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牛至油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仔猪生长性能、腹泻频率、肠道形态和血浆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油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频率、肠道形态和血浆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8头(21±1)日龄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按体重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抗生素组、牛至油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氧化锌和抗生素混合物,牛至油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牛至油.试验期为28 d.结果 表明:牛至油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显著提高了仔猪断奶后第1~14天的腹泻频率(P<0.05),但对仔猪断奶后第1~14天、第15~28天和第1~28天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并使断奶后第1~14天的平均日增重提高9.6%,平均日采食量提高5.5%.牛至油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对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形态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牛至油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使断奶后第15天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上述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牛至油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会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第1~14天的腹泻频率,但对整个试验期内的腹泻频率和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同时还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性能.
关键词: 牛至油 断奶仔猪 抗生素 氧化锌 生长性能 抗氧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钙、非植酸磷水平对29~56日龄慢速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胫骨性状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钙(Ca)、非植酸磷(NPP)水平对29~56日龄慢速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胫骨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720只29日龄慢速岭南黄母鸡作为试验鸡,采用3(Ca水平)*3(NPP水平)因子试验设计,饲粮Ca水平分别为0.75%、0.85%、0.95%,NPP水平分别为0.35%、0.40%、0.45%,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饲粮Ca、NPP水平对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Ca水平有影响料重比的趋势(P=0.080);饲粮Ca、NPP水平对料重比有显著交互作用(P <0.05),当饲粮Ca水平为0.75%、NPP水平为0.35%和Ca水平为0.85%、NPP水平为0.45%时,获得最小料重比,且显著低于饲粮Ca水平为0.85%、NPP水平为0.35%和Ca水平为0.95%、NPP水平为0.35%时(P<0.05).2)饲粮Ca水平显著影响胫骨长度(P<0.05),主效应分析表明,饲粮Ca水平为0.75%和0.85%时的胫骨长度显著高于饲粮Ca水平为0.95%时(P<0.05).饲粮NPP水平显著影响胫骨直径、折断力和密度(P<0.05),主效应分析表明,饲粮NPP水平为0.35%时的胫骨直径、折断力和密度均高于饲粮NPP水平为0.40%和0.45%时(P<0.05).饲粮Ca、NPP水平对胫骨直径、折断力和密度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Ca、NPP水平影响29~56日龄慢速黄羽肉鸡的胫骨性状并具有交互作用,综合胫骨指标与生长性能,推荐饲粮Ca、NPP水平分别为0.75%、0.35%.
关键词: 钙 非植酸磷 慢速黄羽肉鸡 生长性能 胫骨指标 交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关键技术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成龄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广东省英红九号茶园推行机械化采摘,实现茶叶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通过设置不同处理的修剪留养、开采时期、采摘标准和施肥管理4个处理进行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关键技术研究.[结果]成龄英红九号茶树适合在冬季采用重修剪(离地40~50 cm),并在每轮茶结束后结合施用有机肥、增施化肥和复合肥可增强茶树生长势及发芽密度,开采时期为新梢中一芽二叶以上达到60%~70%左右,机采进刀深度春茶4~5 cm、夏秋茶5~8 cm可提高机采鲜叶的优采率.[结论]英红九号茶树的展叶角度较大,节间较长,是适宜机采的品种,通过运用合适的修剪留养、施肥管理、开采时期和采摘标准等关键技术,可实现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缩合单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通过研究饲粮添加不同剂量缩合单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的影响,为缩合单宁在断奶仔猪上应用提供基础数据.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Ⅰ组)、缩合单宁低剂量组(Ⅱ组)、缩合单宁中剂量组(Ⅲ组)和缩合单宁高剂量组(Ⅳ组),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各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1000 mg/kg和1500 mg/kg缩合单宁.结果表明,①Ⅳ组断奶仔猪拒绝进食,Ⅱ组和Ⅲ组采食量在试验开始后持续性增加,且平均日采食量与Ⅰ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2.81%和6.57%,料肉比分别降低了1.62%和6.50%,但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②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仔猪腹泻率分别降低了7.72%和60.97%,腹泻指数分别降低了51.85%和74.07%,但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饲粮添加500 mg/kg和1000 mg/kg的缩合单宁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缓解腹泻,而高剂量1500 mg/kg的缩合单宁则会严重抑制断奶仔猪采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d污染农田的炭基修复方案设计和效果评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Cd污染农田土壤上炭基改良剂的治理效果,运用土壤医生理念,针对广东省韶关和云浮3个重金属Cd污染状况和土壤理化性质不同的区域农田分别设计了3种以生物炭为主要原料,搭配石灰、有机肥等不同辅料的3种生物炭基土壤改良剂,并进行了大田应用试验,同时归纳总结设计原则,评价设计的3种改良剂对Cd污染农田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在3个区域施用的改良剂均不会降低作物的产量,在Cd污染严重的酸性土壤上有显著增产的效果(增产效果达到383.03%);同时施加3种不同配方的炭基改良剂均可以有效降低作物可食用部位的Cd含量,分别是对照的33.33%、46.88%和42.86%,使3个试验区的农产品可食用部分Cd含量均达到国家标准;施用炭基改良剂,可有效降低土壤中酸溶态Cd的含量,尤其是在酸性较强、Cd污染程度高的土壤中,能够将土壤中活性和生物可利用形态的Cd含量降低18.28%.综上所述,根据土壤理化性质、污染程度和修复目的来针对性设计以生物炭为基础的炭基改良剂可以保障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实现对南方Cd污染土壤的改良.
关键词: 生物炭 Cd 土壤性质 炭基改良剂设计 区域试验 安全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胶原蛋白动态平衡及其对动物肠道健康的作用
《动物营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在组织形态、细胞黏附、趋化、迁移、损伤修复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胶原蛋白能够调节动物肠道形态和肠道屏障功能,并在肠道组织免疫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胶原蛋白的严重缺失或过度沉积会引起肠道疾病,提示胶原蛋白动态平衡对于维持动物肠道健康意义重大.然而,在畜禽上有关肠道胶原蛋白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本文综述了胶原蛋白的结构分类、动态平衡调控机理及其对肠道健康的影响,并总结了细胞因子及营养物质对胶原蛋白的调控作用,以期为营养调控畜禽肠道胶原蛋白、改善肠道健康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及抗胁迫能力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桑叶黄酮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2±0.01) g的凡纳滨对虾9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 mg/kg、50 mg/kg、100 mg/kg、150 mg/kg和300 mg/kg桑叶黄酮的实验饲料,饲养50 d后测定成活率、生长相关指标、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抗低氧胁迫能力.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等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凡纳滨对虾体成分无显著性影响(P>0.05).添加150 mg/kg和300 mg/kg桑叶黄酮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添加10~300mg/kg桑叶黄酮可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肝胰腺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添加50mg/kg桑叶黄酮可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0.05).低氧胁迫2h时,10 mg/kg、50 mg/kg组的累计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低氧胁迫4 h时, 10 mg/kg、50 mg/kg、100 mg/kg组的累计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以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为评价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桑叶黄酮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56.18 mg/kg,添加10~100mg/kg桑叶黄酮可提高凡纳滨对虾抗低氧胁迫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