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稻瘟菌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浙江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不同水稻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了486株细菌。采用平板测定法和微培养离体测定试验获得12株对稻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结果表明:B4,B8,B18,B31,B34,B73和B74等菌株对稻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其培养液100%抑制稻瘟菌孢子萌发;同时对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草莓炭疽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等多种病原真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经鉴定该组拮抗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1,B43和B44菌株对稻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较好抑制作用,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经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48和B59为链霉菌,对稻瘟菌的抑菌带明显,但对稻瘟菌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抑制作用不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桑叶粉对单胃哺乳动物小鼠的脂肪代谢影响
《蚕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幼年及不同性别成年小鼠为动物模型,探讨桑叶作为动物饲料对单胃动物脂肪代谢的影响。在主要营养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给不同类型模型小鼠分别饲喂含20%和40%桑叶粉的饲料,幼年小鼠连续饲喂21 d、成年小鼠连续饲喂15 d,分别取血清、小肠、胰腺、腹部脂肪、肌肉等组织器官做检测。测定小鼠脂类代谢指标的结果表明,饲喂添加桑叶粉的饲料可不同程度降低小鼠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并极显著降低小鼠总胆固醇含量、腹脂系数和雌性小鼠肌肉脂肪含量(P<0.01),但可极显著促进雄性小鼠肌肉脂肪沉积(P<0.01);测定小鼠营养物质代谢关键酶活性的结果表明,饲喂添加桑叶粉的饲料可不同程度提高幼年小鼠血清中的淀粉酶活性,但会极显著抑制小肠中的蔗糖酶、麦芽糖酶以及血清中的脂肪酶活性(P<0.01),而胰腺脂肪酶活性则不同程度升高。另对小鼠的生长发育调查表明,饲喂含20%桑叶粉的饲料,不影响幼年小鼠正常生长发育,但可减缓成年小鼠体质量增长速度。推测当饲料中的桑叶粉质量分数≥20%时,桑叶粉中的活性物质可调节哺乳动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关键酶的活性,从而控制体内的脂肪沉积,这为生产低脂高品质畜禽产品以及拓宽桑叶新用途提供了新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蜂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措施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蜂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在农兽药管理、重金属和微生物标准以及等级规格等方面存在差异,是造成国际贸易中蜂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原因。从发达国家的WTO/TBT-SPS通报情况和扣留我国蜂产品的原因分析,以抗生素控制为核心的质量安全标准是蜂产品出口的关注重点。应从生产过程入手,合理选择蜂药,确保质量安全,促进蜂产业健康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共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和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及其鉴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制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3联苗,本研究将PPV VP2基因和PCV2 Cap基因通过口蹄疫病毒2A基因串联得到VP2-2A-Cap(V2C)基因,将其插入pEP-CMV-in转移载体构建pEP-V2C-in重组表达质粒,再通过Red/ET两步重组法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了pPRV-V2C-ΔgE和pPRV-ΔgE突变体,该突变体用磷酸钙法转染BHK-21细胞获得重组病毒rPRV-V2C-ΔgE和rPRV-ΔgE。Western blot分析表明rPRV-V2C-ΔgE能够在BHK-21细胞内表达融合蛋白VP2-2A-Cap,而且目的蛋白能够被2A蛋白裂解为64 ku和28 ku两个片段。重组病毒生长曲线和噬斑大小测定结果显示rPRV-V2C-ΔgE在BHK-21细胞中的增殖滴度与亲本株rPRV无显著差异,表明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rPRV的增殖。本研究为PRV、PPV和PCV2 3联重组活载体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S7编码的2个非结构蛋白在病株中的表达检测
《中国水稻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基因组片段S7含有2个非重叠的阅读框,所编码的蛋白分别为p7a和p7b。根据RBSDV S7序列(EU111804)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编码p7a和p7b蛋白的基因片段,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和pSBET上,再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或BL21(DE3)pLysE为宿主菌进行高水平表达,利用纯化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p7a和p7b蛋白的特异性抗血清。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p7a和p7b蛋白均在水稻病株中表达,但p7a含量较为丰富,易于在病株中检测到,而p7b在病株中含量则很低;在病毒粒子中,两者均未检测到任何信号,表明两者均为RBSDV的非结构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南野生长果桑资源的应用价值研究
《蚕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考察了云南省滇南自然林区分布的113份野生长果桑资源,其中有66份滇南长果桑资源开雌花并结果,47份开雄花。66份开雌花结果资源的桑椹中有44份结实,27份发芽,但多数发芽率不到50%。对长果桑资源材料进行培苗栽植及野生原芽嫁接栽植,调查其主要农艺性状、扦插生根能力、嫁接亲合性以及桑叶的饲用性,结果表明:27份能发芽的野生长果桑资源桑叶中的总糖含量较低,适口性较差,只有5份资源的桑叶能被家蚕正常摄食;66份开雌花结果的野生长果桑资源中,有86.4%的资源能扦插生根成活,有92.4%的资源能嫁接成活,但各资源间的扦插生根能力和嫁接成活率有明显差异;27份能发芽的野生长果桑资源经嫁接或扦插,使树龄年轻化,果形和叶幅变大,枝条节距变短。丰富的滇南野生长果桑资源可作为果用经济林和生态林木树种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便携式圆盘锯多功能桑树伐条机的研制
《蚕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推进省力化栽桑养蚕技术体系的实施,以适合桑枝剪伐的农艺要求及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效率高、性能稳定、机型轻便为设计目标,研制出便携式圆盘锯多功能桑树伐条机。该机采用蓄电池供给电源,直流电机驱动木工圆盘锯片以6 000 r/min左右的高速旋转,完成对桑枝条的横截切割。该机的主要性能特点是:桑枝剪伐截面光滑平整;整机结构简单,购置费用低,使用轻便灵活,能够显著降低桑枝剪伐的劳动强度;机械效率高,桑园伐条工效是手工剪伐的3倍左右;设计的分体式防护罩结构能最大程度保护操作者的安全;换装金属磨光片、陶瓷切割片等工作刀具后可扩展多种用途。该机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020541087.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籽粕固态发酵过程及其动力学模型构建
《农业工程学报 》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s-1在工业化条件下发酵棉籽粕的过程,该文采用槽式发酵方式,测定了发酵过程中物料堆温、含水率、粗蛋白、酸溶性蛋白和游离棉酚质量分数;并采用Logistic方程建立芽孢杆菌Bs-1生长模型,在其与粗蛋白、酸溶性蛋白和游离棉酚质量分数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固态发酵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发酵成本分析。结果表明:棉籽粕槽式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和含水率均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粗蛋白质量分数、酸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分别较发酵前提高了9.28%和46.51%,游离棉酚质量分数降低了42.31%。Bs-1的生长与粗蛋白质量分数(R2=0.831)和酸溶性蛋白质量分数(R2=0.867)呈正相关,与游离棉酚质量分数(R2=0.976)呈负相关;建立了棉籽粕固态发酵动力学模型。分析表明,该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能较好吻合,且发酵成本低。表明该模型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对实现发酵棉籽粕的产业化生产,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发酵 动力学 模型 粗蛋白 酸溶性蛋白 游离棉酚 棉籽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