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张溪香芋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张溪香芋是天南星科植物槟榔芋(Colacasia escuenla Schott)的一个优良品种,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广东省乐昌市特产.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进行测序,共得到52 831 334个clean reads(总长为7 285 427 215 bp)用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过滤、de novo组装,获得46 639个Unigenes,N50为1 658 bp,GC含量为55.04%.共有23 628个Unigenes (50.66%)得到注释,其中NR数据库注释的基因最多(23 174 Unigenes,49.69%),在NR、KEGG、Swissprot、KOG数据库中都能得到注释的Unigenes有2 699个.GO功能注释主要分为Biological process, Cellular component和Molecular function三个类别,分别注释到26、22和18个GO terms.208条代谢通路在KEGG数据库中得到注释;KOG中获得10 489个注释基因,分为25个子类.转录组数据中注释到55类,共5 979个植物转录因子.11280个Unigenes上预测出SSR位点14119个,SNP多态位点40 675个和7 252个InDel,并设计出相应的EST-SSR引物.张溪香芋的转录组数据为以后解析其基因功能和开发分子标记等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基础.

关键词: 张溪香芋 转录组 功能注释 EST-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β-1,3-葡聚糖对低盐度凡纳滨对虾血液代谢物和免疫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长期投喂 β-1,3-葡聚糖对低盐度(5)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液代谢物和肌肉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0.65±0.01)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添加0、250、500和1000 mg·kg?1β-1,3-葡聚糖的4种等氮等脂试验饲料,试验期84 d.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血清乳酸盐和肌肉溶菌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摄食后的第14天,总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葡萄糖含量最高值出现在第42天,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超氧阴离子水平的最高值出现在第56天.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250 mg·kg?1β-1,3-葡聚糖显著提高了凡纳滨对虾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葡萄糖、乳酸盐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500 mg·kg?1β-1,3-葡聚糖显著提高了其血清总蛋白、抗超氧阴离子水平(P<0.05),250或500 mg·kg?1β-1,3-葡聚糖可显著增强过氧化氢酶、溶菌酶活性(P<0.05).饲料中添加250或500 mg·kg?1β-1,3-葡聚糖14、42或56 d,可显著提高低盐度养殖凡纳滨对虾营养物质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β-1,3-葡聚糖 血液代谢物 免疫相关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菇栽培技术发展历程与创新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菇栽培起源于我国南方,因营养丰富、嫩滑爽口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少数在自然条件下适合夏季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之一.中国是草菇最大生产国,广东则是我国草菇最重要的产区和鲜品消费省份,也是推动草菇栽培技术创新的地区,在国内最先实现室内周年栽培,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草菇栽培经历了旧法栽培到新法栽培,从室外栽培到室内栽培,从季节性栽培到周年栽培,从稻草栽培到废棉渣、中药渣等原材料栽培,从生料栽培到熟料栽培,从大田栽培到简易菇房、工厂化厂房栽培,从畦式栽培到袋料栽培、层架栽培、工厂化栽培等.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各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原材料特点,摸索出各具特色的栽培方式.介绍了草菇特点和产量概况,从草菇栽培用种的繁育、栽培原材料及处理方式、菇房结构建造与加温方式、栽培方法等技术创新角度,分析了我国草菇栽培技术发展历程,对我国草菇产业半个多世纪的栽培技术发展、科技创新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同时对草菇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草菇 原材料 菇房 栽培模式 菌种繁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种质资源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种资源是水稻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院60年来,持续开展了稻种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创新和利用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收集保存国内外栽培稻资源18800多份、野生稻资源5158份;研究建立了水稻种质中期库和野生稻圃,确保稻种资源长久安全保存和利用;系统开展了稻种资源农艺性状、抗病虫、抗逆性、品质等性状的鉴定评价,以及资源遗传多样性、分类、核心种质构建、基因挖掘等基础研究;开展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育成大批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利用优异稻种资源选育水稻优良品种1000个以上,其中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推广面积达66.67万hm2以上的品种有31个;"十五"以来向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提供栽培稻、野生稻资源累计近6000份次,充分展现了种质资源公益性作用.但在国外资源引进、优异基因挖掘与利用等方面仍显不足.拟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通过多学科、多组学相结合,统筹开展稻种资源各项研究工作,促使资源研究再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 广东 水稻种质资源 收集 保存 鉴定 创新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多糖与燕麦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其益生活性比较

中国食品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龙眼多糖和燕麦多糖的益生活性与结构差异,分析其构效关系,为以龙眼和燕麦为原料开发健康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龙眼干、燕麦麦麸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Sevag脱蛋白方法得到龙眼多糖和燕麦多糖,分别以2种多糖为碳源,加入无碳源的MRS培养基,测定活菌数、pH值变化,比较两者的益生效果;分别测定2种多糖的总糖、糖醛酸、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分子质量,GC/MS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单糖组成,HPLC-FLD法测定氨基酸组成,扫描电镜观察表观形貌,流变仪测定流变性,解析2种多糖益生活性差异的结构基础.结果:龙眼多糖和燕麦多糖作为唯一碳源,均能促进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增殖、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增殖,然而两者的促增殖作用明显不同;龙眼多糖对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亚种的促增殖作用显著优于菊粉(P<0.05),对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的增殖作用与菊粉相似;燕麦多糖对干酪乳杆菌的增殖作用与菊粉相似,对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亚种和粪肠球菌的增殖作用略高于空白组.其理化性质、结构特征测定结果是:龙眼多糖和燕麦多糖的总糖含量分别为61.2%,68.3%,糖醛酸含量分别为10.1%,5.9%,还原糖含量16.0%,5.4%,蛋白质含量2.2%,2.9%.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龙眼多糖分子质量(Mw)为6.38×106 u,燕麦多糖分子质量(Mw)分为2部分5.42×103 u和2.45×106 u.龙眼多糖的单糖组成为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等,燕麦多糖的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2种多糖的水解氨基酸总量和组成差异不大.扫面电镜结果表明:2种多糖均呈无规则片状,龙眼多糖表面光滑排列较紧密,燕麦多糖表面粗糙排列松散.此外,2种多糖溶液的黏度具有质量分数依赖性,黏度均随温度的增加而下降,其中燕麦多糖溶液的黏度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结论:与燕麦多糖相比,龙眼多糖因单糖组成复杂、黏度低等结构特点,促益生菌增殖的作用更明显.

关键词: 龙眼多糖 燕麦多糖 益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畜禽鲜肉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肉类研究 2020

摘要:畜禽原料肉是消费者常用的主要食物来源,传统畜禽肉以屠宰后直接销售的热鲜肉和在-18℃以下贮存的冷冻肉为主,随着禽流感、猪瘟等动物性流感的爆发和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的提高,畜禽肉的销售逐渐向冷藏生鲜肉形式转变.本文根据畜禽宰后肉品质变化机理和品质评价指标,综述了当前畜禽鲜肉的主要保鲜技术和发展趋势,旨在为其技术开展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推动畜禽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发展.

关键词: 畜禽 生鲜食品 保鲜技术 贮藏期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示范试验

中国热带农业 2020

摘要: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是十分有效的防治手段.为降低各种因素对平腹小蜂应用效果的影响,提高平腹小蜂田间应用技术和防控效果,我们从2017年开始,连续3年在多地开展平腹小蜂大面积应用示范试验,尝试不同的释放策略.本研究对示范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明确化学农药是影响平腹小蜂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旨在指导平腹小蜂的田间应用.

关键词: 平腹小蜂 荔枝蝽 田间释放 应用策略 羽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主要害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与综合治理体系构建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近30年来国内外荔枝害虫防治技术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梳理:监测预警技术主要用于对荔枝蒂蛀虫、荔枝蝽和鳞翅目食叶害虫防治适期的预测;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有间伐疏植、回缩修剪、严控冬梢、清理落果、果园生草和间种豆科作物等;生物防治技术包括释放天敌昆虫和施用生物农药等,人工释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是目前荔枝上较为成功的"以虫治虫"例子,B.t.和绿僵菌制剂等生物农药对荔枝鳞翅目食叶害虫低龄幼虫有一定的防效;物理防治技术包括色诱、性诱、灯光诱杀和干扰等;化学防治仍是目前防治荔枝害虫最重要的手段,但正式登记的只有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和除虫脲等药剂,而防效更好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等药剂尚有待登记.根据多年研究积累和实践经验,提出在荔枝开花前和谢花后各施药1次以防治多种害虫为害或压低虫口基数;释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以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对于荔枝蒂蛀虫要贯彻"兼前-抓中-控后"和"成虫、卵和初孵幼虫一起杀"的防控策略,在幼果期通过预测预报确定其防治适期可提高防效和减少施药次数;果实及时采收、采后及时修剪,保秋梢、控冬梢和冬季清园等措施都有助于压低虫口基数.

关键词: 荔枝害虫 防治技术 监测预警 综合治理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热带农业工程 2020

摘要:实验室安全管理对农业科研院所开展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确保科研人员人身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加强实验室管理,逐步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达到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目的。本文总结了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完成的关于制度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危险化学品管理平台建设、仪器共享管理系统构建和门禁管理系统优化等重点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为农业科研院所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安全管理 安全体系 信息化 构建与探索 农业科研院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断奶仔猪肠道健康分级及其无抗营养策略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饲用抗生素禁用、氧化锌限量使用的背景下,断奶仔猪肠道健康成为了困扰生猪养殖的关键问题,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健康的各类产品与技术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益生菌、有机酸、酶制剂、植物提取物、饲料原料处理技术以及低蛋白质饲粮技术等对断奶仔猪肠道健康和生长性能的影响;同时,根据本团队数十年试验数据对断奶仔猪肠道健康状况进行等级划分,并提出了不同肠道健康程度的断奶仔猪无抗营养策略,以期为断奶仔猪无抗饲料配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断奶仔猪 肠道健康 生长性能 抗生素替代品 低蛋白质饲粮 无抗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