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911条记录
春×冬小麦F_1的杂种优势及其与双亲性状的相关性

江苏农业科学 1983

摘要:多数研究报道认为,小麦与玉米、高粱一样,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但是根据国外在七十年代初期的试验结果,小麦杂种优势不能令人满意,在产量上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其主要原因在于亲本选配不当.近年来国外报道,利用不同生态型的丰产品种进行杂交,能获得最好的产量优势.本试验通过春性和冬性两类不同生态型的品种间杂交,连续进行二年杂种一代的优势测定,为有目的地选配杂交亲本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品种南丰杂交F_1干率的表现

江苏农业科学 1983

摘要:为克服甘薯近亲杂交的遗传基础较为贫乏,杂交后代的产量或适应性一般不够理想的缺点,1981年起,采用以表现型为依据的远亲杂交.选用亲本品种计有:南丰,栗子香,52-45,南京92.亲本组合列如表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化螟防治指标的商榷

江苏农业科学 1983

摘要:近年来,由于二化螟日趋严重,用药量不断增大,特别是杂交稻用药多成本高,带来一系列问题.为寻求解决途径,1982年以杂交稻汕优3号为主要对象,采用田间笼罩接卵方法,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期二化螟的卵量与为害和不同为害程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探讨防治指标,以供商榷.卵块密度对不同生育期杂交稻的为害与损失(一)分蘖期(播种后第31天接虫)有卵量就有为害,卵量愈大为害愈重.卵量与枯心相关值为0.9489,相关极显著.每亩170个卵块枯心率10.83%,2660个卵块枯心率27.53%.但有为害并不等于有损失,一定量的枯心率对产量没有影响,有的反而增产.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位法测定直链淀粉碘结合量

江苏农业科学 1983

摘要:检验直链淀粉的纯度,通常采用电流法测其碘结合量.此法装置较为复杂,人为误差较大,费时较长.我们采用了电位法测定直链淀粉的碘结合量,结果表明,电位法测定准确度高,测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分析快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水稻纹枯病的影响

植物保护 1983

摘要:近年来,随着化肥生产的迅速发展,稻田施氮量逐年增加。有些地区由于不适当的增施氮肥,常导致纹枯病严重发生,损失很大。本试验为了解不同施氮量以及无机氮肥和有机肥一定的配比,对杂交水稻纹枯病的影响。 试验田的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经测定,有机质含量1.96%,含全氮0.121%,速效磷32.67PPM,速效钾12.0PPM。供试水稻汕优2号,秧龄30天,密度4×7寸,拉线定点栽插。小区面积200平方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兔感染弓形体免疫机理的探索 Ⅲ.电泳自显影法和琼脂扩散法检测血清抗体

江苏农业科学 1983

摘要:为了继续探索猪、兔感染弓形体病免疫的机理,我们采用放射对流免疫电泳自显影法和琼脂扩散沉淀法,检测弓形体强、弱毒虫株免疫猪、兔血清中的抗体.现将试验结果分述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吴县三个大队农业经济结构的经济效益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1983

摘要:合理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是农业发展中一个带战略性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吴县三个大队农业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的分析,探讨建立农业经济结构的最佳模式,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提供参考.吴县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县之一.1981年人均耕地1.15亩,水面0.63亩,每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0.35马力.具有农副工综合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江棉区地膜覆盖棉花生长发育特性研究初报

江苏农业科学 1983

摘要:我省1981年开始进行棉花地膜覆盖试验,1982年全省试验示范面积约4.3万亩.为了对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现将沿江棉区地膜覆盖棉花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棉区耕作制度中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中国棉花 1983

摘要:当前,棉区合理的耕作制度,应在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建立既能充分用地,又能积极养地的耕作栽培体系,促进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虽然它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化,但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本文就笔者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南太湖地区稻田腐殖质消长的研究

土壤肥料 1983

摘要:作物从土壤里能不断的吸收所需肥水,主要依靠土壤有良好的结构,而土壤的结构是土壤腐殖质与土壤矿质结合一起形成的。土壤腐殖质的积累,除受土壤本身质地与地理环境影响外,主要受着耕作、轮作、施肥制度及水热条件的影响,也有其一定的稳定性。如我省南北土壤有机质,从解放到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