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宁镇1号大豆的生育特点和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1985
摘要:宁镇1号系我院和镇江地区农科所共同于1976年从淮南地区春大豆品种协作组提供的穗稻黄选系1138-2×比松杂交二代中选择的优良单株,经系统选育于1980年育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属中熟偏早春大豆类型。1981、1982两年在省区试中均名列第一,单产分别为357.6和352.9斤,比对照泰兴黑豆


棉属酯酶同工酶的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1985
摘要:同一栽培种品种间的酯酶同工酶酶谱没有差异,同一染色体组的种电泳迁移率相同的酶带有较多的趋势,不同种的酶谱是不同的。根据酶谱分析亲缘关系,A染色体组与D染色体组比较接近,AD染色体组是A染色体组和D染色体组的结合。可以推测非洲草棉和雷蒙德氏棉在古大陆就已发生天然杂交和染色体加倍,形成四倍体棉(阔叶型)。通过棉属酯酶同工酶的分析,认为酯酶同工酶作为研究种间关系和分类的一项生化指标是可以的,但不是唯一的指标。


氮磷钾硼四元配合肥料的增产原理及其使用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1985
摘要:氮磷钾硼四元配合肥料是一种新型的多元肥料,它把作物需要的微量元素硼和大量元素结合起来,作为增产的有效手段。硼是作物需要的一种重要元素,它能提高产果率,防止“花而不实”;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能;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吸水、吸肥能力,促进作物代谢生理旺盛,加速生长发育,一般能提前成熟5~7天;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特别是对提高作物品质有良好作用。


果园草害及其防除
《江苏农业科学 》 1985
摘要:我省有果树场圃82个,面积约70万亩。据调查,这些场圃草害普遍严重,在果木生长季节一般需人工除草4~5遍,每亩用工12~20个左右,而且还不能除尽,很多场圃常出现严重草荒现象。 为了摸清不同类型果园草害发生情况并研究防除办法,从1975年起我们首先在国营黄海农场进行果园草害调查和化学防除配方筛选研究。1984年又在全省南、北、中有代表性的15个果园进行草害调查,调查面积611亩,代表面积为4460亩。并在淮阴清江果园,连云港孔望山和苏州上方山等果园进行果园杂草化学防除配方筛选及应用技术条件的研究,对主要害草的消长进行了定点调查和除草剂的敏感性试验。


太湖水田地区冬绿肥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 》 1985
摘要:我省太湖水田高产地区土壤有机质在2—3%之间,解放前后主要依靠冬绿肥、猪厩肥培育出来的,但年稻麦产量不足700斤/亩,七十年代中后期大量施用化学氮肥,目下年稻麦产量达1,300斤/亩,土壤有机质仍保持2—3%,並略有提高。大面积上年施有机肥与氮素化肥之比为2∶8,主要依靠氮素化肥来提高单产。全省单产、总产最高的无锡县,年施氮素化肥达每亩200斤以上,但普遍反映,土壤中缺磷少钾,氮肥要求越来越多,这也是高产地区带普遍性的现象,故研究水田地区冬绿肥目前的肥效及其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关系,也是有普遍意义的。


油菜籽的综合加工利用
《江苏农业科学 》 1985
摘要:《齐民四术》记载“亩收菜籽二石,可榨油80斤,得饼百二十斤,可粪田三亩,力庇两熟”。几千年来,我们以菜油作食用,莱饼做肥料,而对菜籽综合利用的研究很少,应用更少。 近几年来,国外随着品质育种的发展,在化学工业、食品工业的推动下,菜籽经过综合加工利用,经济增值,“身价”提高。加拿大每吨菜油加工后增值207.88美元,每吨菜饼增值幅度更大。发达国家还成立了类似油菜农、工、商联合体组织,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1.培育优质品种,提高营养价值,育成单低(低芥酸)、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新品种;2.通过深度加工,改变菜油的油态和化学结构,使产品升级制成多种食用油和工业用油;3.挖掘莱饼潜力,为植物蛋白质利用开辟新途径。这样,不仅减少蛋白质资源的浪费,而且增加更多的社会财富。


仓鼠卵的超低温冷冻和解冻后的体外受精
《江苏农业学报 》 1985
摘要:Whittingham等(1971,1972)报道小鼠胚胎超低温(-196℃和-269℃)冷冻获得成功,得到科学界的广泛重视,发展甚速,接着相继报道了牛、羊、兔等的胚胎超低温冷冻。 Tsunoda等(1976)报导,取仓鼠未受精卵置于塑料细管中冷冻,并于液氮中保存30分钟5525小时,解冻后仓鼠卵的形态正常率为87—94%。1981年,Tsunoda等采用不同的防冻剂(二甲亚砜、乙二醇和甘油)冷冻8-细胞期仓鼠胚胎,于0℃添加和稀释乙二醇防冻剂者形态正常率最高(89%),于37℃添加防冻剂者均较低(14—45%)。


牛卵泡卵母细胞超低温冷冻和解冻后的体外培养成熟
《江苏农业学报 》 1985
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牛卵泡卵母细胞的耐冻性和解冻后体外成熟的可能性。利用从屠宰母牛卵巢采集的1407个卵母细胞在四种冷冻液中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解冻后,卵母细胞的形态正常率和存活率分别为88.1%和86.5%。四种冷冻液中卵母细胞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慢解冻的卵母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快解冻者(P<0.01)。经冷冻保存和解冻后尚存活的牛卵泡卵母细胞作体外培养时,有一定比例(15.1%)出现第一极体达到成熟阶段。研究结果证明,牛卵巢卵母细胞可作超低温冷冻长期保存,解冻后可以体外培养成熟。


康乃馨无根试管苗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1985
摘要:康乃馨又名香石竹。原产欧洲南部至印度一带,在我国已有70多年栽培历史。它是一种世界名贵花卉,花形美观大方,花色艳丽多彩,花期长,具芳香。长期以来在切花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如衬以文竹、马蹄莲等,更为迎宾赠友之佳品。


不同毒力猪丹毒菌的生长特性以及变异的观察
《畜牧兽医学报 》 1985
摘要:对60个强毒及11个弱毒猪丹毒菌株生长形态观察的结果,发现强毒与弱毒菌株在明胶平板及明胶试管穿刺培养的生长形态有明显差异。强毒菌株的菌落呈云絮状,放大后看不到结构;弱毒菌株的菌落呈小毛球状、树枝状或絮丝状,放大后能看到结构。在明胶试管穿刺培养,强毒菌株生长呈试管刷状,弱毒菌株呈线状。这一结果对判断猪丹毒菌株毒力的强弱有一定参考意义。 根据不同毒力猪丹毒菌在明胶平板上菌落形态有差异这一方法,我们观察了菌种保存过程中的自发变异现象,并从强毒菌株分离到了5个自发变异产生的弱毒菌株。 对弱毒菌株G4T10在明胶平板上菌落形态的观察以及不同形态菌落的遗传稳定性、免疫原性试验,证明树枝状菌落占绝大多数,并具有比较好的免疫原性。 生化试验结果与前人报道的稍有差异,在83个菌株中有1个变异菌株能发酵麦芽糖、糊精、水杨素、甘油、甘露醇,有39个菌株能发酵蔗糖,未发现与毒力有何联系。 部分菌株的血清型鉴定证明,菌种发生变异以后,有的血清型也发生了变化,1a型可变的1b及2型,2型也可变为1a及1b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