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株植物病原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拮抗物质
《生态学杂志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黄豆酱中分离筛选对植物病害有防治效果的拮抗菌,提取发酵液中的拮抗物质,研究其抑菌机理及基本性质。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细菌、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鉴定菌种,硫酸铵沉淀法提取发酵液中的拮抗物质,考马斯亮蓝法测得蛋白含量,扫描电镜观察拮抗物质抑菌作用,琼脂孔扩散法测定拮抗物质抑菌谱及其活性的稳定性。从黄豆酱中分离出18株细菌,通过筛选,得到一株拮抗效果最好的菌株,菌体抑菌率62.78%,发酵液抑菌率53%,命名为4-z-3,经鉴定为Bacillus siamensis。4-z-3发酵液在硫酸铵饱和度为20%~30%时提取的粗提物抗菌活性最大,为60.8%。最适饱和度下提取的粗提物的蛋白质含量为3.45%。拮抗物质对多种病原菌有良好的拮抗效果。经过4-z-3粗提物处理的病原真菌,菌丝受到破坏,细胞形状改变,细胞完整性缺失。粗提物的稳定性方面,对热不敏感,仅在90和100℃时抑菌活性下降明显;对酸碱不敏感,pH值为4时仍有81.6%的抑菌活性;对蛋白酶不敏感,抑菌活性最低时降低了19.6%;对紫外线不敏感,照射12 h之后抑菌活性仍有92.5%。本研究表明,菌株4-z-3是一株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业生防菌,分泌的胞外拮抗物质能够有效防治多种植物病害,且抑菌活性稳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香蕉枯萎病 拮抗细菌 抑菌机理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割手密鸟氨酸转氨酶(Ssδ-OAT-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鸟氨酸转氨酶是合成脯氨酸的关键酶之一,在植物适应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割手密为研究材料,克隆得到了鸟氨酸转氨酶基因c DNA序列全长,将该基因命名为Ssδ-OAT-2(Gen Bank登陆号:KX714116)。该序列全长1 373 bp,包含一个1 365 bp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45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49.54 k D。同源比对分析表明,Ssδ-OAT-2基因同其近缘属甘蔗的同源性最高(99%),其次是高粱(98%),与其它禾本科植物的同源性约为92%。通过构建与GFP融合表达载体,转洋葱表皮细胞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该蛋白质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上。Ssδ-OAT-2基因的获得为甘蔗抗逆基因工程提供候选基因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潮数期生长的灵芝对比分析
《时珍国医国药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灵芝在不同潮数期的出芝规律及子实体特征。方法将灵芝栽培在椴木上,观察灵芝的出芝规律及子实体特征,统计分析不同潮数期生长的灵芝子实体差异。结果灵芝生长都经历原基期、菌柄形成期、菌盖形成期、子实体成熟期;不同潮数期的灵芝出芝规律基本一致,三潮灵芝均在15~27天出芝量达到最大且在33天后出芝结束。此外,第一潮灵芝形态特征显著区别与其它两潮灵芝,子实体大小、重量均优于第二、第三潮灵芝。结论灵芝的出芝规律在不同潮数期保持一致,但子实体形态差异显著,其原因可能在于栽培基质营养的不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aco-2细胞的远东拟沙丁鱼蛋白多肽抗氧化活性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远东拟沙丁鱼蛋白多肽在细胞中的抗氧化活性(CAA),以荧光探针DCFH-DA被氧化成的二氯荧光素(DCF)的荧光值为指标,检测细胞中的活性氧含量,通过检测添加物蛋白多肽对Caco-2细胞内活性氧的清除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首先对Caco-2细胞的接种量、培养时间和DCFH-DA的培养浓度及时间进行优化,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远东拟沙丁鱼蛋白多肽对Caco-2细胞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aco-2细胞的最佳接种量为5×105个/m L;DCFH-DA的最佳浓度为100μmol/L,最佳培养时间60 min,整个试验在细胞接种3 d内完成最佳;远东拟沙丁鱼蛋白多肽的质量浓度为200μg/m L,其细胞抗氧化活性的最强。试验结果表明:远东拟沙丁鱼蛋白多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功能性食品配料应用于抗氧化保健品中,为其开发与高值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远东拟沙丁鱼 蛋白多肽 抗氧化活性 Caco-2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溶性有机物对土霉素在土壤中吸附-解吸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废弃木薯渣分别于350、550、750℃温度下制得3种不同生物质炭,并以这3种生物质炭为前驱物提取可溶性有机物(DOM)。将土霉素(OTC)作为污染物,研究DOM对土霉素在土壤中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来源于木薯渣生物质炭的DOM均能降低土霉素在土壤中的吸附量,促进土霉素在土壤中的解吸作用;随着DOM浓度、炭化和外界温度的升高,土霉素在土壤中的吸附量逐渐减少,并且易从土壤中解吸出来。DOM降低了土霉素在土壤中的吸附能力,而且增强了土霉素在土壤中的解吸能力,从而可能增强土霉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若在土霉素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施用有机物料,可能会促进土壤中土霉素的迁移,并对地下水及周边环境造成威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不同类型叶片精油组分差异比较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MTBE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比较了互叶白千层嫩叶与老叶精油的挥发性组分差异。研究发现,在互叶白千层不同类型叶片精油中共检测到10种单萜、16种倍半萜、5种单萜衍生物及1种倍半萜衍生物共32种挥发性物质。互叶白千层不同类型叶片精油组分亦不同,互叶白千层老叶精油含量达5 000.79 ng/g,嫩叶精油含量仅为3 470.38 ng/g。单萜类衍生物是互叶白千层精油的绝对含量及相对含量最高的一类化合物。松油烯-4-醇、松油烯、d-杜松萜烯及2-蒈烯在互叶白千层精油中含量较高。互叶白千层不同叶片精油组成不同,以倍半萜类化合物种类最多。互叶白千层叶片的成熟度与松油烯-4-醇的含量亦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脂椰麸谷蛋白-1抗氧化性的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从脱脂椰麸中提取椰麸谷蛋白-1,并分析脱脂椰麸谷蛋白-1(defatted coconut cake glutelin-1,DCCG-1)的氨基酸组成和体外抗氧化性,包括对超氧根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ABTS+·的清除能力,及其还原力与金属离子络合能力。结果表明,脱脂椰麸谷蛋白-1对超氧根离子自由基、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同时表现出较好的还原力和Fe2+络合能力。这表明脱脂椰麸谷蛋白-1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在食品或其它工业中有潜在的用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带地区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一些具有药用价值。为了提高人们对药用植物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全面查清了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记录了93科259属368种药用植物。其中药用植物种类较多的科主要为大戟科、苏木科、锦葵科、苋科和含羞草科,分别占药用植物总数的5.16%、3.53%、3.26%、3.26%和2.99%。本研究结果为掌握这些药用植物资源及更好地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并为保护海南大学儋州校区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寄生植物格局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寄生植物对校园植物的危害,本研究运用数据统计、格局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种桑寄生的寄主植物有27科39属49种。在4个调查区域中,感染率最高的为主干道18.80%;其次为宿舍区15.15%、教学区13.54%、居民区9.20%。对寄生植物格局进行分析显示,大多数区域的寄生呈聚集分布,只有少数为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此外,广寄生(Taxillus chinensis (DC.) Danser)偏向于感染黄葛树(Ficusvirens Ait. var. sublanceolata (Miq.) Corner)、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等,而鞘花(Macrosolen cochinchinensis (Lour.) Van Tiegh.)偏向于感染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和香樟。本研究不仅可以有效了解校园寄生植物的分布情况,还能为其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微粉碎对南瓜粉物化及其粉糊流变性质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超微粉碎处理对南瓜粉物化性质及其粉糊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粉碎时间延长,粉体粒径逐渐减小,15 min后平均粒径D50降至21.90μm,色泽改善明显,形状渐趋一致,持水性、持油性和溶胀性明显降低,溶解性提高20.55%。与粗粉相比,南瓜微粉休止角和滑角均增大,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减小;其微粉糊稠度较大,呈非牛顿流体特性。超微粉碎处理15 min可显著改善南瓜粉颗粒均匀性、颜色均匀性、溶解性等物化特性及其粉糊流变特性,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对南瓜粉深加工技术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