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藻刺激物对高原露地覆膜西瓜红红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青海农林科技 》 2025
摘要:为探讨地膜覆盖及海藻刺激物对甘薯产品及质量的影响,通过田间实验,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及海藻刺激物对甘薯农艺性状、产量及采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海藻刺激物并覆黑色地膜明显提高甘薯主蔓的生长,为118cm,增长率为68.09%,利于枝数的生长,为7.87个,增长率为38.07%。覆白色地膜利于Zn含量的积累,为6.88 mg/100 g,覆盖黑色地膜可以明显提高鲜薯的蛋白质、淀粉、VC、还原糖等采收品质,其含量分别为3.60 mg/100 g、15.10 mg/100 g、14.63 mg/100 g和1.09 mg/100 g。


青海和甘肃两省小麦条锈菌越夏菌源群体毒性多样性分析
《植物医学 》 2025
摘要:青海和甘肃两省是我国小麦条锈菌西北越夏流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明两省小麦条锈菌越夏流行群体间毒性多样性,对2020年采自两省晚熟春小麦越夏流行期与冬小麦秋苗初期148份小麦条锈菌样品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及群体毒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省麦区共鉴定到13个已知生理小种或致病类型和17个未知类型,主要优势小种为CYR34,其流行频率为24.32%,逐次为CYR32(16.89%)、 CYR33(12.84%)。晚熟春小麦菌源群体毒性多样性较冬小麦秋苗菌源群体更丰富,两个菌源群体均克服抗条锈基因YrA、YrJu1、YrJu2、YrJu3、YrJu4和Yr1,对Yr10、Yr24、Yr26和Yr5毒性频率较低或为0。本研究明确了青海省和甘肃省小麦条锈菌越夏菌源群体毒性结构,对两省小麦条锈病流行防控与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促生菌剂对柴达木枸杞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有机肥配施促生菌剂对柴达木地区高垄栽培有机枸杞生长发育及土壤性状的影响,以诺木洪实验区枸杞‘宁杞7-8号’为试验材料,设对照(CK,施有机肥)、有机肥配施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4种不同促生菌剂,共5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有机枸杞生长及其栽培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有机肥配施促生菌剂可不同程度提升枸杞的树高、地径、SPAD值、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P_n)等参数,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处理下树高、根系活力、P_n和单株产量较CK提升最高,增幅分别为13.4%、46.7%、37.1%和36.3%;不同菌剂处理均明显降低了土壤pH值、电导率和微生物碳氮比,胶冻样芽孢杆菌处理效果最明显,较CK分别降低9.0%、51.9%和45.3%。不同菌剂处理还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较CK分别增加26.3%和9.8%,土壤脲酶活性和微生物总数较CK分别增加35.7%和26.6%。通过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出有机肥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柴达木有机枸杞栽培土壤的肥力水平促进效果最佳。
关键词: 枸杞 微生物促生菌 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 生长特性 柴达木


5种除草剂对春油菜田优势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农药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筛选春油菜田防除优势阔叶杂草的高效除草剂。[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5种茎叶除草剂对春油菜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35%氨氯酸·草除灵·二氯吡SC 210 g a.i./hm2除草效果主要表现为对杂草鲜质量的抑制,在油菜茎叶使用后40 d对阔叶杂草的防效为80.06%,田间优势杂草密花香薷、藜、猪殃殃的鲜质量防效分别为66.67%、92.71%、76.98%,尤其是对于油菜同属的野油菜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鲜质量防效达87.21%,油菜表现安全,增产率达29.92%。试验还发现50%草除灵SC 300 g a.i./hm2处理对藜防效为89.29%,30%二氯吡啶酸AS 180 g a.i./hm2处理对藜、猪殃殃的防效分别为87.50%、80.19%,28.6%氨氯·二氯吡AS处理154.44 g a.i./hm2处理对藜、猪殃殃、野油菜的防效分别为96.73%、88.68%、67.21%。试验中21%氯氨吡啶酸AS110.25 g a.i./hm2处理对田间杂草的防效表现优异,但油菜药害表现重,在试验设计剂量下不宜应用。[结论]35%氨氯酸·草除灵·二氯吡SC与50%草除灵SC、30%二氯吡啶酸AS、28.6%氨氯·二氯吡AS相比,防治效果较好,杀草谱广,并且增产效果明显,可在春油菜田推广使用。而草除灵、二氯吡啶酸、氨氯·二氯吡可根据田间草相选择使用。


野生沙葱种子萌发期室内耐旱性评价
《福建农业科技 》 2025
摘要:探索干旱胁迫对沙葱种子萌芽期生长的影响,筛选出耐旱性较强的沙葱种质材料。研究选取5份沙葱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PEG)模拟干旱环境胁迫(共设置5%、10%、15%、20%4个浓度梯度),以蒸馏水(CK)作对照,测定其在不同模拟干旱处理间沙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活力指数5个萌发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确定各种子的耐旱性。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提高,1、4号沙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2、3和5号沙葱种子的5个萌发指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当PEG浓度为5%时,对2、3和5号沙葱种子的各项萌发指标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PEG浓度为10%时,2、3号沙葱种子的发芽指数受到抑制,5号沙葱种子除胚芽长指标外,其余4个萌发指标均显著下降;当PEG浓度达到15%和20%时,沙葱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耐旱性评价表明,5份沙葱种子萌发期的耐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3号>2号>5号>4号>1号。3号沙葱种子抗旱综合能力(D)最高,达到0.80,表明其耐旱性最强。研究结果可为沙葱种质创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葡萄孢属菌株HY-021对藜的侵染机制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25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除草活性菌株HY-021对藜(Chenopodium album L.)的侵染作用机理,利用电镜扫描技术观察该菌株接种藜后对藜叶片的侵染过程,并使用生理指标测定法对接种后藜植株体内活性物质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HY-021菌株的菌丝通过气孔侵入叶片组织,并寄生繁殖产孢,逐渐破坏组织,同时叶片表面开始失绿并伴随着病斑的形成,最终导致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HY-021菌株接种于藜植株后体内MDA含量逐渐升高,SOD、CAT、POD的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该菌株对植株生理防御机制中的酶有多方面的影响,接种后引起植物广泛的代谢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体上高于对照,表明受到菌株侵染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植物的抵御能力增强。
关键词: 除草菌株HY-021 藜 侵染过程 生理机制 除草活性


小麦抗条锈基因Yr5、Yr9和Yr18分子标记的特异性评估
《麦类作物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Yr5、Yr9(1B/1R)、Yr18基因的自身性状或连锁性状在中国小麦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运用以Avocet S为背景的单基因近等基因系及其对应基因的载体品种,对Yr5基因的连锁标记STS9/10,Yr9(1B/1R)基因的分子标记AF1/4、D15、20H,Yr18基因的分子标记csLV34、cssfr1~cssfr5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Yr5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STS9/10、Yr9(1B/1R)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AF1/4、D15和20H均能够准确识别不同遗传背景材料中的相应抗性基因;Yr18基因分子标记cssfr2能够准确检测Yr18的非载体材料,并检测出Avocet S*6/Yr5、Avocet S*6/Yr24、Avocet S*6/Yr27三个材料具有Yr18的等位变异。这说明Yr5基因的连锁标记STS9/10,Yr9(1B/1R)基因的分子标记AF1/4、D15、20H能对目的基因进行有效检测,Yr18基因的几个分子标记结合使用不仅能够对目的基因进行有效检测,而且能够识别该位点的等位变异。


基于转录组挖掘叶用莴苣中花青素生物合成代谢关键基因
《江苏农业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调控叶用莴苣叶片花青素合成的主效基因,本研究对叶用莴苣大速生(绿色)和紫霞(紫色)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速生和紫霞比较组中共检测到7 23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相对表达量上升基因4 214个,相对表达量下降基因3 018个。KEGG数据库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富集到代谢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最多,花青素生物合成和次生代谢产物-其他抗生素生物合成通路中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程度较高。在大速生和紫霞比较组中共鉴定到55个转录因子家族,差异表达基因大多数属于MYB、bHLH、C2C2和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基因。从MYB转录因子基因中筛选出log2FC绝对值较大的LOC111917799,命名为LsMYB1基因。瞬时表达试验结果验证了LsMYB1基因可以调控花青素的生物合成。本研究结果为叶用莴苣叶色的分子遗传机理及进一步的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青杂有限1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 2025
摘要:青杂有限1号是2022年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培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为了加快该品种的推广,本文研究了种植密度、施肥水平、不同种衣剂拌种等栽培措施对青杂有限1号的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60万株/hm2左右、75kg尿素+磷酸二铵225~262.5 kg/hm2产量较高且生产成本较低;35%毒氟种衣剂1∶50拌种能很好的防治青杂有限1号跳甲和茎象甲。本研究为青杂有限1号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枸杞青稞含片的制备及品质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5
摘要:目的 制备枸杞青稞含片并探究其安全品质。方法 将枸杞与青稞碾磨成粉过筛, 1:1混合成枸杞青稞粉,加入黄油揉成团状,放入磨具进行压片烘干。对枸杞青稞含片进行有毒有害微生物、基础营养指标包括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淀粉的测定;由感官评定小组对产品进行感官评定打分。结果 枸杞青稞含片当中未检测到有毒有害成分,水分含量约在5.84%;灰分含量约在3.34%;蛋白质含量约在12.34%;脂肪含量约在17.01%;淀粉含量约为47.35%。含片成品色泽均匀无特殊斑点,形态完整无断裂,口感顺滑有轻微颗粒感,酸甜度适中。结论 本研究通过将枸杞与青稞结合制成含片提高枸杞的利用率,带动青稞产业的发展,为枸杞相关产品提供新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