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974条记录
不同寡糖处理对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宁夏农林科技 2025

摘要:为明确寡糖类制剂对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寡糖类制剂对酿酒葡萄生产中肥料的减量替代效果,对酿酒葡萄采取基施微生物有机肥不同施肥量和寡糖类制剂不同施用方法处理,通过主成分综合评价进行最优处理筛选研究。结果显示:寡糖处理可替代肥料施用来提高酿酒葡萄的单株产量、单串重和百粒重;寡糖处理可提高酿酒葡萄的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单宁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寡糖类制剂1 000倍液灌根+喷施2次、寡糖类制剂1 000倍液灌根+喷施3次处理较其他处理更适宜于提高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寡糖类制剂 酿酒葡萄 肥料减量替代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HP和DTOPSIS法的设施鲜食草莓品种品质综合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科学的品种综合评价对优良品种选育、种植结构优化有重要作用。为了筛选适宜设施栽培的优良鲜食草莓品种,本研究结合2种模糊数学方法,对8个鲜食草莓品种在设施促成栽培条件下的13个主要产量、理化及感官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将13个指标分为产量经济性状、果实内在品质和果实感官品质3类,构建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方案层的4层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得到各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向量Sj。利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dynamic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DTOPSIS),结合各指标权向量Sj将各草莓品种观测值与正、负理想解的距离Ci进行综合排序,筛选得到综合品质较优的鲜食草莓品种‘香野’和‘圣诞红’。本研究结果可为设施鲜食草莓优良品种推广和综合评价方法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草莓 AHP DTOPSIS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宁夏旱作区土壤环境及饲用型作物生长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土壤环境及饲用型作物生长特征,以饲用玉米(C)和饲用高粱(S)为材料,采用渗水地膜(1)、普通地膜(2)、生物降解地膜(3)3种覆盖材料种植,测定2种作物生长特性、生物产量及土壤温湿度、养分、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C3和S3处理株高和SPAD值均低于其他处理。C1和C2处理鲜草产量较C3处理分别显著提高23.01、26.56%,S1和S2处理鲜草产量分别较S3处理显著提高18.61%、24.70%。与其他处理相比,C3和S3处理总体上均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和温度。C1、C2处理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分别较C3处理显著提高14.19%、14.62%和17.64%、19.86%,S1、S2处理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分别较S3处理显著提高13.08%、9.63%和38.19%、36.32%;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C2>C1>C3、S1>S2>S3,且C2和S1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在宁夏旱作区种植饲用玉米覆盖材料以普通地膜为宜,饲用高粱覆盖材料以渗水地膜为宜。

关键词: 地膜覆盖 饲用玉米 饲用高粱 产量 土壤环境 旱作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三种食用菌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

摘要:食用菌是一类具有药食两用功能的蕈菌,被誉为“天然绿色保健品”,但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由于病虫害类型多、基数大、发展特别迅速,对其产量和品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促进宁夏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引进宁夏种植的秀珍菇、榆黄菇和大球盖菇3种食用菌的常见病虫害种类、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安全、合理的防治策略。食用菌生产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在于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做到“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关键词: 食用菌 发生规律 危害特点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克隆及耐盐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宁夏枸杞为著名耐盐药用植物,本研究以宁夏枸杞为材料,采用RACE方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PCR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过表达载体pCAMBIA 2300 EGFP-LbALDH3F1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和亚细胞定位,并进行转LbALDH3F1拟南芥耐NaCl胁迫检验及PCR鉴定。结果表明,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全长1700 bp,编码序列为1446 bp,编码481个氨基酸残基;上游启动子序列为1850 bp;LbALDH3F1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中。随着NaCl胁迫程度加深,宁夏枸杞的LbALDH3F1表达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200 mmol/L NaCl胁迫时表达量最高。对LbALDH3F1进行遗传转化,发现转基因拟南芥对NaCl胁迫的耐受能力明显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表现出更高的活性,脯氨酸及叶绿素a含量在300 mmol/L NaCl胁迫下显著升高,而过氧化氢及丙二醛等含量在高盐胁迫下显著低于野生型拟南芥,表明LbALDH3F1具有提高植物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耐NaCl胁迫的能力。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功能及其在响应盐胁迫过程中的应答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LbALDH3F1 克隆 遗传转化 盐胁迫 基因功能 宁夏枸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水时间对春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25

摘要:为探究不同灌水时间对春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在干播湿出种植方式下,设置4种不同头水灌溉时间,研究其对土壤温度及春小麦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可以提高土壤温度,而较高的土壤温度有利于小麦出苗和生长发育;在播种后第10天(3月14日左右)开始灌溉头水是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最佳灌溉头水时间,小麦有效分蘖率最高(72.1%),穗数最多(583.5万穗/hm2),产量最高(10 011.0 kg/hm2)。

关键词: 春小麦 灌水时间 产量 宁夏引黄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及应用进展

宁夏农林科技 2025

摘要: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应用历史悠久,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全基因组测序(WGS)是揭示生物体基因组特征的主要研究手段,在药用植物研究中受到高度关注并被广泛应用,已成为促进该领域研究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介绍了WGS基本原理及其测序技术更新迭代过程,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了2010—2023年完成的WGS药用植物种类,归纳出药用植物WGS发展历程;概述了WGS在揭示药用植物进化与驯化、有效成分合成的分子机制,以及其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分子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探讨了药用植物WGS研究及应用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深入开展药用植物全基因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全基因组测序 泛基因组 种质资源鉴定 分子辅助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芝麻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引种适应性鉴定

耕作与栽培 2025

摘要:为增加宁夏引黄灌区油料作物种类,并优选适宜在该地区种植的高产芝麻品种,从山西、河北和辽宁等地引进8个芝麻品种,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引进的8个芝麻品种生育期为124~130 d,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2.64%~14.69%。辽芝8号的产量为2 793.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芝麻品种,辽芝9号和临芝01-12次之,对照品种冀航芝1号的产量最低。产量相关性状中,单株蒴数和每蒴粒数与其呈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其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辽芝8号和辽芝9号综合表现最优,适应性强,非常适合在宁夏引黄灌区大面积种植。

关键词: 芝麻 引种 产量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南黄土区典型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安徽农业科学 2025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人工林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揭示宁南黄土区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分布规律。[方法]选择宁南黄土区彭阳中庄小流域6种典型人工林(山杏林、山桃林、柠条林、沙棘林、山杏×柠条林、山杏×沙棘林)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含量并分析其化学计量比。[结果]土壤养分含量受林分类型和土层的影响,不同林分土壤养分差异明显,且具有“表聚性”,SOC和TN随土层加深呈递减趋势,TP和TK随土层变化较弱。6种林分中柠条林的养分含量最高。土壤SOC含量处于“缺乏”或“稍缺乏”水平,土壤TP含量处于“稍贫乏”水平,表明SOC、P是限制性元素。土壤C∶N、N∶P、N∶K在各林分之间差异不明显,山杏×柠条林的C∶P明显高于其他林分。不同林分土壤养分含量与生态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规律不一致,土壤C∶P、C∶K受土壤SOC影响较大,C∶N、N∶P、N∶K受TN影响最大,P∶K受TP影响最大。[结论]研究结果为该区域人工林植被恢复和健康可持续经营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 人工林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 变化特征 宁南黄土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oxO1基因对家畜肌肉发育、脂肪沉积及生殖细胞发育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FoxO1(Forkhead Box O 1)基因是Forkhead Box O亚家族5个成员中最早被鉴定的一员,其转录活性受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和泛素化等修饰调节后,参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氧化应激、细胞分化、细胞代谢的调节,在家畜肌肉发育、脂肪沉积及生殖细胞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FoxO1基因的分类命名、结构功能及其在家畜肌肉发育、脂肪沉积和生殖细胞发育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深层次理解家畜肉品质形成机理、新品种培育以及疾病的诊疗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FoxO1基因 家畜 肌肉发育 脂肪沉积 生殖细胞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