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两份大麦品种单倍体细胞与植株水平耐盐性的关系
《核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盐胁迫下大麦籽粒产量和萌发期生长指标与小孢子培养阶段盐胁迫下愈伤组织产量之间是否存在一致性,以2份大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了以下3项研究:(1)诱导培养基中NaCl含量对小孢子培养愈伤组织产量的影响;(2)萌发液中NaCl含量对大麦种子萌发期生长指标的影响;(3)NaCl胁迫处理对大麦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中NaCl含量提高可降低小孢子培养愈伤组织产量,但2份品种的降幅存在明显的差异;萌发液中NaCl含量提高可降低种子发芽率、主根长度和胚芽鞘长度,2份品种间降幅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盆栽条件下NaCl胁迫处理的大麦单株产量明显低于无NaCl的对照,2份品种间有差异。NaCl胁迫下,2份供试材料小孢子培养愈伤组织产量的相对值与种子萌发期的发芽率、主根长度和胚芽鞘长度的相对值以及单株产量的相对值存在着一定的相关,说明供试品种的耐盐性在小孢子水平与植株水平上是一致的。
关键词: 大麦 NaCl胁迫 小孢子培养 萌发期 单株籽粒产量


肉苁蓉种子生活力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种子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单因素、多因素交互及正交试验设计等方法,对肉苁蓉种子生活力测定过程中的预处理方法四唑染色液浓度及pH值进行优化,初步建立了肉苁蓉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技术,使测定程序简化、时间缩短,并确定38℃下去皮直接染色18 h的最适宜染色液pH值为6.4,TTC浓度为0.3%~1.0%。


龙胆草斑枯病的综合防治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胆草斑枯病由Septoria spp.侵染引起,主要为害叶片,是龙胆草生长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目前缺乏对龙胆草抗病性、病害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文章通过室内抑菌试验筛选出对该病原菌抑制效果较好的药剂叶病康和代森锰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硫酸小诺霉素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在发病后期防治效果达69.2%。用70%甲基托布津(wp)处理种苗结合玉米间作和清除田间病残体,后期防治效果可达64.2%。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样品对细胞的敏感性
《浙江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发病猪场采集组织和血清样品并按病料分成2组,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样品中高致病性PRRSV发生变异的Nsp2部分基因,初步筛选出PRRSV阳性样品后分别通过Marc-145和PAM细胞分离培养。结果表明:从45份阳性病料中成功分离到29份高致病性PRRSV,其中从血清样品中成功分离的约占总数72.5%,从组织样品中成功分离的约占总数27.5%;通过Marc-145细胞分离获得的病毒有19份,通过PAM细胞分离获得的有24份,其中有14份是Marc-145和PAM共同分离得到。试验获得的血清是高致病PRRSV分离的理想样品,该病毒对Marc-145和PAM细胞的敏感性差异不显著。


鲜食糯玉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分析及其与主要品质性状相关性研究
《玉米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6个不同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RVA谱特征值以及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等淀粉品质性状及品尝品质性状,分析不同糯玉米品种的RVA谱特征值间及其与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RVA谱特征值间的峰值黏度与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谷值黏度、崩解值与终值黏度两两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与RVA谱特征值均未达到显著相关;糯性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呈显著负相关;果皮厚薄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水稻花药水分胁迫培养反应与植株水平抗旱性间的关系
《植物生理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个抗旱性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水分胁迫对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苗期生长量、成熟期单株产量,以及苗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沪旱2B’和‘沪旱3号’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苗期生长量和单株籽粒产量的受抑程度低于‘日本晴’和‘大华香粳’;苗期叶中的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受抑程度也是‘沪旱2B’和‘沪旱3号’低于‘日本晴’和‘大华香粳’。表明供试材料离体花药对水分胁迫的培养反应与植株水平的抗旱性存在相关性。


高温对不同番茄品种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耐热性不同的5个番茄品种(‘2583'、‘申粉8号'、‘浦红909'、‘申粉998'和‘粉2号')为试验材料,以昼温25℃/夜温18℃为对照条件,在昼温38℃/夜温28℃高温条件下研究番茄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温条件下5个品种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所升高;同时,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也大量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幅度较大的‘粉2号'、‘2583'和‘申粉998',其体内O_2~-·和MDA含量均较低。由此可见,不同植物通过渗透调节和酶活性的增加来缓解高温伤害,提高自身的抗逆能力,在不同番茄品种间有明显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