原进行鉴定,优化ELISA反应条件,建立T-2毒素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SDS-PAGE结果显示,完全抗原T-2-BSA合成成功;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的完全抗原能够刺激小鼠产生针对T-2毒素的特异性抗体;基于该抗体所建立的T-2毒素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IC50)为8.34 ng/m L,检测限(LOD)为0.048 ng/m L。综上,成功合成了完全抗原T-2-BSA,获得了效价高、敏感性强的抗T-2毒素的鼠源多克隆抗体,并初步建立了T-2毒素免疫学检测方法。

关键词: T-2毒素 完全抗原 多克隆抗血清 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NA-seq技术的甘蓝型油菜新转录本的鉴定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鉴定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新的未知转录本,以甘蓝型油菜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构建c DNA文库并使用Illumina双端测序Hiseq 2500平台进行测序。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高质量的测序reads来鉴定新的未知转录本。结果表明,在甘蓝型油菜基因组已知基因的间隔区共鉴定到7 720个候选新转录本,通过RT-PCR和克隆测序验证了15个新鉴定的转录本。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转录组测序 新转录本 RNA-seq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