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顺绿壳蛋鸡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家禽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更好地对长顺绿壳蛋鸡进行品种保护和利用,并从母系遗传角度深入阐明长顺绿壳蛋鸡的群体遗传背景,利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了114只长顺绿壳蛋鸡的线粒体DNA(mt DNA)D-loop第1高变区568 bp片段序列。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长顺绿壳蛋鸡mt DNA D-loop区序列中,A、C、G、T平均比例为27.1%、29.5%、13.4%、30.0%;共检测到核苷酸变异位点37个,核苷酸多样度为0.0111,24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845,表明长顺绿壳蛋鸡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具有较好的选育潜力。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长顺绿壳蛋鸡与红原鸡亲缘关系较近。
关键词: 长顺绿壳蛋鸡 mtDNA D-loop区 遗传变异


UV-C照射剂量对辣椒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短波紫外线对辣椒贮藏特性的影响,选择适宜于辣椒贮藏的紫外线照射剂量,促进辣椒贮藏技术的发展,以党武辣椒、湄潭团籽、罗甸白辣椒和黔辣2号为研究材料,探讨了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处理对辣椒贮藏效果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品种的腐烂指数不断升高,辣椒果实的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VC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到贮藏40d时,各品种以7kJ/m2处理的腐烂指数最低,分别比CK低0.05、0.08、0.03和0.06;而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最高,其中叶绿素含量分别较CK高33.79%、52.84%、79.51%和88.80%,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CK高60.50%、41.57%、1.46%和15.41%。另外,7kJ/m2 UV-C处理能延缓罗甸白辣椒、湄潭团籽和党武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贮藏40d时,3个品种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CK高18.93%、9.44%和4.13%;对延缓罗甸白辣椒、黔辣2号和党武辣椒果实含水量的降低也有一定作用,贮藏30d时,3个品种果实含水量分别较CK高3.15%、2.93%和1.36%。


国内外山地农业发展模式对贵州的启示
《贵州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促进贵州山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分析国内外山地农业发展模式,讨论欧盟、日本与台湾山地农业发展中的成功实践经验,结合贵州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提出多业态模式为贵州现代山地农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可借鉴的具体做法包括:1)明确生态为先的指导思想,加强政策支持;2)加强各级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运行,赋权合作社;3)建立健全农业风险补偿机制;4)重视本土人力资本开发,加强现代农民培养;5)丰富贵州农业功能多样性,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纠纷化解及其风险预警机制建构研究——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视角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纠纷及其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其"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社会物理学中的社会燃烧理论,可以较好阐释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纠纷化解及其风险预警机制建构问题。采用文献法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纠纷的定性、特点及其引发群体性事件等存在潜在的社会风险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探讨纠纷化解及其风险预警机制建构问题。结果表明,在社会燃烧理论的视域中,土地纠纷是部分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导火线,土地纠纷是在牵涉到多重利益配置的"燃烧物质"、包括社会环境变化等客观条件的"助燃剂"和事件发生到一定程度"点火温度"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当前,急需建立完善的土地纠纷化解风险预警机制,并加强风险预警的多元化规制及相关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进而化解土地纠纷、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统筹 土地纠纷 风险预警机制 社会燃烧理论


水稻苗期耐冷性的QTL定位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水稻苗期耐冷性QTL定位克隆研究提供实验素材,以213个IR24/Asominori重组自交家系(RIL)为作图群体,并以141个SSR标记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为基础,结合苗期低温处理后亲本和213个RILs的苗期死苗率,运用QTL IciMapping 4.0软件进行水稻苗期耐冷性QTL检测及其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第6、第11和第12染色体上检测到3个苗期耐冷性QTL,分别命名为qCTS-6、qCTS-11和qCTS-12。这3个QTL的LOD值分别为3.194 3、4.688 2和3.797,对应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5.662 7%、8.549 6%和12.787 7%,且抗性等位基因均来自苗期耐冷亲本Asominori。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家系 耐冷性 作图群体 数量性状基因座


高温对金荞麦光合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个野生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种质为试材,在室内模拟35和45℃高温胁迫,测定了各种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金荞麦对高温胁迫的光合适应机制,并在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考虑各综合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评价种质间耐热性强弱。随着高温胁迫强度的增加,各金荞麦种质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PSⅡ的潜在活性(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等参数均逐渐降低;叶片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则先增加后降低(JQ4、JQ5和JQ7)或一直增加(JQ1、JQ2、JQ3、JQ6和JQ8)。利用主成分分析将9个单项指标转换为相互独立的两个综合指标(第一、二主成分),其权重分别为0.816和0.184。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出8个金荞麦种质耐热性顺序分别为JQ6>JQ2>JQ3>JQ1>JQ8>JQ4>JQ5>JQ7。为抵御高温,耐热性强的金荞麦种质通过调节气孔导度,减小蒸腾速率,提高水分利用率,并将过剩的激发能以热的形式耗散掉,以保护光合机构。


氮胁迫下高羊茅基因组DNA甲基化的MSAP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羊茅是一种重要的禾本科牧草,尽管其具有良好的耐寒耐热性,但其生长发育过程受外界氮素浓度的直接影响。DNA甲基化作为一种表观遗传调控方式在植物抵御逆境胁迫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高羊茅为试验材料,经无氮胁迫15 d后,以未经氮胁迫为对照,对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变化进行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分析。结果表明:无氮处理15 d后,植株生长受到强烈地抑制,且叶片大面积发黄;MSAP分析选用12对选扩引物,共检测到725个基因位点,其中发生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的位点占16.4%;对照组和氮胁迫组总甲基化水平分别是65.56%和65.47%,显示氮胁迫15 d高羊茅基因组DNA总的甲基化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对15条标记带进行克隆并测序,成功获得14条不同变化类型的序列,这些序列与禾本科植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推测氮胁迫下的高羊茅基因组甲基化可能发生在编码区域。综上,高羊茅对环境的适应性调节可能与氮胁迫诱导的甲基化的变化有关。


优质蜜环菌菌株的初步筛选
《贵州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出优质的蜜环菌菌株供猪苓的生产应用,比较了20株蜜环菌菌株的生长速度、菌索分枝、菌索直径、韧性以及菌丝的蕈香味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株AM-06、AM-08、AM-12和AM-13均表现出优良的生长性状,表现在有大量的白色菌丝,萌发和生长较快,菌索分枝较多,尖端幼嫩,菌索粗壮,韧性极好,菌索长满平皿后有浓郁的蕈香味。


6种杀菌剂防治火龙果茎斑病的田间药效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防治火龙果茎斑病有效杀菌剂,以6种杀菌剂不同浓度处理进行火龙果茎斑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为88.21%,其次是24%腈苯唑悬浮剂1 200倍液,平均防治效果为82.20%。因此在生产上建议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和24%腈苯唑悬浮剂1 200倍液交替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