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转Bt基因对水稻内生原核微生物定殖数量效应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转Bt基因对水稻内生原核微生物定殖的数量效应,首先确定水稻根、茎、叶表面微生物的消毒时间和条件;其次,在有效排除水稻植株表面微生物干扰的条件下,应用纯培养方法对转Bt基因及其亲本水稻各组织的内生原核微生物定殖数量进行检测分析,初步评估各亲本水稻在引入外源Bt基因后,给水稻植株内生原核微生物数量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水稻根际微生物以70%乙醇浸泡7 min,茎和叶表面微生物以70%乙醇浸泡2 min,以无菌水漂洗2次,可达到杀灭表面微生物的效果。本次试验中,ZJ-22和明恢63两个水稻品系亲本植株根、茎的内生原核微生物定殖数量,在苗期和分蘖期时均高于对应的转Bt基因植株(ZJ-22Bt和TT51-1);苗期时两个品系亲本水稻叶片内生微生物数量同样高于转Bt基因水稻,分裂期转Bt水稻TT51-1叶片内生原核微生物数量则多于其亲本植株明恢63。以上结果表明,两个品系亲本水稻插入外源基因后,在苗期和分裂期对亲本植株各部位的内生原核微生物定殖情况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内生菌 表面消毒 转基因 原核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菜类蔬菜对海藻碘的吸收与积累特征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叶菜类蔬菜菠菜、大白菜、生菜、香菜、芥菜和雪菜为研究对象,利用海藻固体碘肥和海藻液体碘肥作为外源碘,在露天和大棚栽培条件下进行蔬菜植物碘强化的田间试验,通过分析蔬菜对碘吸收量的动态变化和碘在蔬菜各器官的分布和分配状况,研究了叶菜类蔬菜对外源碘的吸收与积累特征.结果表明,供试叶菜可食部分中碘的含量随着外源碘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取样时间的延后,叶菜可食部分中碘的含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喷施液体碘肥比土施固体碘肥更有利于叶菜对碘的吸收和积累,前者使吸收的碘大部分积累在叶面,后者则大部分积累在根部.

关键词: 海藻碘 叶菜类蔬菜 吸收 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系(组合)鸭蛋品质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比较不同品系鸭及其杂交组合的蛋品质差异,从绍兴鸭、缙云麻鸭、山麻鸭、绍兴鸭×缙云麻鸭和山麻鸭×缙云麻鸭共5个品种(组合)选育出的5个青壳系为研究对象,每个品系随机抽取青壳蛋各30枚,进行蛋品质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系蛋形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均符合蛋形标准;绍兴鸭×缙云麻鸭的蛋壳厚度最大,与绍兴鸭、山麻鸭、山麻鸭×缙云麻鸭3个品系差异显著(P<0.05);绍兴鸭×缙云麻鸭和山麻鸭的蛋壳强度最大,与绍兴鸭差异显著(P>0.05);绍兴鸭的蛋重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品系(P<0.05);蛋白高度绍兴鸭×缙云麻鸭最高,与其他品系差异显著(P<0.05);缙云麻鸭的哈夫单位数值最大,绍兴鸭最小,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看,绍兴鸭×缙云麻鸭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和蛋白高度均为最佳,而绍兴鸭的蛋重最大。蛋品质各性状相关分析发现:蛋壳厚度与蛋壳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哈夫单位与平均蛋重呈负相关(P<0.05),与蛋白高度强正相关(P<0.01)。

关键词: 蛋品质 绍兴鸭 缙云麻鸭 山麻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水稻金黄色颖壳与节间基因的定位

核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粳稻品种浙粳88种子经6 0Coγ射线辐照的后代中,筛选得到1个金黄色颖壳与节间基因突变体,将该突变体命名为浙粳88GH,该突变体的颖壳和茎间与野生型浙粳88相比具较明显的金黄色。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暂将该突变基因命名为gold hull 6(gh6)。以该突变体与籼稻珍汕97B杂交的F2作为定位群体,采用SSR分子标记和隐性群体分析法,将gh6基因初步定位在第2号染色体短臂端的分子标记RM3732和RM6378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21.2cM和28cM。然后,进一步扩大F2群体将gh6基因定位在分子标记Indel3和Indel4之间约90kb内。

关键词: 水稻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金黄色颖壳与节间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芥子油苷在十字花科植物与昆虫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芥子油苷(glucosinolate,GS)是十字花科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对调节十字花科植物与昆虫间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GS及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它是十字花科植物抵御广食性植食昆虫攻击的有力手段.而寡食十字花科植物的昆虫由于具备多种GS应对机制,因此可通过GS这一十字花科植物特有的次生代谢物进行寄主选择.被植食性昆虫摄入的GS不仅可以影响天敌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对天敌有一定的驱避作用.而虫害后十字花科植物释放的GS代谢产物又可作为天敌的寄主选择信息.本文结合该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从GS对植食性昆虫的毒性、寡食性害虫的寄主选择、植食性昆虫对GS的适应机制、虫害对GS-黒芥子酶系统的诱导,以及GS对天敌的影响等方面对GS如何影响植物与昆虫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 芥子油苷 十字花科 昆虫 关系 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环保黄瓜育苗基质的筛选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作物秸秆高温发酵产物为主要基质配料及养分来源,探讨不同养分含量的新型环保育苗基质在黄瓜上的育苗效果,结果表明育苗基质有效氮含量过高不利于培育壮苗,速效氮、磷和钾含量分别为160,950和3 600 mg.kg-1时适合培育四叶一心期或更小叶龄的壮苗;培育大于四叶一心期叶龄的壮苗时,基质有效磷含量需要提高到1 700 mg.kg-1,这些研究结果也表明利用作物秸秆高温发酵产物作为黄瓜育苗基质的原料和养分来源是可行的。

关键词: 黄瓜 基质 育苗 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稻基质中阿维菌素残留量

分析化学 2012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水稻基质中阿维菌素残留量,考察了基质效应,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检测。稻田土、稻壳、糙米和稻杆经乙腈振荡提取,稻田水经乙酸乙酯液液分配提取后,用C18固相萃取小柱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UPLC-MS/MS正离子扫描测定残留的阿维菌素。稻田土、稻田水和糙米的3种添加浓度(1.0,10.0和100μg/kg或μg/L)的平均回收率为84%~107%,相对标准偏差为4.7%~13.6%。稻壳和稻杆的2档添加浓度(10.0和100μg/kg)的平均回收率为90%和103%,相对标准偏差为8.4%~12.9%。本方法在稻田水、糙米和稻田土中的检出限为0.3μg/kg,在稻壳和稻杆中检出限为3.0μg/kg,低于欧盟和日本在稻米中制定的阿维菌素最大残留限量值。阿维菌素在2.0~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关键词: 阿维菌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残留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3份优异啤酒大麦种质资源主要麦芽品质性状的评价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3份国内外啤用大麦种质资源为材料,分析了5个主要麦芽品质指标(麦芽浸出率、糖化力、α-氨基氮、库尔巴哈值、蛋白质)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相关。结果表明,73份大麦基因型麦芽品质性状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不同大麦基因型的5个主要品质指标均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且5个品质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复杂相关。动态聚类分析将73份大麦基因型分成3类,不同类型分别适合于不同用途。研究结果可为啤酒大麦种质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提供基础。

关键词: 大麦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 动态聚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5b互作的水稻基因片段筛选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S5片段第2个开放阅读框(ORF)编码的p5b是一个功能未知的病毒非结构蛋白。构建了酵母双杂交体系的含水稻cDNA表达文库的pGADT7载体,同时将p5b基因构建到诱饵质粒pGBKT7上(pGBK-p5b),Western Blot和自激活实验结果显示p5b可在酵母中正确表达且无自激活活性。进一步利用p5b蛋白作为诱饵用酵母双杂交筛选水稻cDNA表达文库,鉴定出一些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重要代谢过程的关键酶基因片段,这些酶可能与p5b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推测这些互作在病株症状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互作蛋白 酵母双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线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检测桑枝中抗氧化活性成分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桑枝中的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方法:采用自由基在线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鉴定桑枝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DAD(检测波长320 nm)对其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桑枝乙醇提取液中的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确定为氧化芪三酚。高效液相色谱-DAD定量测定桑枝氧化芪三酚,在14~1 260 mg.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RSD 1.2%。方法准确灵敏、快速简便。桑枝中富含氧化芪三酚,其含量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自由基在线液相色谱法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可定性定量分析桑枝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

关键词: 桑枝 在线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氧化芪三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