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低温胁迫下工业大麻幼苗的生理响应

中国麻业科学 2025

摘要:低温是限制工业大麻地理分布范围和麻籽产量及品质的关键因素。研究以籽用型工业大麻品种龙大麻9号为试验材料,对其幼苗进行1~7 d的4℃低温胁迫处理(25℃为对照),并对低温胁迫下工业大麻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植株生物量积累及叶绿素含量降低,抑制工业大麻生长,总鲜重下降29%~37%,总干重下降17%~22%。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大麻幼苗叶片膜透性增大,相对电导率在处理7 d时升至75.7%;离子渗透及膜脂过氧化水平加剧,渗透调节物质增加,在处理3 d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是对照组的1.5倍,于处理7 d时,可溶性糖含量增加75%,脯氨酸含量为对照组的1.2倍;细胞活性氧在叶片中积累增多;丙二醛含量在整个处理时期始终上升,在处理后期上升速率有减缓趋势,可在一定程度缓解胁迫造成的损伤。在响应低温胁迫过程中,工业大麻主要通过渗透调节物质的增加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提升来缓解低温胁迫对植物细胞造成的损伤。以上研究结果为阐明工业大麻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低温 工业大麻 生理指标 响应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2022-2023年以农庆豆28为材料,在连作5年大豆的试验地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大豆分枝期喷施缩节胺、烯效唑、矮壮素、玉黄金、吨田宝、壳聚糖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不同调节剂对连作大豆生理性状、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吨田宝、玉黄金、烯效唑、壳聚糖等4种调节剂显著增加产量,两年的增产幅度分别为5.55%~10.3%和1.95%~11.59%,由高到低依次为壳聚糖>烯效唑>玉黄金>吨田宝。此外,吨田宝、玉黄金、烯效唑、壳聚糖4种生长调节剂的施用增加了大豆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并且降低了株高,增加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连作大豆 农艺性状 生理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2O2诱导的犊牛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及其效果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

摘要:雄性家畜睾丸中的氧化应激会导致其繁殖能力下降。为了建立睾丸支持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为研究睾丸的氧化应激机制奠定基础,试验使用50,100,300μmol/L过氧化氢(H2O2)处理犊牛睾丸支持细胞,建立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以未处理细胞作对照,通过检测细胞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筛选最佳H2O2处理浓度,然后检测最佳H2O2处理浓度下细胞的活性氧(ROS)含量及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血红素加氧酶-1(HO-1)、NADPH醌脱氢酶1(NQO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用300μmol/L H2O2处理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50,100μmol/L H2O2处理的细胞(P<0.05);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显著高于50,100μmol/L H2O2处理的细胞,说明300μmol/L H2O2处理浓度为最佳浓度。与对照相比,300μmol/L H2O2处理的细胞中ROS含量显著增加(P<0.05),GSH、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Nrf2、Keap1、HO-1和NQO1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300μmol/LH2O2能够诱导犊牛睾丸支持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

关键词: 犊牛 睾丸 支持细胞 氧化应激 活性氧(ROS) 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子干燥机干燥不均匀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现代化农业 2025

摘要:种子干燥不均匀度是评价种子干燥后干燥质量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在种子干燥加工贮藏过程中,种子干燥不均匀,影响种子的安全贮藏和运输安全。该研究介绍了种子干燥不均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使种子干燥机发挥最佳的干燥性能,提高种子干燥的品质。

关键词: 干燥不均匀度 种子干燥机 干燥性能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玉米收获机果穗箱盖设计

农机化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鲜食玉米收获作业初期,玉米直接砸在果穗箱底部将产生严重机械损伤,为减小此阶段的损伤,设计了一款减损果穗箱盖。该箱盖主要由减损板、四杆驱动机构、缓冲弹簧组成,可降低鲜食玉米落至箱底前的速度,从而减少其跌落损伤,实现减损目的。通过对鲜食玉米收获机无盖作业时单个玉米的动能分析,得到单个玉米最小损伤变形能。设计果穗箱盖四杆动力机构,使其满足作业效果;对缓冲弹簧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缓冲弹簧的最大载荷,以此确定缓冲弹簧参数。分析有盖作业时鲜食玉米下落碰撞运动,计算得到鲜食玉米接触箱底时的理论变形能,此时的变形能远小于无盖作业,证明了鲜食玉米收获过程中有盖作业减损的可能性。对设计的鲜食玉米果穗箱盖进行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果穗箱盖对收获初期鲜食玉米有明显保护作用,通过对果穗箱底进行分区采样,发现箱底中间位置损伤程度低于边缘位置,满足预期果穗箱盖减损要求。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果穗箱盖 变形能 四杆机构 损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FYP-11型液肥撒施机的研制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畜禽粪尿还田问题,根据不同地块、不同作物需求,研制了一种有机液肥撒施机。重点介绍了对真空叶片旋转泵的改进,并进行撒施机技术参数分析和底盘设计。机具长8.8 m,宽2.6 m,容积11 m3。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能够为规模化养殖场有效解决畜禽粪污环境污染与回收还田问题提供一条可探索之路。

关键词: 液态有机肥 撒施机 真空叶片旋转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田信息采集机器人优化设计及田间试验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资源的日益紧张,现代农业面临着提高生产效率、保障食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农田信息采集机器人通过搭载多种传感器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实现对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状况、土壤湿度、病虫害等信息的全面采集与分析。该文设计一种农田信息采集机器人,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对农田环境的全面监测与数据采集,并结合视觉传感器、LiDAR和多光谱相机等多种传感器,开发了一套高效的数据处理算法,用于实时分析和处理采集到的农田信息,此外机器人配备了智能导航系统,能够自主避障并高效完成预定的巡检任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在各类农田环境中均能稳定运行,数据采集精确度高,为农田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 农田信息采集 智能机器人 多传感器融合 数据处理 田间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级泵关键零部件维修新工艺制定及试验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

摘要:多级泵在长期连续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腐蚀、磨损或疲劳损伤,可通过激光熔覆工艺进行修复。该修复工艺相对于其他常规修复工艺具有不可比拟的快捷性,且适用范围广泛。关键零部件修复后能够整体提高综合机械性能。该文对多级泵关键零部件的维修新工艺、熔覆粉末选择、粉末元素添加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及试验,供机械修复领域参考。

关键词: 再制造工艺 激光熔覆 熔覆粉末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饲喂自动计量食槽的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减少对被测试奶牛的额外应激,维持奶牛采食、饮水、挤奶、社交的常规生活节奏,实现食槽内剩余饲料的自动翻转倾倒、奶牛采食量高精度的测量,以及对奶牛个体、群体采食行为的监测,设计了一种集成奶牛身份识别系统、机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光电发射接收系统、气动系统、机械装置、称重系统、数据传输和统计分析系统7个部分的奶牛饲喂自动计量食槽。其机械装置由闸门、滑道、食槽等组成,与奶牛接触部件闸门材质为橡胶,闸门、滑道、牛栏上颈枷、食槽中心线重合,缩短奶牛与食槽距离,滑道与食槽间隙35 mm,食槽去除棱角内收;气动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直线和回转气缸、管路、控制阀体等;奶牛身份识别系统包括天线、阅读器等;光电发射接收系统抗阳光辐射,做防水处理;称重系统表面做氧化处理,防护等级IP65;数据传输和统计分析系统统计分析奶牛个体、群体的采食量变化情况、采食时间差异情况、采食行为习惯、饲料供应和消耗情况等。试验数据表明:奶牛身份识别频率134.2 kHz,阅读距离1.1~1.4 m,准确率100%;称重传感器最大称重质量300 kg,综合误差±0.06 kg;光电发射接收响应时间≤15 ms,可精确记录奶牛采食行为学参数,即平均日采食次数12.2次、平均日采食时间5.375 h、平均采食量48.235 kg。

关键词: 奶牛 饲喂 食槽 计量 采食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区精量播种机专用电驱双联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目前小区精量播种机普遍存在的作业效率不高、作业质量难以提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两套步进电机驱动的排种部件镜像配置在吸种腔底座两侧且两套排种部件交替工作的设计方案,消除了常规排种器因结构限制难以在进种、充种、排种和清种等环节高速切换的性能缺陷;排种器还采用底板可翻转悬浮式充种室、充种数量在线计量装置和定量排种阻断装置等结构设计要素,使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运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对排种器进行建模,依据作业需求对关键零部件的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台架试验表明:两套排种部件的工作性能无明显差异,负压腔真空度与株距合格率指标呈正相关,电机转速与株距合格率指标呈负相关,真空度与清种区存种数量呈负相关。当真空度为-4.0 kPa时,粒距合格率均大于96%,重播率为0,混杂率为0,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小区精量播种机 排种器 电驱 双联 混杂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