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EM益生菌制备玉米青贮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黑龙江省青贮玉米的类型划分为青贮专用型和粮饲兼用型。青贮专用型玉米是指产量高、品质好、只适合作青贮饲料的玉米品种。这类玉米一般在玉米棒未成熟时进行收割,黑龙江省当地时间一般是在8月中旬为佳;粮饲兼用型玉米是指先收获玉米籽粒用作粮食或配合饲料,然后再收获青绿的茎叶用作青贮的玉米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土壤氮含量及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的最佳比例,以施用常规尿素为对照,设5个处理,研究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对土壤氮含量及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能够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和全氮含量,在整个生育时期碱解氮呈下降趋势,土壤全氮呈上升趋势。控释尿素不同比例的施用,提高大豆不同生育期的生物量,R4到R8时期提高最明显,以控释尿素100%(T5)处理提高最大。大豆蛋白质上升,脂肪下降,蛋脂总量提高,改善品质。5个处理中,以控释尿素占50%(T3)产量最高,达到3019.88kg/hm2。与常规施肥(T1)相比提高11.3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菜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设施芹菜和番茄施基肥后5~7 d(灌溉后1~3 d)出现土壤N2O排放通量峰值,追肥后(施肥与灌溉同步)1 d出现土壤N2O排放通量峰值;芹菜季和番茄季施用基肥后20 d内N2O排放量分别占当季总排放量的40%~65%左右,是土壤N2O主要排放期。2)施用基肥后至定植灌水前各处理土壤N2O排放量逐渐降低,灌水后N2O排放通量迅速上升。各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43~0.72之间。3)土壤N2O排放主要发生在番茄季,番茄生育期各处理土壤N2O总排放量是芹菜生育期的3.1倍;各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与5 cm土层温度之间总体上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40~0.58之间。4)设施菜田大幅减施化肥的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可显著降低土壤N2O排放量和肥料损失率,芹菜季和番茄季土壤N2O排放量较习惯施肥处理分别降低66.3%和85.1%,肥料损失率分别降低45.2%和74.9%。5)等氮量投入时,施用秸秆较施用猪粪可有效降低土壤N2O排放,芹菜季和番茄季分别降低43.4%和74.2%。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设施菜田 N2O排放
牡丹江丘陵区大豆食心虫发生规律及生物防治效果研究
《大豆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了牡丹江丘陵半山区大豆食心虫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及有关气象因素,并对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11年该区大豆食心虫始发期在7月下旬,终结期在8月末,持续时间约为35 d,高峰期出现在8月中下旬;随着温度的升高,食心虫数量有增高趋势,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食心虫的数量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单株粒重、虫粒数、虫食率、单株粒数在1%显著水平上达极显著差异,生物防治的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分别是化学防治的1.16和1.20倍,而生物防治的虫粒数和虫食率分别是化学防治的71.4%和61.3%。因此,生物防治可以有效降低食心虫虫食率,提高大豆品质和产量。
关键词: 牡丹江丘陵区 大豆食心虫 发生规律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二氧化锆富集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水中痕量钡(Ⅱ)的方法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水热法合成单斜相纺锤形纳米二氧化锆(ZrO2),建立单斜相纺锤形纳米ZrO2富集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水中痕量Ba(Ⅱ)的方法。对Ba(Ⅱ)的检出限为0.007n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0.13%(n=11);系统的研究纳米ZrO2对Ba(Ⅱ)的最佳富集分离条件,在pH 10.0时,纳米ZrO2对Ba(Ⅱ)的吸附率可达99%以上,以2mL 0.5mol.L-1的HCl为洗脱剂,可定量洗脱纳米ZrO2上吸附的Ba(Ⅱ),洗脱率达98%以上;考察了纳米ZrO2对Ba(Ⅱ)的静态吸附容量为196.6μg.g-1、富集倍数可达250倍;通过再生实验、共存离子的影响以及与普通ZrO2的对比实验探讨了纳米ZrO2的性能,并将纳米ZrO2的富集分离性能应用于实际样品中Ba(Ⅱ)的分析,使用ICP-MS进行测定,结果满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辣椒新品种龙椒12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龙椒12号是以优良自交系A11为母本,以A1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加工型红辣椒一代杂种。生育期100d(天)左右,至果实红熟135d(天),植株生长势强,株高60cm,开展度55cm,果实长指形,果面光滑,蜡质层较厚,果顶尖,果柄突出,果实纵径13~15cm,横径2~3cm,果肉厚0.12cm,平均单果质量16.2g,成熟果深红色,红色素含量162.67mg·kg-1,VC含量772.0mg·kg-1,抗疫病、CMV。可干鲜两用,一般产量2763kg·(667m2)-1,适于有效积温2100℃以上地区露地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SSR分子标记技术操作流程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SR分子标记是一种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技术,以其多态性高、共显性遗传、检测简单等优点在玉米品种鉴定、杂种优势类群划分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DNA提取、PCR扩增、产物检测是玉米SSR分子标记的技术流程的重要环节。尽管出现了一些能够整合SSR标记流程几个环节甚至是整个流程的实验设备,但这样的仪器常常本身价格昂贵,实验药品、耗材等成本也很高。因此,近年来,科研人员对玉米SSR分子标记技术流程各步骤进行大量的优化和改进,使实验过程更加简化、高效。为此综述了玉米SSR分子标记技术流程的DNA提取、PCR扩增、产物检测3个关键环节,分析认为这一技术流程的发展体现了实验试剂集成化、实验操作标准化、实验流程自动化的总体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灭菌方法对辣椒粉中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中国调味品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加热、微波、臭氧三种灭菌方式对辣椒粉进行灭菌,以辣椒素类物质含量为特征指标选用响应面法探讨不同灭菌方式对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灭菌过程中温度对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有显著性影响,加热时间对其影响不显著;微波功率及微波时间均都对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有显著性影响;臭氧灭菌过程中灭菌时间对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有显著性作用,臭氧浓度对辣椒素类物质影响不显著,最佳灭菌条件为:浓度3.16mg/L,灭菌时间24.2min,辣椒素类物质含量达2.59mg/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瓜条长度的遗传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黄瓜瓜长的遗传机制,以2个性状稳定的华北型黄瓜自交系(Ma1×Mj-5)为亲本,构建6个世代(P1、P2、F1、B1、B2、F2)联合群体材料,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群体的瓜条长度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瓜条长度遗传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在B1、B2和F2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2.28%、18.04%、67.20%,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90%、35.93%和0;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为37.82%、46.03%、32.80%。环境因素对黄瓜瓜条长度的影响较大,该性状适宜高代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