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棉花及土壤中丁草胺和异噁草酮的残留
《浙江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同时测定丁草胺和异噁草酮棉花及土壤中的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紫外检测器检测。丁草胺和异噁草酮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5.0×10-10和1.0×10-9g,样品的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05 mg.kg-1。棉叶、棉籽和土壤中添加浓度为0.05~1.0 mg.kg-1时,丁草胺的平均回收率为88.78%~99.5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9%~2.09%;异噁草酮的平均回收率为85.57%~101.8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7%~2.44%。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及灵敏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将该方法应用于丁草胺和异噁草酮在棉花及土壤中的残留试验中,测得丁草胺在棉叶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14和2.53 d,异噁草酮在棉叶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80和2.82 d,收获时土壤和棉籽中丁草胺和异噁草酮的最终残留量均小于0.05 mg.kg-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效唑对东魁杨梅生长与结果的影响
《生态毒理学报 》 2011 CSCD
摘要:以东魁杨梅(Myrica rubra cv.Dongkui)为受试生物,研究了中、高剂量和不同施用频率的多效唑(paclobutrazol,代号PP333)处理对果树正常生长和结果的影响。实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无PP333施用记录、5年前施用后停用、连续5年施用300mg·kg-1PP333和连续5年施用400mg·kg-1PP333。结果显示,300~400mg·kg-1PP333处理使东魁杨梅叶片硬度增大,叶片颜色加深,反卷;枝条纤维素含量增加,断枝承受力降低;果实单果重减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杨梅叶片和树皮细胞结构的检测结果表明,300~400mg·kg-1PP333处理使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紧缩,细胞变小,海绵组织增厚,呈失水皱缩状;树皮木质部的细胞大小和密度无明显变化,但韧皮部的细胞密度变大,细胞间空隙减小。连续施用300~400mg·kg-1的PP333会导致杨梅叶片和土壤中PP333的残留和积累。研究表明,中、高剂量的PP333对杨梅的生长和生殖均有不利影响。
关键词: 东魁杨梅 多效唑(PP333) 过量施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杨梅渣中槲皮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的方法,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分析,对杨梅渣活性成分槲皮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槲皮素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杨梅渣中槲皮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3.5min,超声功率为254.6W,乙醇浓度为62.32%,料液比1∶20,槲皮素提取率为3.82mg/100g,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部分柿属植物鉴定及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果树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SSR对浙江省分布的部分柿属植物(包括柿、浙江柿和金枣柿在内的3种46个基因型)进行了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从已公开序列的20对柿属植物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谱带清晰和多态性丰富的引物11对;应用建立的技术体系,可将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试材得以系统整理,一般认为是同一品种的兰溪大红柿与永康方柿,玉环长柿与永嘉长柿指纹图谱各有不同,应为不同种质。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金枣柿(Diospyros sp.)与其他供试试材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支持其可能为一新种的观点;浙江柿(D.glaucifolia Metc.)与金枣柿的亲缘关系较远但与柿(D.kaki Thunb.)较近;部分供试日本柿种质与浙江省柿种质的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柿属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去除水体中氮、磷的植物及组合植物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水培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挺水植物(再力花、常绿鸢尾、美人蕉)和浮水植物(黄花水龙、聚草、大漂)及其组合在15 d的培养期间对水中氮、磷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6种水生植物单独培养下,再力花和大漂的干重增量和吸氮、磷增量最高,对水中总氮、总磷去除率也最高。在挺水与浮水植物组合下,挺水植物的生物增量和去氮、去磷效率较其在单独培养下均有所提高,而浮水植物上述指标均有所下降,表明挺水植物与浮水植物在吸氮、磷方面存在竞争关系,且挺水植物去氮、磷能力强于浮水植物。研究还表明,大漂与再力花的组合对去除水中氮、磷效果均较好1,5 d时去除效率分别达97.9%和90.7%。因此,二者可推荐为高效去除水体中氮、磷的植物及组合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鉴定技术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 2011 CSCD
摘要:番茄抗病材料的创制及其准确有效的抗性鉴定方法是番茄抗病育种的关键。本文比较研究了烟粉虱侵染接种鉴定技术、分子标记鉴定技术和田间自然接种法对58份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材料的抗性鉴定结果。结果表明:分子标记检测与烟粉虱侵染接种鉴定方法相结合可作为鉴定材料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的有效方法;对含有已知基因抗源材料的分离群体,在苗期先用分子标记检测,然后结合烟粉虱侵染接种和自然接种鉴定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沿海涂地油橄榄适生品种筛选
《浙江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Moraiolo等5个油橄榄品种为试材,在浙江温州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Moraiolo 6~8年生树平均单株产量21.97 kg,同龄的Frantoio平均单株产量12.57 kg,产量分别居5个参试品种前两位,田间表现树势强健、营养生长旺盛、结果早、坐果率较高,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其他3个品种,显示出对试验所在地的农业气候条件良好的适应性,具有潜在的推广应用价值。而其余3个品种Leccino,Pendolino和Maurino经济性状表现不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