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911条记录
猪几种支原体部分特性的初步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1981

摘要:猪肺炎支原体、猪鼻支原体和猪滑液支原体是三种不同性的病原,对猪引起三种不同的疾病.猪肺炎支原体对所有年龄的猪只引起慢性肺炎;猪鼻支原体对3~10周龄猪只,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和多发性关节炎;猪滑液支原体对10周龄以上猪只引起关节炎.猪絮状支原体和三种支原体(莱氏、粒状、黄色支原体)的病原性尚未确定.为了鉴定我国猪的呼吸道上已分离到的猪支原体的种属,测定其对江苏“太湖猪”的致病性,我们对猪肺炎支原体、猪鼻支原体、猪滑液支原体和不需胆醇的莱氏支原体,在猪肺炎支原体江苏2号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对小白鼠、“太湖猪”的致病性、形态大小等作了初步试验和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技术的改进

江苏农业科学 1981

摘要: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小麦品种对于赤霉病抗病力的强弱,常因缺乏病害流行的必要环境而得不到预期结果,影响品种抗病性的研究与选育工作.五十年代,原华东农科所首先用土壤表面接种带菌麦粒和花期喷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等方法,进行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一直沿用至今.由于病菌子囊壳的形成,子囊孢子的成熟、释放及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的传播、侵染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以致品种在田间的感病程度(病穗率与病情指数)因年份、播期及品种生育期早迟而有较大差异.尤其在病害特轻的年份,用病穗率、病情指数的标准,难以评定小麦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弓形体原虫滋养体、包囊、卵囊的快速镜检法

中国兽医杂志 1981

摘要: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的细胞内寄生虫,为双宿主生活周期,在其终末宿主——猫或猫科动物体内,具有与普通球虫生活史相同的有性等孢子繁殖和无性裂体繁殖世代交替(见弓形体生活史图解)。有性繁殖期为局部感染,主要在猫科动物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发育,形成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无性繁殖期为全身感染,速殖体在细胞内增殖,缓殖体则长期保留在组织内,并能广泛的危害人类和各种畜禽等动物。为了便于确诊弓形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早熟高产单交种选育途径的探讨

江苏农业科学 1981

摘要:我省耕作制度复杂,复种指数较高.不少地方玉米是间、套作物,或与前茬麦子套作,或与棉花间作.还有一些地方实行麦—玉米—稻的三熟制.为了兼顾前后茬作物的生长,要求玉米既高产又早熟.即使复种指数不高的地方,在高产前提下,早熟玉米仍是受欢迎的.单交种生育期与亲本自交系关系密切.选用早熟自交系组配单交种即可达到早熟的目的,但其产量往往不高.为了选育早熟高产单交种,我们在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湿害及耐湿性的生理研究——Ⅱ.不同生育期土壤过湿对小麦某些生理过程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1981

摘要:不少工作阐述了各种旱作物在土壤过湿下个别生理过程的变化.其中包括:土壤渍水直接降低根对水分的透性,影响水分吸收和蒸腾速率(Kramer 1951,1954;Statger,1967;Janes,1974等);植株招致水分亏缺并改变地上部水分状况(等,1961;Koz-lowski,1963;汪宗立等,1981);渍水环境阻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同化(Hop-kins等1950;Letey等1961,1962;Reyes等,1977);地上部某些矿质元素的含量迅速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湿害及耐湿性的生理研究——Ⅰ.小麦个体发育过程中对土壤过湿反应的敏感期

江苏农业科学 1981

摘要:从六十年代起,国内对小麦湿害逐步开展了以设置田间排水工程为主的防治措施的研究,并对地区性的湿害特点从水文、气象、土壤等方面进行了若干工作.近十年来,在总结推广群众麦田开沟防湿经验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区小麦湿害发生的气候条件;土壤理化特性与温害形成的关系;圩区地下水位的消长、控制以及各级沟系配套的排水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工作主要着眼于分析环境和改造环境.但从作物学上揭露湿害的过程;探讨排水措施的增产实质以及品种耐湿性的遗传改良等方面,则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品种方面,近年曾从筛选鉴定入手开展工作(薄元嘉等,1979),但有关小麦湿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棉瓤中不同籽位籽棉经济性状的研究

中国棉花 1981

摘要:陆地棉每瓤种籽粒数一般为7—9粒。同一棉瓤中籽位不同其籽棉经济性状也有不同。中外的棉花科技工作者曾对纤维长度、纤维分布的疏密、衣分、籽重及纤维重、纤维撚曲数和不孕籽等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其中有的结果较不一致。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探明陆地棉棉瓤中不同籽位经济性状的差异,为棉花育种在考种取样时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肥料氮在水稻-土壤系统中的转化与分配

土壤学报 1981

摘要:在农业生产中,氮肥是决定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氮肥的施肥方法和增产效果,长期以来已有很多报道,但是,对于有机态氮肥,如绿肥以及有机、无机肥结合施用以后,肥料氮素和土壤氮素在作物—土壤系统中的转化和分配动态研究较少。有机肥和绿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肥源。解放以后,全国开始普遍施用化肥,当前有机、无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白叶枯病菌血清型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摘要:应用反向间接血凝法诊断水稻白叶枯病,比过去所用分离培养法、噬菌体法、喷菌法和浓缩接种法迅速而又准确。但在检测过程中,有的菌株即使加大菌量也不出现血凝反应。因此怀疑到我国水稻白叶枯病菌是否有血清型存在的问题。据Addy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皮用兔二元杂交试验报告

毛皮动物饲养 1981

摘要:1979年,我们曾从当地饲养较多的日本大耳兔和青紫兰兔做母本,以外引的法国公羊免、西德巨型兔、丹麦兔和加利福尼亚兔做父本,分别组合杂交试验。结果以(?)西×(?)大、(?)法×(?)大和(?)西×(?)青三个组合较好,其中(?)西×(?)大组杂种兔的生长最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