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后发优势视角的农业技术引进对策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引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引进效率和效果低下的现象也十分突出,并未形成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文章认为我国农业技术引进存在主体与路径不明晰、技术选择机制不完善、配套制度与理念相对落后等问题,并从改善政策环境、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加快机制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主要低产水稻冷浸田养分障碍因子特征分析
《水土保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我国冷浸田主要分布的7个省份冷浸田土壤样品的养分特征,通过与当地高产田土壤养分特征比较发现:我国冷浸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13.76~21.52g/kg)和全磷含量(2.78~11.36g/kg)总体高于高产田,部分差异显著(P<0.05);全氮含量(1.39~2.24g/kg)总体略高于高产田,但差异不显著(P<0.05);有效锌含量(4.92~11.03mg/kg)总体高于高产田的含量,且差异显著(P<0.05),表明我国冷浸田的潜在生产力比较高。但是,与高产田相比,我国冷浸田土壤pH值显著偏低(4.47~5.32),致毒因子还原态硫含量(296.12~3 069.33mg/kg)和亚铁含量(160.28~3 786.12mg/kg)却显著偏高(P<0.05),同时,部分地区冷浸田土壤速效磷(1.90~30.20mg/kg)和速效钾(1.30~111.70mg/kg)养分显著缺失(P<0.05),表明这几种养分指标是影响我国冷浸田生产力的重要障碍因子,因此,只要有针对性的改良上述冷浸田养分障碍因子,其必将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巨大战略资源。
关键词: 南方 冷浸田 亚铁 还原态硫 有机质 全氮 全磷 速效磷 速效钾 有效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YBRGreenI荧光定量PCR建立生乳及乳制品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技术
《浙江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乳易受沙门氏菌污染,并大量繁殖;经加工的乳制品细菌数大大减少,但仍存在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试验按生乳及乳制品沙门氏菌污染水平研究样品前处理方法,采用煮沸裂解法快速提取总DNA,针对沙门氏菌invA基因建立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技术.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其中生乳沙门氏菌检出限为10^2 cfu·mL^-1,方法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2~10^8cfu·mL^-1,相关系数(R^2)为0.999,扩增效率为103%;乳制品沙门氏菌经16h增菌后检出限达到1cfu·[25g(mL)]^-1.该技术可用于生乳中沙门氏菌的高效筛查及定量检测,检测一个样品仅需3h;同时,可用于乳制品的准确定性检测,检测周期为1d;且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单,为乳制品企业快速检测沙门氏菌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I DNA提取 生乳 乳制品 Salmonella spp. real-time PCR SYBR Green I DNA extraction raw milk milk product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第2染色体上抗旱相关性状QTL的精细定位
《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因水资源危机水稻抗旱性的遗传与育种研究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鉴定与水稻抗旱性直接相关的性状和产量的QTL,可为通过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旱水稻品种提供标记信息。以从供体IRAT109导入到珍汕97B背景的269个高代近等基因系中筛选出覆盖第2染色体目标区段的87个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在抗旱鉴定大棚中采用控制式供水,精细定位了水处理(对照)与干旱胁迫条件下影响水稻水分生理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共检测到20个影响叶水势(LWP)、冠层温度(CT)、茎基粗(BCT)的相关QTL和百粒重(HGW)、每穗颖花数(SN)、着粒密度(SPD)等产量相关QTL。根据在不同环境下的表达情况将其分为3类,第1类7个QTL,在2种环境下均被检测到;第2类4个,只在对照条件下检测到;第3类2个,分别控制叶水势和茎基粗,受干旱胁迫诱导,只在胁迫条件下被检测到,其中,叶水势定位在RIO02037-RIO02038约8.2kb的区段上,其加性效应和贡献率分别为1.0361和13.03%,增效等位基因来自IRAT109;茎基粗定位在RIO02017-RIO02022约37.7kb的区段内,加性效应和贡献率分别为0.2682和49.20%,增效等位基因来自珍汕97B。在水、旱2种条件下均检测到的相对稳定的7个QTL及干旱胁迫条件下的2个QTL可能对抗旱性有直接贡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特点及选择
《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的动态定量范围和高通量等优点,是进行植物基因表达和转录分析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正确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目标基因表达变化的前提。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内参基因的选择应取决于研究者的实验条件;随着实验条件的变化,内参基因的选择也随之变化。因此,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选择的内参基因是否适合。该文从内参基因的选择、常用内参基因的特点、新内参基因的挖掘、应用内参基因组合的优点和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评价等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者在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基因表达分析 基因表达的稳定性 qRT-PCR 内参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萼荷属植物SRAP-PCR反应体系建立与引物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光萼荷属植物(Aechmea)SRAP-PCR反应体系,为今后光萼荷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提供技术支持,通过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光萼荷属植物SRAP反应体系中的Mg2+、dNTPs、Taq DNA聚合酶、引物和模板DNA浓度等5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并筛选多态性SRAP引物组合。结果表明,光萼荷属植物的最佳SRAP反应体系为1.50 mmol/L Mg2+、400μmol/L dNTPs、1.5 U Taq DNA聚合酶、15μmol/L引物、30 ng模板DNA及1×PCR buffer。各因素对SRAP-PCR扩增反应结果影响的差异较大,依次为模板DNA>Taq DNA聚合酶>dNTPs>引物>Mg2+。从56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51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SRAP引物组合,多态性引物比率达90%以上。通过不同光萼荷属植物和不同引物组合对该反应体系进行验证,均获得了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的扩增图谱,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光萼荷属植物SRAP-PCR反应体系稳定可靠。
关键词: 光萼荷属 SRAP 正交试验设计 反应体系优化 引物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秋兼用雄蚕新品种云蚕7×红平2的育成
《蚕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雄蚕品种的培育和应用对于提高叶丝转化效率与生丝品位具有重要作用。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30作为供体亲本,普通家蚕品种云蚕8作为受体亲本,采用回交改良的方法,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2,用该品系与限性皮斑中系品种云蚕7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云蚕7×红平2。经实验室鉴定和农村饲养鉴定,该雄蚕品种的雄蚕率达98%以上,且具有强健好养,产量稳定,茧丝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其中在四川、湖南、贵州、浙江4省实验室鉴定的虫蛹率、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0.63个百分点、155 m、154 m、1.9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茧丝洁净达到97.2分。该雄蚕品种适合在云南蚕区春秋期推广饲养,可生产缫制高品位生丝的原料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状真菌蛋白质组分析方法的建立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建立丝状真菌蛋白质组的分析方法,对丝状真菌蛋质白学进行初步探索。使用液氮冷冻研磨、蜗牛酶消化、尿素裂解、硫酸铵沉淀预分级和二维液相色谱分离相结合的蛋白质组研究方法进行丝状真菌的蛋白质组分析;建立的丝状真菌蛋白提取分级分离方法有效的提高了蛋白的分离效率和提取数量,可以应用在丝状真菌蛋白质组研究中,共鉴定了396个蛋白,包括了参与各种细胞生理过程的蛋白,为进一步开展丝状真菌蛋白质组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研究中建立的蜗牛酶消化破壁、尿素裂解的蛋白提取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丝状真菌胞浆蛋白的鉴定数量,特别是对于那些功能重要但丰度低的蛋白,适合于丝状真菌蛋白质组的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