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911条记录
一个成绩显著的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摘要:江苏省徐州地区农科所,建国以来取得小麦、杂粮、水稻、棉花、油料、土肥和植保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共110项,其中获得国家科委、原农业部和省的科研成果奖35项.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极大地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仅1978~1981年的三年中,就取得科研成果27项,其中获得原农业部农牧业技术改进一等奖4项.科研人员十分重视总结自己研究的成果,从1962年以来,全所在省级以上科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专题总结达120多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州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结构的几个问题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摘要:苏州地区人多地少,按农业人口平均的集体耕地仅1.1亩,但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都较优越,农业经营的集约化程度较高,商品经济较发达,因而成为高产的商品粮、棉、油及生猪、蚕丝、淡水渔业等的生产基地.解放以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不断增强物质技术装备,积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粮食生产在七十年代增长速度较快,年总产量五十年代平均38.2亿斤,六十年代平均48.7亿斤,七十年代平均69.0亿斤,1979年高达82.5亿斤.人民公社农、副、工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小狮子头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摘要:1978年春,在小狮子头大母株留种田发现自然不育株23株.选长势旺盛的不育株和同田的优良可育株各5株,分别套袋,定株定枝测交,以后多代进行自交、测交分离.每年秋天,在品种圃中进行经济性状的鉴定,选育结球紧实、性状优良、抗病性强的株系留种.根据母株数量,一般每株系留20~150株,春季开花时调查育性分离情况,观察不育株的植株和不育花的形态,雄蕊退化情况等.用初步育成的小狮子头雄性不育两用系与小青口、青麻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淮猪杂交试验

中国畜牧杂志 1982

摘要:为了密切结合养猪生产,进一步提高其繁殖力,增加产肉量,降低饲养成本,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探索最优杂交组合,以实现养猪业稳产,高产、优质低耗。我们于1980年采用大群饲养的方式,进行了不同杂交组合“全窝”肥育对比试验。试验方法一、试验组合:以苏白、内江、二花脸为父本,新淮猪为母本的二元杂交3个组合,以苏白为父本,内江×新淮杂种一代为母本,杜洛克×二花脸猪杂种一代为父本,新淮猪为母本的三元杂交2个组合,另有新淮猪纯种繁殖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高抗、高配合力自交系苏80—1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摘要:玉米自交系苏80-1,由单交种鲁原单5号一代种,连续五代选株自交育成,是高抗大、小斑病,配合力高的优良自交系.1978年春,利用鲁原单5号等26个优良杂交种及其部分F_2为基本材料,进行自交系选育,一年就地春秋两代选株自交.S_0~S_2根据田间目测和室内考种,淘汰农艺性状、抗病性差的自交株、自交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育和推广宁油7号的经济效益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摘要:一、情况与目的宁油7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的油菜新品种.1970年开始杂交选育,1976年经华东地区品种区域试验鉴定,产量、产油量均居首位,被列为推广良种.1977年开始大面积示范推广,面积逐年扩大,现已成为江苏省油菜主要当家品种之一.1981年全省夏熟实收统计已达126万多亩,占油菜总面积的33.5%.在浙、沪、皖等省市种植有25万亩左右.在油菜生产上发挥了良好的增产作用,得到1980年度农业部农牧业技术改进一等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枸杞引种试验初报

江苏林业科技 1982

摘要:宁复枸杞(Lycium barbarum L.)是我国当前重要物药用栽培树种.其果实、根皮和嫩叶为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由于它耐盐碱、抗干旱,又是盐碱地和沙地造林比较好的灌林树种,还由于它花紫果红,叶色翠,枝条柔软易造型,又成为庭园绿化和栽培盆景的观赏树种.为了丰富我市绿化造林树种,本所从1979年冬开始进行引种试验,现已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初报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营养钵苗床杂草的化学防除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摘要:1979年选择适宜于使用的除草剂种类,通过小区试验提出苗床化学除草的经济有效方法.1980年在盐城、射阳两县多点示范,苗床化除面积460多亩,效果在90%以上.1981年在盐城地区大面积推广,初步统计苗床化除面积达3.1万亩,占整个苗床面积的5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大粒型水稻新品系—小畑系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摘要:1981年春,日本日中友好秋田县议会访华团来宁,团长小畑勇二郎先生将他育成的被命名为小畑1、2、3号(即阿陆J_1,阿陆J_(10)、阿陆×越光)三个大粒品系赠送我院.当年试种结果如表1.从试种结果看,三个品系均属中熟、中秆,分蘖较弱,株型较紧凑,穗型中等,粒型大.粒型似东欧品种,但熟色、株型较东欧品种为好.其中尤以小畑3号为佳,米质亦较东欧品种稍优.单穗重尚可,但单株成穗较少,每穗粒数也较少.今后似可用大粒品系与越密粒品系杂交,以期育成超额高产的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用顶交选育提高新淮猪的研究(第二报)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摘要:顶交是提高新淮猪的繁殖性能,促使其质量性状一致的较好途径.但顶交后代的生长育肥效果如何?国内外尚未见到报导.为此,我们在省洪泽农场对顶交后代的生长育肥情况进行了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