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寒地区臭鳜低温发酵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黑龙江水产 》 2021
摘要:文章着重对高寒地区臭鳜鱼低温发酵技术可行性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就黑龙江省臭鳜鱼加工前景进行分析,以其为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源农药丁子香酚与苦参碱对两种马铃薯主要病害的毒力测定及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筛选防治马铃薯黑痣病和早疫病的高效低毒植物源杀菌剂,降低有效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植物源农药丁子香酚和苦参碱对马铃薯黑痣病菌和早疫病菌的毒力,分别以咯菌腈和代森锰锌为对照。结果表明:1.1%丁子香酚和1.5%苦参碱对两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毒力,对马铃薯黑痣病的EC50值分别为2.101 4和2.442 1 mg·L-1,对马铃薯早疫病的EC50值分别为0.761 0和0.875 2 mg·L-1,显著性分析表明1.1%丁子香酚和1.5%苦参碱之间抑菌效果差异不显著,但相对于对照药剂均表现为差异显著,说明与病原菌防治常规药剂相比这两种植物源药剂均具有较好的室内抑菌效果。
关键词: 丁子香酚 苦参碱 马铃薯黑痣病 马铃薯早疫病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龙江良种”支撑现代农业大发展
《奋斗 》 2021
摘要: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家优先支持的战略性核心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所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农业工作强调"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黑龙江作为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输出基地,2020年粮食产量754.1亿公斤,实现"十七连丰",连续十年领跑全国。如何进一步巩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战略地位,在种子和耕地问题上取得新突破,这既是黑龙江2021年农业工作的重点任务,也是"十四五"时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成农业强省的应有之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瘤菌介入大豆大垄栽培施肥模型与经济效益分析
《大豆科技 》 2021
摘要:实现大豆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重要前提是合理配比施肥,根瘤菌介入栽培技术可以促进生育进程和产量提高,大豆中结合二者的效果阐述还较少。文中试图探讨根瘤菌介入条件下的大垄栽培大豆的施肥模型并作技术分析,为大豆高产高效栽培及经济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垄栽培模式,利用DPS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建立回归方程获得最优施肥方式,然后利用拟合度检验并确立模型。结果表明,研究数据能够建立因变量(施肥)与自变量(产量)的三元二次方程。在氮肥为2.5元/kg,磷酸二铵4.2元/kg,硫酸钾4.8元/kg,大豆3.6元/kg的条件下各个因素组合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04.15 kg/hm2,磷酸二铵125.85 kg/hm2,硫酸钾75.36 kg/hm2,可得效益7 560.78元/hm2。利用数据得到的单因素效应方程结果表明氮肥的增产效应>钾肥的增产效应>磷肥的增产效应,施肥量与生产量两个因素呈现出报酬递减关系。减产率由高到低的因素是氮肥、钾肥和磷肥。利用构建的双因子互作素效应方程可知:(1) NP互作效应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03.87 kg/hm2,磷酸二铵328.00 kg/hm2,效益为9 092.74元/hm2。(2) NK互作效应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43.00 kg/hm2,硫酸钾0 kg/hm2,效益为8 427.12元/hm2。(3)PK互作效应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0 kg/hm2,硫酸钾0 kg/hm2,效益为8 140.33元/hm2。NP交互作用增产效应最强,NK的交互作用最弱,PK的交互作用居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荧光光谱技术研究增效肥料对土壤富里酸荧光特性的影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施用增效肥料后对土壤富里酸(FA)荧光特性及腐殖化程度的影响,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和爱辉区两个试验区采取相同施肥处理,设置5个处理组:平衡施肥(NE)、平衡施肥减量25%(CK)、平衡施肥减量25%+纳米碳增效剂(T1)、平衡施肥减量25%+沸石增效剂(T2)、平衡施肥减量25%+生物炭增效剂(T3),分析土壤中FA荧光光谱特性的变化情况。三维荧光区域积分(FRI)方法不同肥料处理区域Fmax相对含量的变化表明,施用增效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腐殖化程度,其中T2>T1>T3>NE>CK,沸石增效处理对于提高土壤腐殖化程度、提高土壤的供肥水平表现最为显著,其在嫩江试验区的可见荧光FA区域Ⅴ与紫外荧光FA区域Ⅲ所对应的物质相对含量的比值(PⅤ,n/PⅢ,n)较CK处理提高了5.81%,根据平行因子分析方法将土壤FA分为C1组分和C2组分,其中C2组分与C1组分Fmax的比值(C2/C1)较CK处理提高了22.09%;在爱辉试验区的PⅤ,n/PⅢ,n较CK处理提高了4.65%,C2/C1较CK处理提高了20.93%;根据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结果,各处理土壤FA可分为C1和C2两个组分,C1组分为类富里酸(Ex/Em=230nm,320/410nm),C2组分为类胡敏酸(Ex/Em=265/465nm),施用三种增效肥料均可以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其中NE>T2>T1>T3>CK。与CK处理相比,T1,T2和T3三个增效处理中,T2增效处理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采用沸石作为肥料增效剂对于土壤FA的积极作用要优于纳米碳和生物炭,因此长期施用沸石增效肥料可有效提高土壤供肥能力,能够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关键词: 增效肥料 富里酸 腐殖化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现代畜牧科技 》 2021
摘要:哺乳仔猪时期是猪整个饲养过程中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阶段,仔猪断奶窝重对种猪及商品猪的生产性能有很大影响。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断奶窝重较重的仔猪免疫力强、成活率高,而且生猪饲料转化率高、饲养周期短,提高仔猪断奶窝重是养殖场获得收益的关键环节。影响仔猪断奶窝重的因素有种公猪精液质量、母猪的品种、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等,现通过结合生产实践,阐述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草地早熟禾成坪质量的几个因素
《现代畜牧科技 》 2021
摘要:我国对于草坪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草坪建植已经成为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草坪学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兴研究领域。草地早熟禾作为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冷季型草坪草之一,其成坪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针对影响草地早熟禾成坪质量的几个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