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茶多酚对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多糖复合体系乳化及质构特性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以卡拉胶、魔芋胶和淀粉为乳化剂,与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形成3种复合体系,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茶多酚对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多糖复合凝胶的乳化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0.10%茶多酚的存在使3种混合体系的表面疏水性均达到最小值,其中魔芋胶处理组的值最小(0.39μg),说明凝胶蛋白分子内部疏水基团的暴露数量最少。各凝胶的乳化活性随茶多酚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在茶多酚质量分数为0.10%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又降低(P<0.05)。在所有茶多酚水平下(除茶多酚添加量为1.00%),淀粉处理组凝胶的乳化活性最好;卡拉胶处理组凝胶的乳化稳定性效果最好。凝胶质构特性和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卡拉胶处理组凝胶结构均匀且致密,对凝胶质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茶多酚质量分数及多糖种类均会对羊肉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与质构特性产生影响,低质量分数的茶多酚(≤0.10%)与卡拉胶有助于改善复合体系的乳化及质构特性。
关键词: 茶多酚 肌原纤维蛋白-多糖复合体系 乳化性质 质构性质


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不同施药时期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植物保护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结线虫在内蒙古设施黄瓜生产中平均造成30%以上的产量损失,危害严重时导致绝收,为了明确41.7%氟吡菌酰胺SC有效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最佳施药时期,在定植后当天、3 d、7 d和15 d分别使用41.7%氟吡菌酰胺SC稀释1 500倍液灌根;以定植后当天使用对照药剂20%噻唑膦EW稀释1 000倍液灌根、10%噻唑膦GR 2 kg/667 m2地面撒施及未施药处理为对照,施药71 d后41.7%氟吡菌酰胺SC处理区的土壤根结线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43.75%、37.39%、32.05%、18.12%,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4%、60.8%、55.6%、33.4%,对照药剂处理根结线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36.4%、25.0%,防治效果分别为64.6%、39.8%。研究结果表明,41.7%氟吡菌酰胺SC稀释1 500倍药液于设施黄瓜定植后当天和3 d灌根处理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较好,都达到60%以上,增产明显,分别为25.1%和39.2%,本研究为41.7%氟吡菌酰胺SC防治黄瓜根结线虫提供理论依据。


内蒙古赤峰地区番茄斑萎病毒的鉴定
《园艺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orthotospovirus,TSWV)通用引物及自行设计合成引物对采集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部分地区的番茄病毒病样品进行了RT-PCR检测及序列测定;进一步利用特异性引物对包含N基因在内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对包含N基因的914 nt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在采集的16个表现TSWV症状和2个未表现典型症状的果实样品中均检测到TSWV;TSWV内蒙古番茄分离物与中国云南、江苏等地的分离物亲缘关系最近。用表现TSWV症状的番茄果实汁液摩擦接种辣椒叶片,出现叶片褪绿、植株矮小等症状,并经RT-PCR分析检测到TSWV。本研究证实在内蒙古地区有TSWV在番茄上发生危害。


向日葵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26份向日葵种质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干旱胁迫和正常浇水2个处理,测定株高、单株叶面积、SPAD值、叶片相对含水量、根长、根体积、根冠比、根表面积8个指标,计算抗旱系数和综合评价值(D值)及进行相关统计分析,鉴定苗期抗旱性.结果表明:8个指标抗旱系数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且与综合评价值(D值)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说明8个指标均可用作向日葵苗期抗旱性的评价指标;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初步预测向日葵抗旱性的方程;基于综合抗旱评价值(D值),将参试种质划分为5个不同抗旱等级:极耐旱型、耐旱型、中间型、不耐旱型和极不耐旱型,其中175、106、117、117、161、132、162、194、174、127、15、110、133、224、109、120等15份极耐旱型与耐旱型材料可用作向日葵抗旱育种的主要材料.


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损伤奶牛乳腺细胞中乳蛋白合成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体外培养技术,研究黄花蒿乙醇提取物(AAE)对脂多糖(LPS)诱导损伤BMECs活力以及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对照组:BMECs用基础培养基常规培养15 h;模型组:BMECs用基础培养基常规培养3 h+10μg/mL LPS处理12 h;AAE+LPS组:BMECs分别用含3、6、12μg/mL AAE的基础培养基培养3 h+10μg/mL LPS处理12 h.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BMECs活力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6和12μg/mL AAE组的BMECs活力显著增加(P<0.05).2)与模型组相比,12μg/mL AAE组总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6、12μg/mL AAE组β-酪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3、6、12μg/mL AAE组αs1-酪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3)与模型组相比,12μg/mL AAE组α-酪蛋白(CSN1S1)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3、6、12μg/mL AAE组β-酪蛋白(CSN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真核细胞翻译启动因子4E结合蛋白1(EIF4EBP1)、核糖体S6蛋白激酶1(S6K1)、Janus激酶2(JAK2)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6、12μg/mL AAE组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12μg/mL AAE对LPS诱导损伤BMECs活性和乳蛋白合成有较好的预保护效果.


我国有机肥原料及商品有机肥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出率及含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是抗生素污染农田土壤的重要源头之一。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我国有机肥原料及商品有机肥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出率及含量,为有机肥的安全施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采集有机肥生产的主要原料和辅料样品180个及商品有机肥样品244个,进行土霉素(OTC)、四环素(TTC)、金霉素(CTC)和强力霉素(DXC) 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TCs)的分析。【结果】4种抗生素的总检出率为24.29%,其中有机肥原料和商品有机肥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5.00%和16.39%,商品有机肥检出率低于有机肥原料。总样品数中检出1~2种抗生素的样品占80.58%,其中商品有机肥中占92.50%,有机肥原料中占73.02%。4种TCs含量由大到小顺序为CTC (22.11 mg/kg)> OTC (2.49 mg/kg)>TTC (1.74 mg/kg)>DXC (0.71 mg/kg),检出率由大到小顺序为OTC (14.39%)> DXC (11.08%)> CTC (8.96%)> TTC (6.13%)。有机肥原料中4种TCs的检出率由大到小顺序为猪粪(83.33%)>鸡粪(66.67%)>牛粪(30.77%)>羊粪(24.42%),在鸭粪、菇渣、油渣(枯饼)、酵母渣及骨粉中也有检出,说明TCs除了在畜牧养殖业中运用普遍,目前已延伸到蘑菇种植、动物源食品业的下脚料等。羊粪中CTC、TTC及OTC含量较高,猪粪和牛粪中CTC和OTC含量较高。商品有机肥中TCs的去除率分别为OTC (77.81%)>CTC (75.02%)>TTC (72.84%)>DXC (62.80%)。内蒙古和甘肃是4种TCs检出率及含量都最高的地区。【结论】有机肥原料和商品有机肥4种常用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出率分别为35.00%和16.39%,总检出率为24.29%,商品有机肥的检出率低于生产原料。抗生素在鸡粪和猪粪及其制备的商品有机肥中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原料。有机肥的堆肥化过程能去除畜禽粪便原料4种TCs的62.80%~77.81%,去除率由大到小顺序为OTC>CTC>TTC>DXC。
关键词: 畜禽粪便 商品有机肥 土霉素 四环素 金霉素 强力霉素 检出率


向日葵HaACO1基因的表达分析及功能验证
《生物技术通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强对向日葵ACC氧化酶基因的利用,以前期从盐诱导的向日葵中克隆的ACC氧化酶基因HaACO1(GenBank accession number.KP966508)为对象,进行了该基因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分析及在烟草中的超表达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受病原菌、机械损伤、低温、NaCl和水杨酸胁迫诱导表达,且在不同的胁迫下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HaACO1在向日葵根、下胚轴和叶中均有表达,但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根中的表达量最低。利用瞬时表达载体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HaACO1-GFP在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质中有表达。构建HaACO1植物表达载体进行过表达分析,表明在含有NaCl的分化培养基上,转基因烟草叶色失绿程度较野生型的轻,分化能力较野生型的高;低温、干旱和NaCl胁迫下,转基因烟草的HaACO1相对表达量高于野生型;NaCl胁迫下,转基因烟草的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脯氨酸(proline,PRO)和叶绿素(chlorophyll)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提高;脯氨酸合成关键酶基因P5CS及抗氧化相关基因POD、MnSOD和GuZnSOD表达上调。HaACO1过表达提高了烟草的耐盐性,这将为进一步理解向日葵耐盐分子机制以及利用该基因进行作物抗逆性状改良奠定基础。
关键词: 向日葵 HaACO1 胁迫应答 亚细胞定位 过表达


内蒙古马铃薯主栽品种对腐烂茎线虫病的室内抗性评价
《河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更好地控制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危害,研究了内蒙古23个马铃薯主栽品种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抗性水平。用马铃薯腐烂茎线虫B型室内接种健康的马铃薯块茎,分别根据马铃薯块茎发病程度和腐烂茎线虫繁殖量2种评价方法进行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室内抗性鉴定。根据马铃薯块茎发病程度进行的抗性评价筛选出抗病品种8个,分别为希森6号、克新1号、青薯9号、陇薯3号、中薯2号、延薯8号、晋薯18号和早大白;中抗品种6个,分别为冀张薯22号、中薯26号、荷兰806、N3、冀张薯12号和MX-8;感病品种9个,分别为费乌瑞它、大西洋、黄金薯、丽薯6号、思凡特、冀张薯5号、中薯3号、中薯13号和中薯15号。根据腐烂茎线虫繁殖量进行的抗性评价筛选出抗病品种3个,分别为陇薯3号、早大白和希森6号;中抗品种12个,分别为思凡特、冀张薯12号、冀张薯22号、荷兰806、中薯2号、中薯26号、延薯8号、MX-8、晋薯18号、N3、克新1号和青薯9号;感病品种8个,分别为大西洋、黄金薯、费乌瑞它、丽薯6号、冀张薯5号、中薯3号、中薯13号和中薯15号。综合2种评价方法,进一步筛选出陇薯3号、早大白和希森6号等为抗性水平较高的品种,为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有效防治奠定基础。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设施连作果类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设施连作不同果类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进行细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研究设施连作5 a的番茄、黄瓜、辣椒和茄子之间的根际土壤和露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探讨设施连作的不同作物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连作土壤中细菌多样性丰富,包括44个门、150个纲、364个目、575个科和1046个属,其中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是土壤样品中细菌物种丰富度较高的6个门类,占所有细菌群落总数为露地84.56%、番茄83.02%、黄瓜82.21%、辣椒80.67%、茄子79.25%,4种作物根际土壤优势菌门丰富度占比均有显著差异并低于露地土壤;其中连作黄瓜变形菌门最高,放线菌门最低,分别占所有细菌群落总数31.53%,4.95%,根际土壤有益菌群高于其他果类菜和露地;连作番茄变形菌门丰度最高,酸杆菌门丰度最低,分别占所有细菌群落总数23.56%,5.16%,相对土壤质量最差.4种不同连作果类菜之间根系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与露地相比连作黄瓜细菌群落多样性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不同果类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为设施连作在内的许多农作物领域提供参考和可持续种植提供理论基础.


麦麸阿魏酰低聚糖对大鼠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麦麸阿魏酰低聚糖(Feruloyl oligosaccharides,FOs)对大鼠肝脏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40只健康断奶大鼠,随机分为5组,包括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w(Vc)=100 mg/kg)、低剂量组(w(FOs)=20mg/kg)、中剂量组(w(FOs)=40mg/kg)和高剂量组(w(FOs)=80mg/kg)。试验期为21d,每日定时灌胃。试验结束后,收集肝脏组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其抗氧化相关指标,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分析抗氧化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1)随着FOs剂量增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lutamate cysteine ligase catalytie subunit, GCLC)、醌氧化还原酶1 (NAD (P)Hquinoneoxidoreductasel,NQO1)、CAT、SOD、GSH-Px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p45-related factor 2,Nrf2)的mRNA表达水平二次方增加,Nrf2蛋白表达水平线性增加(P<0.05),而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 deoxyguanosine,8-OHdG)含量线性和二次方极显著下降(P<0.01)。2)与Vc组相比,低剂量组中的GSH-Px活性和8-OHd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而CAT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中剂量组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8-OHdG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GCLC、NQO1、CAT、SOD、GSH-Px和Nrf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高剂量组中的SOD和GSH-Px活性和8-OHdG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FOs可增强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减少DNA氧化损伤,且可提高Nrf2及其下游抗氧化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且以中剂量40mg/kg BW的使用剂量效果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