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266条记录
东乌珠穆沁草甸草原不同退化程度草地植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草地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研究不同退化程度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稳定性的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样方法对东乌珠穆沁不同退化程度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物主要为禾本科、菊科、蔷薇科、莎草科、豆科、唇形科。随草地退化程度加剧:草地植被盖度减小;群落优势种从禾本科、莎草科、豆科等优质牧草逐渐转变为杂类草植物;多年生植物优势度下降,一年生杂草优势度上升,群落稳定性变差。未退化草地物种丰富度最大,中度退化草地较未退化草地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丰富度指数,其余草地类型多样性差异不显著。未退化草地样点间植物群落相似度较高,与轻度、中度、重度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差别较大。轻度、中度、重度退化草地间植物群落组成存在相似性。本研究结果为退化草甸草原的恢复重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甸草原 退化程度 植物群落结构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麻木酚素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挖掘胡麻木酚素含量相关基因,本研究用269份胡麻种质的基因型数据和木酚素含量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呼和浩特、集宁、锡盟和新疆等4个环境下木酚素含量的统计分析表明:新疆伊犁地区种的269份胡麻种质平均木酚素含量为最大,变异系数依次排序为锡盟<呼和浩特<集宁<新疆,广义遗传力为60.67%。4个环境下胡麻种质木酚素含量均呈现正太分布的趋势。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13个显著SNP位点和21个候选基因,为胡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高木酚素含量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胡麻 木酚素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2份燕麦品种在阿鲁科尔沁旗地区的生产性能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内蒙阿鲁科尔沁旗地区种植的燕麦品种.[方法]对12份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的生育期、草产量、茎叶比、营养特性等进行测定和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2份供试燕麦品种均能在阿鲁科尔沁旗地区完成整个生育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生育期为83~94 d,其中枪手的生育期最短(83 d),爱沃的生育期最长(94 d).贝勒二代和牧王的株高均达到100 cm以上.枪手、贝勒二代和牧王的干草产量较高,分别为9.99,8.69和8.59 t/hm~2.贝勒二代的茎叶比最低(1.12),适口性最好;美达的茎叶比最高(3.19).爱沃和贝勒二代的粗蛋白含量(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12.20%和11.90%;太阳神、贝勒二代和领袖的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领袖和贝勒二代的相对饲喂价值较高.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综合评价排在前2位的燕麦品种为贝勒二代和牧王,其加权关联度分别为0.838 2和0.799 1.[结论]燕麦品种贝勒二代和牧王综合表现最好,适宜在阿鲁科尔沁旗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燕麦品种 灰色关联分析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套灌区春小麦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研究

土壤通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春小麦主产区和优质产区,近期的报道表明该区域化肥施用量高达1050 kg hm-2,远远高于352kg hm-2的全国平均水平,氮肥的过量施用尤为严重,达到340 kg hm-2,远高于我国小麦氮肥169 kg hm-2推荐用量,而大多数农户没有施用钾肥的习惯,化肥的过量和不合理施用严重威胁着当地小麦的生产。研究以实现区域春小麦化肥减施增效为目标,设置减氮磷增钾的平衡施肥模式、农户模式和无氮处理,从产量、肥料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从物质积累、氮素吸收与转运角度进行生理机制上的阐释。2018~2019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平衡施肥模式比农户模式氮肥减少33.18%,磷肥减少34.25%而适当增加钾肥的条件下,小麦穗粒数虽然有一定的减少,但是显著增加了千粒重,产量没有减少;氮肥农学效率增加47.46%,偏生产力提高42.18%,磷肥偏生产力增加29.92%。平衡施肥模式稳产增效的主要原因是,地上部花后干物质积累速率较快,虽然总的氮素累积量较少,但是叶片和茎鞘的氮素转运效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高于农户模式。研究结果对于内蒙古河套灌区春小麦化肥减施增效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为当地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春小麦 化肥减施 河套灌区 平衡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桔梗新病害——匍柄霉叶斑病的病原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分析

菌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桔梗匍柄霉叶斑病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病害,病原菌为桔梗匍柄霉Stemphylium platycodontis。为了更好地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本研究对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5℃为该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产孢温度;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4,而最适合产孢的pH值为8;24h黑暗处理,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都最有利;PCA培养基对菌丝生长最有利,而桔梗汁液培养基对病原菌产孢最有利;可溶性淀粉对菌丝生长最有利,而蔗糖最利于病原菌产孢;乙酰铵对病原菌生长及产孢都最有利;26.8μg/mL氟硅唑对桔梗匍柄霉的抑制效果最好,毒力持效性最强。

关键词: 桔梗匍柄霉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毒力持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瘤胃乙酸﹑丁酸产生量的提高对其消化道吸收和流通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基础饲粮条件下绵羊瘤胃乙酸、丁酸产生量的提高对其消化道吸收流通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1.5岁左右、体重相近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近端十二指肠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只,一组为乙酸灌注组,另一组为丁酸灌注组.每组设置3个处理,每个处理代表1个灌注的乙酸﹑丁酸水平及1次启动-连续灌注试验.试验通过模拟连续饲喂从而获得瘤胃稳态条件,采用非同位素标记乙酸、丁酸溶液灌注技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瘤胃乙酸产生速率的提高,瘤胃pH、瘤胃乙酸吸收率显著下降(P <0.05),瘤胃乙酸浓度、乙酸吸收速率和乙酸流通速率极显著上升(P<0.01),瘤胃液相钴(Co)浓度、瘤胃液相小时稀释速率、液相流通速率和液相体积均无显著变化(P>0.05);瘤胃丁酸产生速率的提高除了对瘤胃液相Co浓度也影响显著(P<0.05)外,对其他指标影响同乙酸处理的变化.2)随着瘤胃乙酸产生速率的提高,各试验羊乙酸十二指肠流通速率逐渐增加(2. 95~3.47 mmol/h),但各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进入十二指肠的乙酸占进入后消化道总乙酸的比例(5. 68%~3. 35%)极显著下降(P <0. 01);乙酸在瓣胃﹑真胃的吸收比例(94. 32%~96.65%)极显著上升(P<0.01).本研究条件下,绵羊瘤胃乙酸、丁酸产生速率的增加提高了其瘤胃浓度,降低了瘤胃pH,提高了其瘤胃吸收速率和瘤胃、十二指肠流通速率,但瘤胃吸收效率下降.

关键词: 绵羊 瘤胃 乙酸 丁酸 产生 吸收 流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群体感应与群体淬灭控制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中国兽医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当前,随着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不断增强,开发防控病原菌的新方法是全球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许多重要的动物病原菌通过"群体感应"作用来调控病原菌毒力。因此,对病原菌的群体感应进行干扰即"群体淬灭",从而开发控制疾病的新疗法已经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病原菌群体感应,群体感应对病原菌致病性和肠道健康影响,以及利用群体淬灭开发药物等方面最近进展。

关键词: 病原菌 群体感应 群体淬灭 群体感应抑制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DUS测试性状的向日葵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NY/T 2433-2013中的43个基本测试性状对巴彦淖尔分中心的63个向日葵参试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与32个近似品种作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表型性状中共检测到124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性状检测到3.0244个,变幅为1~8个.Shannon's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5582,变幅为0~1.8101,41个有效测试性状中有17.07%的性状存在5个及以上等位变异,有51.22%的性状存在3个及以上等位变异,参试品种的等位变异数、每个性状的等位变异数及其变异幅度、多样性指数平均值等均大于近似品种.在外观形态上,参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比近似品种更丰富.UPGMA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系数为0.860时,可将95个向日葵品种分为2个类群.主坐标分析结果与UPGMA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可以通过向日葵品种在主坐标中的位置更加直观地判断95个向日葵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总体看来,参试品种与近似品种形态差异较小,建议育种家拓宽向日葵亲本选育材料,从而促进向日葵材料创新及新品种选育.

关键词: DUS测试 向日葵 多样性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鲜乳中二(口恶)英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二(口恶)英是一类氯代含氧三环芳烃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为其特有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很容易在食物链中积累.二(口恶)英包含多氯二苯并对二(口恶)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两大类,其中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口恶)英(TCDD)是毒性最强的一种.本文主要就生鲜乳中PCDDs和PCDFs的含量、来源及其中TCDD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进行概述,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生鲜乳 二(口恶)英 含量 毒性作用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不育系赤A6的选育及利用

种子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利用杂交、回交、自交等方法,选育出不育系赤A6.该不育系雄性不育性稳定,不育率100%;抗旱、抗倒伏、抗黑穗病;配合力高,以其组配的赤杂29、赤杂107、赤杂113高粱通过了国家品种鉴定和内蒙古品种审定,鉴定审定编号分别为:赤杂29(鉴定编号:国品鉴粱2011002、审定编号:蒙审粱2011009号)、赤杂107(鉴定编号:国品鉴粱2015001、审定编号:蒙审粱2016010号)、赤杂113(鉴定编号:国品鉴粱2016001).

关键词: 高粱 不育系 赤A6 选育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