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源库比改变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改变源库比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采用人工去除顶部和叶片的方法,分析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叶面积含量变化及植株产量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处理后标记的新叶、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标记的新叶、功能叶叶面积略有上升;处理后植株块茎产量降低。宣薯2号处理后标记的新叶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双峰曲线变化模式,功能叶叶片叶绿素含量略有起伏;标记的新叶和功能叶的叶面积迅速增加。

关键词: 马铃薯 源库比 产量 去叶 去顶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及综合利用现状

贵州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深入了解目前贵州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特征及其资源化利用情况,基于《贵州统计年鉴》(2004—2013年)及实地调查数据,对近几年贵州播种面积较大且秸秆系数较大的农作物(水稻、玉米、油菜和烤烟)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全省以水稻和玉米播种面积最大,各市州4类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以遵义市最大,达488.04khm2;六盘水市最低,仅为95.78khm2。2)全省以水稻和玉米秸秆产量最大,油菜和烤烟次之,2003—2012年水稻秸秆量有明显下降趋势,产量为300~480万t;玉米秸秆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2010年全省玉米秸秆产量最大,达382.20万t;油菜秸秆量除少数年份低于200万t,其余年份均在200~260万t波动;烤烟秸秆量也逐年增加,2008年最高达34.69万t。3)全省秸秆分布最多市州为遵义市、毕节地区、黔南州、铜仁地区、黔东南州和黔西南州,其中,遵义市年均秸秆产量最高(259.30万t),贵阳市和六盘水市最低(分别为62.39万t和60.44万t)。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资源化利用 资源分布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西北部地区特色粮食作物种质资源调查

种子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贵州西北部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特色粮食作物品种资源丰富。2013—2014年先后3次分别对盘县、织金、威宁、赫章4个县的粮食作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收集、鉴定与整理。共收集地方特色种质资源371份,其中来自织金95份,威宁68份,盘县95份,赫章113份;初步鉴定出103份种质资源具有"特优"、"特有"和"特用"等特点。分析了贵州西北部地区粮食作物地方品种的利用现状,并对该地区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特色粮食作物 种质资源 调查 黔西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及密度对贵州中部马铃薯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氮磷钾配施及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2"的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各处理马铃薯植株农艺性状、地上部生长和块茎的相关性及植株产量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植株株高、茎叶鲜重和最大叶面积与植株的块茎鲜重呈显著正相关,主茎粗与块茎鲜重不存在相关性;施钾水平的高低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较大,马铃薯高产优质的最佳施肥方案为纯N 8kg/667m2、P2O59kg/667m2、K2O 16kg/667m2,种植密度5 000株/667m2。

关键词: 马铃薯 农艺性状 氮磷钾 密度 产量 淀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竹黄菌Ku70基因全长克隆及序列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构建竹黄菌高效敲除载体,以利于竹黄菌基因功能及竹黄菌与寄主竹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利用RT-PCR(reverse transcriptase-PCR)及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技术克隆获得Ku70基因全长序列,命名为s Ku70。序列分析显示:该序列基因全长为2 306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974 bp,编码657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73.940 5 k D,理论等电点p I为5.58;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和预测的蛋白序列与小麦叶枯病菌SN15(Phaeosphaeria nodorum SN15)的Ku70 m RNA序列(XM_001803174.1)及ATP依赖的DNA解旋酶亚基Ⅱku70(Q0U5F2.1)同源性最高,identity分别75%和78%。二级结构预测表明Ku70蛋白α-螺旋(alpha helix)占36.99%,延伸链(extended strand)占17.05%,无规卷曲(random coil)占36.23%;包含一个Ku-core domain、一个Von Willebrand factor type A(v WA)domain和一个SAP domain,为亲水蛋白;并利用同源模建的方法预测了其三级结构。

关键词: 竹黄菌 Ku70基因 RAC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2份贵州大蒜资源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与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充分了解贵州大蒜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变异特性,以32份大蒜资源为材料,对其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栽培的大蒜种质资源表型变异丰富,其中,鳞芽数的变异系数最大(50.73%),其次是鳞茎重(38.13%)和鳞茎盘直径(25.82%);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且株幅的多样性指数最大(0.95)。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表明,32份大蒜资源分为两大组群,不同类群相似性较小,亲缘关系较远;同一类群相似性较大,亲缘关系较近。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较好的育种材料3份。

关键词: 大蒜 农艺性状 聚类分析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辣椒病毒病的种类检测

贵州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辣椒病毒病主要毒原种类及分布,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对采自贵阳、安顺、黔北、黔南和毕节等5个地区的562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检测出397份阳性样品,包括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辣椒轻微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辣椒斑驳病毒(Pepper mottle virus,PePMoV)及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等10种病毒;其中以CMV和TMV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9.22%和7.83%。阳性样品中共有10种单一侵染类型和8种复合侵染类型,CMV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的类型有5种。研究可知,CMV是贵州辣椒病毒病最主要的毒原。

关键词: 辣椒病毒病 种类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对指导高原山区水稻应对常发季节性干旱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用杂交籼稻品种‘两优585’‘金优785’和‘紫优93’,种植于水泥池中,分别于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幼穗分化前期、幼穗分化后期(花粉细胞形成期)、抽穗开花期、灌浆结实期进行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约70%的干旱处理,干旱处理持续20d后复水,以长期淹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育阶段干旱对水稻产量与重要群体质量指标形成动态的影响。[结果]各生育阶段干旱均较对照减产,减产率为3.6%~31.1%,有效分蘖期、幼穗分化前期干旱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抽穗开花期、花粉细胞形成期、灌浆结实期干旱处理,无效分蘖期干旱处理对产量影响最小。与对照相比,有效分蘖期干旱处理降低了有效穗数,幼穗分化期干旱处理降低了穗粒数,抽穗开花期干旱处理降低了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灌浆结实期干旱处理降低了千粒质量。在水稻群体形成过程中,有效分蘖期干旱处理致分蘖生长受到抑制,即使成穗率高,但是群体过小,干物质积累的基础小;幼穗分化期干旱处理抑制叶的生长,干物质积累少,幼穗发育不良,抑制了颖花分化;抽穗开花期、灌浆结实期干旱处理引起干物质积累受限是产量降低的重要原因。[结论]不同生育期遭遇长期(20d)的中度水分胁迫致使杂交籼稻发生不同程度的减产,并且复水后不能得到完全补偿。

关键词: 杂交籼稻 生育期 干旱胁迫 产量 高原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波瑶山鸡DRD2基因多态与早期产蛋性能的关系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提高贵州地方鸡品种荔波瑶山鸡的产蛋性能,试验以多巴胺受体2(dopamine receptor2,DRD2)基因作为候选基因之一,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及测序等方法检测196只荔波瑶山鸡母鸡的该基因遗传变异情况,并统计分析其遗传变异与鸡产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DRD2基因mRNA SNP962(C→T)位点TT、TG基因型38周龄产蛋量差异极显著(P<0.01),300日龄蛋重差异显著(P<0.05)。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突变影响DRD2蛋白质第312位氨基酸(亮氨酸)发生同义突变,由L(CTG)→L(TTG)。mRNA SNP962(C→T)位点对38周龄产蛋量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荔波瑶山鸡的早期选育。

关键词: 多巴胺受体2(DRD2)基因 基因多态 荔波瑶山鸡 早期产蛋性能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5个地方猪品种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中国畜牧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微卫星DNA标记对白洗猪、从江香猪等贵州5个地方猪品种的18个微卫星标记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贵州5个地方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5个猪品种的平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Shannon指数分别为3.0000~3.6667、1.7377~2.6471、0.4042~0.5228、0.7941~1.0367;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为0.3997~0.5633、0.4647~0.6146,表明贵州5个地方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国内大多数地方猪品种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在0.0623~0.2556,表明群体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基因交流在0.7280~5.0637,表明群体间有一定的基因交流。5个猪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2015~0.3723;聚类结果显示,5个猪品种被分为Ⅰ(宗地花猪)和Ⅱ(白洗猪、黔北黑猪、糯谷猪、从江香猪),Ⅱ支又分为Ⅱ1(白洗猪和黔北黑猪)和Ⅱ2(糯谷猪和宗地花猪)。

关键词: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