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杆菌介导的转拟南芥AtCHX23基因玉米及其耐盐性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拟南芥耐盐基因AtCHX23导入玉米自交系郑58中,用PCR、Southern blot和RT-PCR法对转化玉米进行检测,并在150 mmol/L盐(NaCl)胁迫下对T3代转基因玉米和野生型进行耐盐性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26株转基因阳性植株;挑选长势较好的2个PCR阳性株系进行Southern blot鉴定,确定AtCHX23基因以单拷贝的形式成功插入到玉米基因组中,且AtCHX23基因在转基因玉米中过量表达。非盐胁迫条件下,野生型和2个转基因株系间生长状态及其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差异;在150 mmol/L盐处理下,2个转基因株系的生长状态优于野生型,2个转基因玉米株系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野生型,丙二醛的含量低于野生型。综上所述:AtCHX23基因过量表达可以提高玉米苗期的耐盐性。
关键词: AtCHX23 转基因玉米 过量表达 盐胁迫 耐盐性


有机钾肥和钾硅钙矿物肥对烤烟生长及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有机钾肥和矿物钾肥在河南省烤烟上的施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钾肥、钾硅钙矿物肥替代15%硫酸钾对烤烟生长及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钾肥、钾硅钙矿物肥替代15%硫酸钾处理比全部施用硫酸钾处理显著提高了圆顶期叶片SPAD值,起到了延缓叶片衰老,保证叶片有足够成熟时间的作用;与全部施用硫酸钾处理相比,用有机钾肥、粒状钾硅钙矿物肥、粉状钾硅钙矿物肥替代15%硫酸钾的3个处理,烟叶产量分别提高16.4%、21.1%和13.0%,产值分别增加5 037.3、10 975.0和3 306.6元/hm2。施用有机钾肥、粉状和粒状钾硅钙矿物肥的3个处理间相比,烟叶产量差异不显著,烟叶产值以施用粒状钾硅钙矿物肥替代15%硫酸钾处理最高,上、中、下部烟叶钾含量显著提高,下部叶和中部叶钾氯比达3.5以上。
关键词: 有机钾肥 钾硅钙矿物肥 烤烟 生长效应 产量 质量


施肥对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提高谷子产量、改善谷子品质的途径,以12个谷子品种为材料,设置施肥与不施肥2种处理,研究施肥对谷子农艺性状、产量以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2个谷子品种在施肥处理下的株高、穗长、穗粗、单穗质量和产量均高于不施肥处理。不同谷子品种的顶3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茎秆弯曲应力和倒4节间折断指数受施肥影响表现各异,但总体上,施肥处理谷子顶3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高于不施肥处理;施肥处理茎秆弯曲应力低于不施肥处理,倒4节间折断指数高于不施肥处理,即施肥处理谷子抗倒伏能力差。


猪圆环病毒2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PCV2 ORF1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度可达10~100拷贝/μL,比常规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10倍,而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以及猪细小病毒(PPV)没有交叉反应,利用该方法从50份临床病料中检测出43份阳性PCV2病毒,阳性检出率为94%。与常规PCR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快速检测和监控PCV2的感染流行。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SYBR GreenⅠ 荧光定量PCR


沙丁胺醇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鉴定
《西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混合酸酐法合成SAL-BSA和SAL-OVA,用紫外法和凝胶电泳法鉴定,使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沙丁胺醇杂交瘤细胞株,通过体内诱生腹水法大量制备沙丁胺醇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结果显示,所免疫的小鼠抗体效价均达到10-4;融合后筛选出的3株杂交瘤细胞单抗亚型均为IgG1,细胞培养上清间接ELISA效价为1∶2.5×102~1∶1.02×103,用4D3E7细胞株制作的腹水效价为1∶5.12×105,对SAL的IC50为1.35μg/L,除与瘦肉精有10.8%交叉外,与其他β2-受体激动剂的交叉反应均小于0.2%。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试验获得了高效价、敏感、特异的SAL mAb,为动物性食品中SAL残留的免疫学检测奠定了基础。


分期灌溉与施肥耦合对砂质潮土地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砂质潮土水肥利用率,在通许县开展了分期灌溉与施肥耦合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期灌溉和施肥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玉米产量。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小麦产量增产2.10%~24.67%,其中1 200m3/hm2灌水量分次灌溉比一次灌溉提高3.02%~7.55%,以灌水量1 500m3/hm2分2次灌溉增产效果最好。1 200m3/hm2灌水量分次灌溉的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比一次灌溉提高0.15~0.38kg/m3。小麦-玉米复合产量比对照提高4.40%~24.50%,以750+750m3/hm2灌水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其中1 200m3灌水量分次灌溉下产量比一次灌溉提高2.58%~7.89%,小麦-玉米全年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9~1.65kg/(mm·hm2)。因此,砂质潮土区以灌水2次、每次灌水量600m3/hm2为宜。


不同培养温度下长期施肥水稻土的有机碳矿化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湖南省3个国家级稻田肥力变化长期定位监测点的土壤,分别在10、20和30℃进行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温度和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及其与不同碳形态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培养前期(0~13 d)土壤CO2产生速率较快,后期逐渐下降,其速率变化符合对数函数;升温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矿化,各施肥处理土壤中,以秸秆还田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较多;各施肥土壤的Q10值为1.01~1.53,与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胡敏酸碳和富里酸碳呈显著正相关;在10和20℃下CO2矿化量与微生物生物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而30℃下则无显著相关关系;CO2矿化量与不同碳形态含量和胡敏酸碳/富里酸碳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在10℃下矿化率与不同碳形态含量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在20和30℃下,矿化率与不同碳形态含量无明显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施用秸秆和有机肥增加对土壤碳的固定,减缓大气CO2浓度的升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淇河鲫鱼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淇河鲫鱼血细胞的组成及其发生,对淇河鲫鱼外周血涂片及头肾、体肾、脾脏3种脏器的印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细胞组成方面,淇河鲫鱼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血栓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白细胞;在细胞发育进程方面,血细胞的发育经历了原始、幼稚和成熟3个阶段.通过对3种组织印片中各种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胞分类计数进行比较,提示该鱼的头肾和体肾是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


沙拉沙星完全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血清制备
《河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制备沙拉沙星(SARA)多克隆抗血清,采用碳二亚胺(EDC)法将SARA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了免疫原SARA-BSA、包被原SARA-OVA。经SDS-PAGE电泳与紫外扫描初步判定偶联成功,然后用免疫原SARA-BSA分别按20、50μg/只的剂量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3周,于最后1次免疫10d后断尾采血,制备多克隆抗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多克隆抗血清效价,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制备多克隆抗血清效价均达1∶10 000以上,IC50为623.5ng/mL,且与其他药物交叉反应率低,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