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广东柑橘品种改良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是重要的柑橘原产地之一,现有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广东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非常适宜柑橘生产,栽培历史悠久,主栽品种多为地方品种,产业特色明显,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然而,目前柑橘生产上存在主栽品种品质退化、成熟期集中、品种结构不甚合理、品种改良滞后等问题,制约着广东柑橘产业健康发展.广东柑橘种质资源丰富,开展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评价,综合运用常规育种方法与生物技术手段,培育高产、抗逆、不同成熟期的优质新品种,是新时期广东柑橘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广东共选育出金葵蜜橘、无籽砂糖橘、少核贡柑等33个柑橘新品种,品种不断更新换代,为全省柑橘产业发展和品种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回顾了广东柑橘产区分布情况和品种结构调整概况,介绍了广东柑橘种质资源多样性以及柑橘品种改良的主要方法,总结了广东柑橘新品种选育成绩,提出了广东柑橘品种改良中的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今后广东柑橘品种改良的方向.

关键词: 广东 柑橘 品种改良 新品种 回顾与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地区豇豆品种推荐及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 20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与有效利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是世界上重要的果树和粮食作物之一,但香蕉产业正面临着病虫害和冷害等不利因素的威胁,因此实现栽培品种的多样化以及选育高抗病、高产和优质的香蕉新品种至关重要,这项工作需要大量、全面的优异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香蕉属于多年生无性繁殖草本植物,很难通过种子进行繁殖,所以其种质资源的保存以活体保存方式为主,包括圃地种植保存、大棚设施保存及离体保存(缓慢生长保存和超低温冷冻保存).以丰富的香蕉种质资源材料为基础,通过资源筛选、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等多种途径选育出高抗、优质的新品种,对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果树种质广州香蕉荔枝圃共保存香蕉种质资源340份,包括栽培种、野生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按照田间圃地种植保存2~3年、大棚设施保存1~2年以及缓慢生长保存6~12个月的时间间隔进行香蕉种质资源的更新.以国家果树种质广州香蕉荔枝圃丰富的香蕉种质材料为基础,选育出粉杂1号和南天黄等多个抗病、优质的香蕉新品种,对香蕉产业及乡村振兴和扶贫工作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 香蕉 种质资源 保存 抗病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料中的良药-肉桂

生命世界 20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鲈病毒感染后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应用

饲料工业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在开展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抗病毒饲料评价而采用qPCR进行病毒增殖以及免疫基因表达分析中需要首先确定病毒感染后稳定的内参基因.本研究选取12个组织/细胞(中肠、肌肉、胃、脑、心、肝、鳃、头肾、后肾、胸鳍、脾和花鲈肾细胞),采用qPCR方法检测花鲈虹彩病毒(Lateolabrax maculatus iridovirus,LMIV)感染前后RNAPoLⅡ、HPRT、TUBA、ACTB、18S rRNA、B2M、RPL7及EF1A8个基因的Ct值,采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软件评估内参基因表达的稳定性.以筛选的内参基因为基础建立qPCR方法,在LMIV感染花鲈肾细胞系10、24、48、72、96、120 h后对病毒ORF92R、基因进行表达分析.GeNorm软件结果表明8个候选内参基因在感染LMIV后的花鲈不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稳定性为:RNAPoLⅡ=HPRT>RPL7>TUBA>ACTB>18SrRNA>B2M>EF1A.NormFinder软件结果显示18S rRNA在对照组花鲈不同组织/细胞中表达稳定性最高;LMIV感染后RPL7是表达最稳定的内参基因.BestKeeper软件结果表明RPL7、RNAPoLⅡ、HPRT为花鲈感染LMIV后最佳参考基因组合.病毒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RPL7、RNAPoLⅡ作为筛选出的稳定内参基因在分析病毒基因表达中优于18S rRNA.RPL7、RNAPoLⅡ、HPRT可作为评价花鲈感染LMIV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以及病毒增殖的最佳qPCR参考基因,应用于花鲈抗病毒饲料的分析.

关键词: 花鲈 qPCR 花鲈虹彩病毒 内参基因 抗病毒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在浙江省不同稻区的实践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浙江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域-余姚(平原)、临海(丘陵)、龙泉(山区盆地)和景宁(山区梯田)进行单季稻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实践.减肥主要包括减少总施氮量、氮肥后移、增施钾肥和优化氮磷钾比例.以浙粳88、甬优18、甬优1540和中浙优2838为材料,比较减肥和当地习惯施肥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肥可以明显减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稻飞虱密度、稻纵卷叶螟卷叶率、稻曲病和纹枯病病株率分别平均减轻64.79%、30.57%、14.76%和64.82%.余姚、临海和龙泉3地在平均减施氮肥19.31%和减施磷肥31.80%的情况下,水稻产量平均增加5.88%,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分别提高50.26%、28.93%和44.29%.在景宁的山区梯田稻田减肥略有减产,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降低2.62%;但当增苗20%时增产16.67%,氮肥偏生产力提高18.05%.试验证明,稻田减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和降低主要病虫发生,同时还能增产.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在浙江省的各个稻区都较适应,值得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关键词: 单季稻 减肥控制病虫害 氮肥 病虫害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广谱抗病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病害造成的粮食作物产量损失严重制约了全球粮食安全,培育抗病品种是公认的应对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挖掘抗病基因、阐明广谱抗病机理是水稻广谱抗病资源高效利用以及寻找病害防控新途径基础.近20年来,植物免疫机理取得了系列重大进展,主要粮食作物广谱抗病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部分抗性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已被揭示.回顾和综述了水稻广谱抗病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已克隆的主要广谱抗病基因,广谱抗性分子机制),分析了该领域研究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对广谱抗病研究的发展及其在水稻生产上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 水稻 病害 广谱抗性 分子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瓜ACC合酶基因CqACS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中国蔬菜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ACC合酶与节瓜雌性之间的关系,以雌性自交系(A36)和普通雌雄同株自交系(SX)为材料,克隆得到节瓜ACC合酶(CqACS)基因,并与葫芦科中已知的ACC合酶基因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分析、构建进化树;对A36幼苗叶片进行赤霉素(GA3)处理后用qRT-PCR对CqACS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并统计赤霉素处理前后20节内的雌花率.结果 表明,CqACS基因在雌性自交系A36中的长度为1318 bp,普通雌雄同株自交系SX中长度为1637 bp.经对比分析,SX比A36多了91、97、117 bp 3个片段,除此之外只有2个碱基的差别.同源序列比对发现,A36中的CqACS基因与西瓜中的Cit-ACS1基因同源性最高,为95.31%,与黄瓜中的Cs-ACS1基因同源性为91.13%;SX中的CqACS基因与西瓜中Cit-ACS1基因同源性为78.04%,与黄瓜中的Cs-ACS1基因同源性为76.06%.GA3处理后,A36的平均雌花节率(20节位内)为45%,而对照为90%;qRT-PCR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CqACS基因在GA3处理后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且在第3次处理后4 h上调最大.

关键词: 节瓜 ACC合成酶 CqACS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滋味和香气成分结合化学计量法鉴别不同贮藏年份的康砖茶

现代食品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主要的滋味成分和香气成分,初步明晰贮藏过程中滋味成分和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客观地鉴别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的滋味特征和香气轮廓.结果 表明:康砖茶滋味和香气对贮藏时间有明显的响应.茶多酚、儿茶素组分、没食子酸、咖啡碱、可溶性总糖和和葡萄糖含量在贮藏期1~10年间降低,在之后的10~30年间增加.茶褐素和麦芽糖含量在贮藏期1~30年间显著增加(p<0.05).构成香气轮廓的特征挥发性成分数量先减少后增加,酯类和杂环类逐渐取代不饱和醛类、醇类和酚类成为康砖茶的重要赋香成分.基于贮藏期的康砖茶滋味特征和香气轮廓的变化规律,滋味特征分为1~6年、10~15年和22~30年;香气轮廓分为1~6年、10~22年和25~30年.贮藏期10年是滋味特征和香气轮廓从新荼向陈年老茶转变的转折点.因此,基于滋味成分和香气成分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的品质特征进行鉴别是可行的,滋味特征和香气轮廓的变化规律可作为康砖茶价值评价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黑茶 贮藏年份 生化成分 挥发性成分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防治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0

摘要:广东省某规模化猪场育肥猪出现喘气症状,病理解剖显示肺脏肿大出血.采集发病猪只的肺脏、肝脏等病变组织进行实验室检测和鉴定,病毒性病原为阴性,经细菌分离培养获得了分离菌株.经TSA平板鉴别培养、染色镜检和病原菌特异性引物的PCR鉴定,鉴定出分离菌株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株对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临床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对泰万菌素、头孢唑啉和头孢拉定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用敏感性药物进行临床防治后,猪群中没有新增病例出现,且发病的猪只逐渐恢复健康.

关键词: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