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播期、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浙油50’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新品种‘浙油50’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播期、密度和氮肥用量对其产量、经济性状和含油量的影响,探索‘浙油50’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9月20日—10月10日播种期,随着播期推迟,平均产量、含油量及单株总角数、单株产量、一次分枝数和主花序结角密度均呈下降趋势,而千粒重不断增大;种植密度7.5万株.hm-2的平均产量、含油量和有效分枝位显著低于10.5万株.hm-2和13.5万株.hm-2的密度水平,单株角果数、单株产量和一次分枝数与之相反,而10.5万株.hm-2和13.5万株.hm-22个密度水平间以上性状除有效分枝位外无显著性差异。在氮肥用量150~450 kg.hm-2范围内,施用氮肥越多,产量极显著增高,一次分枝数越多,单株总角数越多,单株产量也越高,而每角粒数越少,含油量越低。
关键词: 浙油50 播期 密度 氮肥 产量 经济性状 含油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萼荷属植物SSR反应体系确立与指纹图谱构建
《植物研究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并确立光萼荷属(Aechmea)植物SSR反应体系,构建部分光萼荷属植物的SSR分子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光萼荷属植物的最佳SSR反应体系为10μL总体积包括1×PCR buffer、Mg2+2.0 mmol.L-1、dNTPs 200μmol.L-1、引物2.5μmol.L-1、模板DNA 90 ng和Taq DNA聚合酶1.5 U。利用该体系和6对SSR引物对15份光萼荷属植物进行扩增反应和电泳检测,其中M1、M3、M4等3对SSR引物扩增图谱清晰、多态性较高,均能将该15份光萼荷属植物鉴别出来,初步建立了15份光萼荷属植物的SSR分子指纹图谱,进一步证明该SSR反应体系稳定可靠,可以有效用于光萼荷属植物种质资源鉴定。
关键词: 光萼荷属 SSR 正交实验设计 反应体系优化 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对四种赤眼蜂成蜂急性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昆虫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对天敌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的影响,在室内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其对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亚洲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confusumViggiani和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 Westwood成蜂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测定的新烟碱类药剂中,噻虫嗪对拟澳洲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表现出最高的急性毒性,其LC50分别为0.24(0.21~0.27)和0.40(0.37~0.44)mga.i./L;其次为烯啶虫胺,该药剂对上述两种赤眼蜂的LC50分别为0.83(0.74~0.96)和0.72(0.65~0.80)mga.i./L;而吡虫啉对亚洲玉米螟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的毒性最低,其LC50分别为502.13(459.80~549.62)和752.62(687.51~828.63)mga.i./L。在测定的大环内酯类药剂中,阿维菌素对稻螟赤眼蜂的急性毒性最高,其LC50为0.49(0.46~0.65)mga.i./L,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拟澳洲赤眼蜂表现出最低的急性毒性,其LC50为21.76(19.59~24.40)mga.i./L。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吡虫啉、啶虫脒、氯噻啉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4种赤眼蜂为低风险~中等风险性,安全性系数为0.57~23.54;噻虫啉和依维菌素对4种赤眼蜂却为中等风险~高风险性,安全性系数为0.16~3.45;而烯啶虫胺、噻虫嗪和阿维菌素对4种赤眼蜂为高风险~极高风险性,安全性系数为0.01~0.15。本研究测定的大部分杀虫剂对赤眼蜂都有一定的急性毒性风险。因此,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谨慎使用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尤其是烯啶虫胺、噻虫嗪和阿维菌素,以免造成对赤眼蜂的大量杀伤。
关键词: 赤眼蜂 杀虫剂 新烟碱类 大环内酯类 毒副作用 卵寄生蜂 急性毒性 安全性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浙江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上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标准曲线循环阈值(Ct值)与模板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1;能检测到1 000个病毒拷贝,灵敏度比普通PCR高100倍;与番茄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重复性佳,为TYLCV检测提供了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定量检测方法。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 定量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瘟病毒E0蛋白对IFN-β启动子的抑制作用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为IFN-β诱导剂,将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es,CSFV)E0基因的C末端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m,EGFP)基因相连,瞬时表达于猪。肾细胞PK15中,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IFN-β启动子的活化状态,结果显示CSFV E0蛋白可抑制NDV对IFN-β启动子的诱导作用,抑制效应随E0蛋白量增加而增强;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E0蛋白可明显降低IFN-βmRNA的生成量。结果表明,E0蛋白具有干扰素拮抗功能。该研究为阐明CSFV的致病及持续感染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手性氟虫腈对意大利蜜蜂和稻螟赤眼蜂的急性毒性及安全评价
《生态毒理学报 》 2012 CSCD
摘要:手性农药多以外消旋体形式用于农业生产和卫生害虫防治中。但手性农药对映体通常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毒性,这种现象在农药环境风险评价过程中往往被忽视。本研究以氟虫腈为例,首先用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HPLC-CSP)技术拆分出氟虫腈的S型和R型2种对映体,分别采用点滴法和药膜法测定了氟虫腈对映体及外消旋体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和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S(+)-氟虫腈、R(-)-氟虫腈和外消旋体对意大利蜜蜂的48h-LD50分别为0.00341、0.00396和0.00383μg·蜂-1,对稻螟赤眼蜂的24h-LR50分别为7.56×10-7、8.06×10-7和7.29×10-7mg·cm-2。研究表明,氟虫腈对意大利蜜蜂具有高毒性风险,对稻螟赤眼蜂有极高毒性风险,且氟虫腈对意大利蜜蜂和稻螟赤眼蜂的急性毒性无明显的对映体选择性。因此,使用氟虫腈单一对映体不会降低其对环境生物的毒害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纤溶酶的酶学性质比较与溶栓机理分析
《中国食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芽孢杆菌(Bacillus sp.nov.SK006)发酵产生的两种纤溶酶(SPFE-1和SPFE-2)的酶学性质和溶栓机理进行分析比较,并研究其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SPFE-1和SPFE-2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pH稳定性;Zn2+能促进SPFE-1的纤溶活力,但强烈抑制SPFE-2;PMSF对SPFE-1h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SPFE-1和SPFE-2都可直接降解纤维蛋白,也可激活纤溶酶原,从而间接降解纤维蛋白;SPFE-1最先降解纤维蛋白原的β链,然后是α链,很难降解γ链;SPFE-2顺次降解纤维蛋白原的α、β和γ链;SPFE-1和SPFE-2有较强的酰胺水解活性,最适底物为N-Succ-Ala-Ala-Pro-Phe-pNA;其作用于最佳底物的特征常数:Km=0.6/0.51mmol/L;kcat=712/154.25/s;kcat/Km=1.19×106/3.02×105L/(mol·s)。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纤溶酶SPFE-1和SPFE-2酶学性质 纤溶机理 反应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洲棉中与棕色素合成相关基因GaTT12a的克隆及表达特征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棕色棉具有典型的自然棕色纤维,在纺织及加工过程中无需漂染,是真正的"生态"、"环保"棉。克隆并了解棉花纤维棕色素合成相关基因对于揭示棉花纤维色素发育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亚洲棉(Gossypium arboreum)棕色纤维慈溪紫棉和白棉余姚中棉纤维发育不同阶段RNA,采用Gene Fishing技术,获得1条仅在亚洲棉棕色棉纤维中特异表达的约500bp的PCR扩增产物,根据测序结果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在核苷酸序列上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种皮棕色素合成TT12基因存在76%的序列同源性。随后利用RT-PCR的方法克隆了该基因,命名为GaTT12a(GenBank登录号:JX013908),该基因编码49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52.7kD,属于MATE超基因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GaTT12a基因在发育不同阶段纤维、种皮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GaTT12a基因在棕色纤维、白色棉种皮和棕色棉种皮中均优势表达,在白色棉纤维中几乎不表达,说明该基因参与纤维棕色素的形成,结果暗示棉花种皮棕色素和纤维棕色素可能分享相似的合成代谢途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GaTT12a基因参与棕色棉纤维色素形成、棕色棉纤维色素与种皮棕色素合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础研究资料。
一步法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PRRSV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浙江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建立了一步法检测PRRSV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PCV,JEV,SFV,PRV,PPV无交叉反应;可以检测到10个拷贝数的模板RNA或1个TCID50的PRRSV,比常规RT-PCR方法的灵敏度高10倍;对同一样品进行4次重复试验,变异系数(CV)<1%,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应用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和常规RT-PCR对72份PRRS疑似病例肺组织进行平行检测,结果荧光定量RT-PCR检出40份阳性,高于常规RT-PCR方法(28份阳性)。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而且快速简便,可用于PRRSV的实验室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一步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