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福建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GenBank公布的羊传染性脓疱病毒VIR基因序列(No.KF666563.1),利用Beacon Designer 7.9软件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羊传染性脓疱病毒VIR基因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性检测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对羊常见病原无特异性扩增;最低检测限为100copies·μL~(-1);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应用该方法对39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为94.9%(37/39)。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合于羊传染性脓疱的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关键词: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 SYBR Green Ⅰ 实时荧光定量PCR


水稻材料IR65482抗稻瘟病基因鉴定与定位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材料IR65482对不同地区的稻瘟菌小种具有广谱抗性,已知其第6号染色体上具有一个抗稻瘟病病基因Pi40(t)。本研究应用极端分离混合池重测序策略,对IR65482抗稻瘟病基因进行鉴定,并在其第11号染色体上鉴定到另一个抗稻瘟病基因。进一步利用IR65482与日本晴配置的F2群体进行基因定位,将IR65482抗稻瘟病基因定位在水稻第11染色体末端InDel标记OSL3-2和OSL3-5之间约425 kb的区间。本研究结果对利用IR65482开展水稻抗稻瘟病育种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后续克隆IR65482的抗病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稻瘟病 抗性基因 遗传分析 BSA-Seq 基因定位


不同光照条件对鹤望兰抗寒性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为探索光照对鹤望兰幼苗培育及抗寒性的影响,以不同光照条件下的18个月鹤望兰为材料,用生理生化方法从半致死温度、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POD等生理指标研究叶片在自然降温过程中抗寒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温过程中,半致死温度也逐渐降低,夏季遮荫的半致死温度由-1.79℃到-3.32℃,全年遮荫半致死温度由-0.72℃到-1.51℃;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也变化明显;且均表现为夏季遮荫抗寒力最强,POD活性比较稳定,对温度敏感性低。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鹤望兰抗寒力由强到弱为夏季遮荫、全年自然光、全年遮荫。


水稻所主持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华南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项目现场观摩会
《福建稻麦科技 》 2018
摘要:2018年4月13—15日,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牵头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华南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项目2017年度工作总结与现场观摩及学术报告会在海南陵水顺利召开。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机构负责人、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院士、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中国水稻所程式华所长以及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广东农科院水稻所、广西农科院水稻所、华南农大等16家参与单位近50人参加会议。


双孢蘑菇发酵液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测定
《中国食用菌 》 2018
摘要:建立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发酵液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测定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了双孢蘑菇发酵液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在DNS试剂的用量为2.5 mL,沸水浴加热5 min,540 nm波长条件下进行测定,效果最好,还原糖和总糖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RSD为0.270%)和100.4%(RSD为1.102%),该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 双孢蘑菇 还原糖 总糖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不同药剂对天竺桂黑刺粉虱与佛州龟蜡蚧的室内毒力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目的]筛选防治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ttiferus)和佛州龟蜡蚧(Ceroplastes floridensis)2种园林害虫的高效药剂。[方法]测定11种杀虫剂对黑刺粉虱和佛州龟蜡蚧这2种害虫2龄若虫的室内毒力。[结果]噻虫嗪、吡虫啉、氟啶虫胺腈、烯啶虫胺、啶虫咪、螺虫乙酯杀虫剂对黑刺粉虱2龄若虫的毒力较高,药后72 h LC_(50)分别为0.82、0.89、1.55、2.88、2.97、3.78 mg/L。噻虫嗪、螺虫乙酯、氟啶虫胺腈、唑虫酰胺、噻虫啉、噻嗪酮杀虫剂对佛州龟蜡蚧若虫的毒力也较高,药后72 h LC_(50)分别为0.65、1.21、2.64、3.10、5.10、8.72 mg/L。[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黑刺粉虱和佛州龟蜡蚧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闽育1号小叶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福建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闽育1号小叶萍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利用有性杂交育种(以小叶萍为母本、细绿萍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红萍新品种。其生长特征特性为植株多边形,平面浮生或斜立浮生于水面,萍体大小为10mm×20mm,背叶长椭圆形,背叶表面突起细短,腹叶白或绿,抗寒性强、抗热性强、耐盐性强,生长速度快,产萍量大;其品种干物质营养成分含量为粗蛋白26.3%、粗脂肪16.0%、粗纤维11.2%、粗灰分13.6%、酸性洗涤纤维36.9%、中性洗涤纤维50.3%;并总结其主要的栽培技术要点。


东方百合试管鳞茎驯化移栽研究
《福建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以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的试管鳞茎为材料,研究试管鳞茎的根长及直径大小、移栽基质等因素对移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2(进口草炭∶蛭石∶珍珠岩为7∶1∶2)基质是百合试管鳞茎驯化移栽适宜的基质,其移栽成活率、鳞茎鲜重及鳞茎围径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根原基≤1.5cm时移栽成活率高,根系长度大于3.0cm移栽成活率低;试管鳞茎直径越大,移栽成活率、抽薹率、鳞茎鲜重及鳞茎围径越大,试管鳞茎直径大于1.5cm时移栽成活率、抽薹率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