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二花脸猪繁殖性能的观察
《江苏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为探索营养水平对二花脸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达到充分发挥其高产性能的优势,并为科学饲养提供依据,我们于1979~1980年在常熟县畜禽良种场,对二花脸猪的繁殖性能进行了观察.


用微粒凝集试验检查气喘病带菌猪
《江苏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微粒凝集试验具有血清学的特异性,它可应用于对猪气喘病的诊断、菌株鉴定、种猪场检疫和建立无气喘病健康猪群等.1981年,我们应用微粒凝集试验,对猪场的猪只,逐头采血检查诊断猪气喘病.凡属微粒凝集反应阳性的猪只,全部淘汰剖解,行无菌操作,采集肺组织,以病肺块接种法分离培养猪肺炎霉形体,作带菌检查,借以验证微粒凝集反应的检出率,再度证明此法为猪气喘病检疫的一种简便准确的方法.


国产TQ-16型电子计算机的运算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应用本机对手摇计算机所算过的新淮猪生产资料的复算结果,认为电子机计算结果比手摇计算机精确而快速(表1,2).


母猪日粮中钙、磷比例对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1982
摘要:在养猪生产中,由于饲养不善,饲料单一,钙、磷比例不当,就会导致猪的生产性能不高,生长发育不良,多病,影响养猪业的发展。为了摸索科学饲养生产母猪,提高其生产性能,减少疾病,我们对江苏省农科院猪场1975年—1977年母猪饲养情况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母猪日粮中钙、磷比例对生产性能与健康的影响。


用乳汁孕酮测定法诊断乳牛早期妊娠
《江苏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目前,母牛的妊娠诊断一般采用直肠触诊法,此法存在不少缺陷.1971年Laing根据乳汁孕酮浓度作乳牛早期妊娠诊断获得成功.1973年Heap建立了乳汁孕酮的放射兔疫分析法,加快了乳牛早期妊娠诊断研究和应用的进展.国内西北农学院李永鹏等(1981,1982)也进行了奶牛、奶山羊乳汁孕酮的放射免疫测定工作.


抗魏氏梭菌血清防治兔魏氏梭菌下痢效果的观察
《江苏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兔魏氏梭菌是兔下痢的病因之一,对当前发展毛用兔业危害极大.我们用牛、猪等动物制备抗魏氏梭菌高免血清(A型),再配用一些抗菌素和收敛药,预防和治疗魏氏梭菌兔下痢收到较好的效果.


“复方仙阳汤”治疗奶牛不孕症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1979年12月至1981年7月,我们在南京市卫岗牛奶厂和钟山奶牛场对奶牛不孕症进行了调查与治疗试验.据统计,奶牛患不孕症占成年母牛总数的15~20%.临床症状主要为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两类.选择42头产后3个月未发情,或发情屡配不孕的成年母牛和性成熟后3个月以上仍未发情的青年母牛为治疗试验对象.母牛不孕症多为产后肾气虚损和冲任两脉失调所致.据此,我们以“补肾壮阳、补血活血、祛淤生新”为法则,拟订了“复方仙阳汤”进行治疗试验.


猪丹毒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初报
《江苏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猪丹毒仍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一种传染病.构成猪丹毒流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通过对猪丹毒流行病学的调查与研究,找出其关键所在,以便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我们从1959年起曾进行调查与研究,后因故中断,近两年来继续做了一些试验.现综合初步结果如下.


两个品种毛兔精液性状初步观察
《江苏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1979年底以来,我省先后引进一批良种兔.为了加快纯繁扩群速度,我们于1981年6~12月,在我院兔场选择青壮年西德毛兔12只,本地全耳毛兔10只,共采精液238次,对两个品种毛兔的精液性状进行了观察比较.


江苏省绿肥品种利用和发展途径
《江苏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一、绿肥品种利用概况江苏省在建国初期仅有绿肥三百余万亩,冬绿肥有紫云英、蚕豌豆和黄花苜蓿,夏绿肥有绿豆和多年生的紫花苜蓿,沙打旺仅有少量种植.到七十年代中期,绿肥面积发展到3040万亩,应用的品种(植物种)达27个.近年来绿肥面积虽下降,但品种工作仍取得较大进展.五十年代初期,通过绿肥品种区域适应性研究,测知一批引进绿肥、牧草的耐寒、耐旱、耐盐碱和耐温等特性,及其在华东地区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产量水平,在淮南、淮北及滨海盐土地区,推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