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974条记录
大豆异黄酮对安格斯肉牛免疫性能、生殖激素水平和血清代谢物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大豆异黄酮(SIF)对安格斯肉牛免疫性能、生殖激素水平和血清代谢物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体重(396.87±35.42) kg、2~3胎次的健康安格斯母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CG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10(SIF-10组)、20(SIF-20组)和40 mg/kg(SIF-40组) SIF。预试期7 d,正试期40 d。饲养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液,检测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血清免疫因子和生殖激素含量,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SIF对血清代谢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G组相比,SIF-10组和SIF-20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SIF-20组血清球蛋白(GLB)含量显著提高(P <0.05);SIF-40组血清TP和GLB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AL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2)与CG组相比,SIF-10组和SIF-20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SIF-20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SIF-40组血清IgA、IgG、免疫球蛋白M(IgM)、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IL-4含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3)与CG组相比,SIF-40组血清孕酮、雌二醇、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含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4)CG组和SIF-40组之间共筛选出346种血清差异代谢物[P<0.05、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差异倍数(FC)>2.0或FC<0.5],其中,相对于CG组,SIF-40组163种代谢物上调、183种代谢物下调。选取VIP值前20的代谢差异物(14种上调、6种下调)进行通路富集,发现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赖氨酸降解、色氨酸代谢、丁酸代谢、叶酸生物合成以及柠檬酸循环等8个代谢通路发生显著变化。综上所述,饲粮添加一定水平SIF能够提高安格斯肉牛母牛免疫性能、生殖激素水平以及代谢水平,且以添加40 mg/kg为宜。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肉牛 免疫性能 生殖激素 代谢组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道地属性的枸杞子综合品质评价体系构建探索

中草药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枸杞子Lycii Fructus作为传统中药材,其品质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为推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与枸杞子特有道地属性紧密契合的综合品质评价体系至关重要。采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专家咨询收集意见,形成指标池后进行筛选和优化,确保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继而运用系统层次分析法对各品质要素评价指标进行权重排序,明确各维度的重要性。结果显示,产地环境品质要素对枸杞子综合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凸显了枸杞子品质与道地属性的紧密联系。生产过程规范、质量安全、药用品质和商品品质等也是影响评价结果的关键因素。此外,还纳入了文化商业品质要素,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补充。最终,通过尝试构建枸杞子综合品质评价体系框架,为枸杞产业发展评估、生产监管等提供有力参考,助力中药市场优质优价及产业全过程质量管理智能化、标准化发展。

关键词: 枸杞子 道地属性 综合品质评价 德尔菲法 系统层次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新品种筛选展示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2025

摘要:为筛选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种植的多抗高产小麦品种,以宁春4号为对照,对23个新优品种进行展示试验,对比分析参试品种株高、茎蘖动态、抗病性、抗旱性、抗倒伏性、穗型、生育期、容重、千粒重、产量等。结果表明,宁春64号、宁春59号、宁3015和宁春68号稳产性与丰产性良好,抗逆性突出,能适应宁夏引黄灌区气候和土壤条件,抵御病虫害及自然灾害能力强,适应性强,综合性状突出,可作为该地区小麦主推品种。

关键词: 春小麦 抗逆性 农艺性状 产量 宁夏引黄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剂拌种防治燕麦蚜虫和红叶病效果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2025

摘要:试验使用35%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和9%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燕麦种子进行拌种处理,通过调查燕麦的生长指标、生产指标、品质指标及燕麦蚜虫和红叶病的发病情况,研究2种种衣剂对燕麦蚜虫及红叶病的防治效果及增产提质作用。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处理对燕麦蚜虫和红叶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其中,9%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燕麦蚜虫、红叶病的防治效果比35%噻虫嗪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更显著;在生长指标株高、产量方面,35%噻虫嗪悬浮剂比9%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更有作用;在品质方面,两种处理都有提高品质的效果。

关键词: 药剂拌种 35 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 9 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修剪方式对'宁杞7号'枸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寻宁夏产区枸杞科学合理的修剪管理技术,在宁夏中宁和固原两个试验点以8年生‘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短截程度设置长放(D1)、短截15~20 cm(D2)、短截10~15 cm(D3)3个水平,修剪量设置轻度修剪量40%~50%(A1)、中度修剪量50%~60%(A2)、重度修剪量60%~70%(A3)3个水平,研究短截程度与修剪量不同水平组合对枸杞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点不同短截程度与修剪量配置的修剪方式下枸杞果实产量和品质差异明显,且存在不同程度的交互效应。在产量和枝类组成方面,中宁试验点的短截10~15 cm+轻度修剪量处理和固原试验点的短截15~20 cm+中度修剪量处理的产量最高,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4.58%~59.87%和9.19%~80.14%,且中枝占比较高。在果实品质上,中宁试验点短截15~20 cm+中度修剪量处理和固原试验点短截15~20 cm+重度修剪量处理的单果质量较高,且其甜菜碱、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较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试验点的产量与总糖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以高产优质为栽培目的,结合熵权TOPSIS法综合得分,短截15~20 cm+中度修剪量可作为中宁试验区较优的修剪组合,短截15~20 cm+重度修剪量可作为固原试验区较优的修剪组合。

关键词: 枸杞 ‘宁杞7号’ 修剪方式 产量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蟠枣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宁夏农林科技 2025

摘要:蟠枣果形奇特、果个较大、酸甜适口、品质优良、经济效益好,近年来市场需求量大,蟠枣产业发展速度较快。2020年蟠枣被引入宁夏中部干旱带栽植,果实品质表现优良。重点介绍了蟠枣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引种表现和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 蟠枣 引种表现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花苜蓿田除草剂的筛选及安全性评价

种子科技 2025

摘要:通过选择2,4-滴丁酸钠盐、10%咪唑乙烟酸、30%烯草酮、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15%精喹禾灵5种除草剂筛选苜蓿田杂草防治药剂。结果表明,30%2,4-滴丁酸钠盐3 000 mL/hm2对苜蓿田阔叶类杂草的防效较好,与30%烯草酮、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15%精喹禾灵复配可同时防除禾本科杂草,其中与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复配效果最好,增产率为9.50%,增产效果显著,对紫花苜蓿前期有轻微药害,但可迅速缓解。因此,推荐使用30%2,4-滴丁酸钠盐3 000 mL/hm2与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375 mL/hm2复配防除苜蓿田杂草。

关键词: 紫花苜蓿 2,4-滴丁酸钠盐 除草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果型西瓜新品种宁农科8号的选育

中国瓜菜 2025

摘要:宁农科8号是以自交系X110为母本、自交系WG85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早熟中果型西瓜新品种。该品种在宁夏银北地区春茬育苗移栽模式下全生育期107 d,果实发育期30 d。果实椭圆形,果皮绿色覆墨绿色整齐条带,果皮厚度1.0 cm,果皮硬度9.95 kg·cm-2,瓜瓤红色,瓤质脆爽,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分别为11.0%和7.5%。单瓜质量4.7 kg,667 m2产量4300 kg左右。植株生长势较强,坐果能力强,中抗枯萎病。适合西北地区保护地和春季露地栽培。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关键词: 西瓜 新品种 宁农科8号 杂交1代 中果型 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基质对贺兰山石灰石矿区土壤及植被恢复的影响

宁夏农林科技 2025

摘要:为明确贺兰山石灰石废弃矿山植被恢复中土壤基质的适宜使用量,以自主研发的土壤基质(用腐熟秸秆、γ-聚谷氨酸发酵液、γ-聚谷氨酸水凝胶和固沙剂等制备)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使用量对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及植被恢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基质对植物恢复及土壤改良均具有显著影响。土壤含水量、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土壤脲酶、植被盖度、数量、株高等随土壤基质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均在土壤基质使用量为4 500 kg·hm-2(T3)时达最大值。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贺兰山露天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和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土壤基质 贺兰山 石灰石矿山 生态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iteSpace的葡萄阿小叶蝉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CSCD

摘要:通过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1987—2024年CNKI数据库中葡萄阿小叶蝉领域的143篇相关文献的年度发文量、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今后葡萄阿小叶蝉领域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葡萄阿小叶蝉相关研究的年发文量在1999—2016年相对较高,总文献数达127篇,年均发文量7篇。(2)该领域没有形成具有广泛联系的作者合作网络,多数学者之间相互独立,缺乏合作与联系。(3)研究机构间合作关系不够紧密,呈现独立分布状态。(4)随着时间发展,研究重点从葡萄阿小叶蝉生物学习性转变为物理防治与管理。综上所述,未来葡萄阿小叶蝉研究应聚焦于跨学科融合,并充分利用现有科学技术手段,在转录组、适生地预测、理化诱控技术等方面加强研究。

关键词: 葡萄阿小叶蝉 酿酒葡萄 CiteSpace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