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911条记录
土壤碱解氮测定条件的探讨

江苏农业科学 1981

摘要:土壤碱解氮作为评定土壤氮素肥力供给能力的指标,A.H.Cornfield(1960)曾报道应用J.M.Bremner-K.J.Shaw(1955)改进的康威皿微量扩散法(2克风干土,N NaOH、28℃中培养扩散40~42小时)测定碱解氮含量与培养法的矿化氮比较,两者测定值之间呈直线相关.六十年代初国内亦开始进行土壤碱解氮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朱兆良,1962;段秀泰,1963),认为土壤碱解时NH_3的释放速率和释放量可以做为植稻土壤氮素供应状况的相对指标,其中以 N NaOH扩散法为最优.此后,浙江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1964~1974)发表了关于测定土壤碱解氮的系统研究结果.通过大田试验,盆栽~(15 )N示踪和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射线对诱导水稻花粉发育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1981

摘要:1977年起,我们开展了~(60)Coγ射线辐射在水稻花药单倍体育种中应用的研究.现将有关辐射处理对诱导率、分化率和花粉苗株生长发育的影响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1977年为常规品种,有501、501选、沙刁早选、粳掉1号、台南3号、南粳33、辽丰60等.1978年有杂交稻南优2号、汕优2号;籼籼交南京11×IR28、V20A×IR661、二九南1号A×IR24、IR28×南京11;籼粳交南早A×粳7624、IR34×36天、万年青×(日本晴×南京11);粳粳交晚选229、罗米欧×螃蟹谷、RengoA×(69×农垦1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属野生种半野生种的繁殖技术

中国棉花 1981

摘要:棉属野生种、半野生种是很宝贵的种质资源,它具有抗病虫、抗旱、抗寒、耐盐碱、无棉毒素和高品质潜力等特性,还可提供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对此进行研究和利用,是当前各国棉花育种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国际水稻所光合作用生理生态研究的结果看水稻高产育种的途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1

摘要:国际水稻所在测定了光合速率、净同化力的品种间差异及其遗传力之后,推荐了八个品种作为高光效资源。从他们关于粒数、粒重、经济系数以及RuBP酶的研究结果看来,可以把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酶的调节和株型等结合起来,联系各地生态条件,以提高光能利用为主要目标,培育出新的高产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口服吡喹酮治疗黄牛日本血吸虫病研究

兽医科技杂志 1981

摘要:范必勤等于1979年2月首次报告了吡喹酮聚乙二醇注射剂治疗人工感染黄牛日本血吸虫病的良好疗效,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一次肌肉注射的减虫率为93.04%,杀灭雌虫的效果更好,可高达99.24%(载《江苏医药》血吸虫病防治专号,89~90页,1979年)。接着,上海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血防组于同年6月又报告了口服疗法的良好效果,按每公斤体重80、60和40毫克一次口服,减虫率和减雌率均在99%以上(该所专题资料)。但是,上述两试验均未获得治疗黄牛血吸虫病的最低有效剂量。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口服吡喹酮治疗黄牛血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毒素的测定——Ⅰ.用乳鼠胃内接种试验测定耐热性肠毒素

畜牧与兽医 1981

摘要:在南京及句容地区,1980年1月至9月,由5个发生黄痢猪场的病猪粪便或小肠内容物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40余株,选取有代表性的20株,连同多年保存的黄痢大肠杆菌菌种3株,共23株,用乳鼠胃内接种试验,测定耐热性肠毒素(ST),同时以小猪作肠扎结试验,测定肠毒素,以资对照。结果,在23株菌种中,猪肠扎结试验呈阳性反应者有13株,其中乳鼠试验,10株呈阳性反应,l株可疑,2株阴性(后3株经证明产生不耐热性肠毒素—(LT)。猪肠扎结试验呈阴性反应者有8株,乳鼠试验,该8株也均为阴性,二种试验完全符合。猪肠扎结试验呈可疑反应者有2株,在乳鼠试验,一株可疑,另一株为阳性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光合突变体净光合特性的解析

江苏农业科学 1981

摘要:在株型育种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亩产可达千斤以后,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关键之一将是增加植物单位叶面积的净光合速率.这个特性在过去长期育种过程中不是被淘汰就是被忽视了(Evans,1975).现代的高产育种需要在改进株型的基础上,加强这个生理功能.七十年代初,当C_4—CO_2代谢途径和光呼吸被发现之后,就更加促进了这方面工作的发展.C_4—CO_2代谢途径与C_3—CO_2代谢途径在CO_2交换上主要不同之点,一般表现在净光合速率(P_n)、光呼吸(R_p)、CO_2补偿点(r)上.C_4植物的R_p、r值较低,而P_n较高,C_3植物则与C_4植物相反,R_p、r值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箭舌豌豆根瘤固氮活性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1981

摘要:箭舌豌豆是重要的豆科绿肥之一,具有抗旱性好、春季早发、种子产量高等特点,种植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为进一步选育抗逆性好、固氮力强的箭舌豌豆品种,以提高绿肥的产量和充分利用绿肥的生物固氮作用,1978~1981年,进行了根瘤固氮酶活性研究.一、材料与方法采用大荚箭豌、B~(65)、FAO、740、333A、66-25六个品种,其中66-25为对照品种.试验田土壤为南京马肝土(旱作),含有机质1.2%,全氮0.09%,速效磷26ppm(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显性矮秆不育系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1981

摘要:利用小麦杂种第一代的产量优势,是小麦育种的一个重要方面.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报导,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配制的杂种小麦,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在小麦品种间杂种F_1的各性状中,普遍认为株高平均超亲优势一般在10%以上,超高亲优势也达2~6%.杂种产量优势,一般只在较高水肥条件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但以前配制的杂种小麦一般都是植株偏高,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容易倒伏,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冬小麦品种宁麦7317的选育与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1981

摘要:近年来,长江下游稻麦地区农田基本建设迅速发展,肥水条件不断改善,小麦生产水平日益提高,迫切需要有综合丰产性状优良、产量潜力更大的品种.因此,加强选育和合理应用新的高产小麦品种,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宁麦7317小麦是我院采用品种间杂交方法,经多代选育而成的矮秆大穗、增产潜力较大、中晚熟适于淮南稻麦两熟地区种植的高产小麦良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