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凯特’杧果栽培中果实套袋对其采后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

园艺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凯特’杧果为材料,研究了栽培中果实套袋至采果时、采前除袋和除袋后喷钙3种处理对采后果皮着色、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的果实采后果皮的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显著降低,总酚含量在青熟时显著低于对照,但完熟后显著高于对照;3种处理不仅加速果皮由绿色向黄色转变,显著提高果皮和果肉的钙含量,而且显著降低果实采后软化速率并抑制果实病情发展,其中除袋后喷钙处理效果最佳;3种处理果实在青熟时果肉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蔗糖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但完熟后果实蔗糖、还原性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3种处理均有利于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并提高果实的耐贮性。

关键词: 杧果 果实 套袋 品质 耐贮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花猕猴桃果实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毛花猕猴桃果实中Vc含量极高,为了揭示毛花猕猴桃Vc形成规律,根据已知植物的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GalLDH)基因,设计简并引物,以毛花猕猴桃新品种‘华特’果实为材料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克隆出一条长661 bp的cDNA片段,根据测序结果推测其氨基酸序列,并与刺梨、拟南芥、甘薯和草莓等植物的GalLD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亲缘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片段编码氨基酸序列与美味猕猴桃GalLDH相似度高达99%,其在同源基因进化关系上聚为一类,与葡萄的GalLDH相似性高达91%,与草莓、刺梨、甘薯、温州蜜柑、拟南芥、甜瓜等植物的GalLDH同源性均在80%以上,可知克隆到的核苷酸片段确为毛花猕猴桃GalLDH基因的cDNA片段。

关键词: 毛花猕猴桃 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 抗坏血酸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峡重庆库区柑桔园土壤养分变异特征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弄清三峡重庆库区柑桔园土壤养分的现状及变异特征,为合理施肥和调控柑桔营养提供依据,以三峡重庆库区柑桔园的土壤养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地域、土壤类型对土壤养分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庆市柑桔园土壤养分含量比较适宜的有: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锌;呈亏缺状态的有:土壤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硼;含量严重超标的有:土壤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铜。各种植区柑桔园土壤养分肥力总体表现较好的为永川、江津和奉节。土壤类型是影响土壤有效锰含量的重要因子,而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硼含量影响较小。造成不同土壤类型间土壤养分变异的具体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柑桔园 土壤养分 变异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处理对晚粳稻‘浙粳22’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浙粳22’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浙粳22’的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浙粳22’以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处理的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增产53%,增产效果显著优于不施肥区(CK)、有机肥(M)单施区及氮钾(NK)配施区;氮磷(NP)配施水稻增产38%,有机肥及增量无机肥(MNPK')配施水稻增产32.3%,氮磷钾(NPK)配施水稻增产27%;同时肥料合理配施可增加作物养分吸收总量,促进养分向籽粒中迁移。在所有处理中,均是MNPK区的养分吸收量最高,MNPK配施区的水稻籽粒吸氮量为126.66 kg·hm-2,吸磷量为26.91 kg·hm-2,吸钾量为45.59 kg·hm-2;MNPK’配施水稻吸氮总量为184.51 kg·hm-2,吸磷总量为33.57 kg·hm-2,吸钾总量为198.40 kg·hm-2。所有处理的氮、磷和钾收获指数均较对照(CK)有所降低;氮、磷素当季表观利用率均以M单施最高,分别为43.85%和36.64%;钾素当季表观利用率则以NPK配施最高,为54.52%,从肥料的输入来看,所有施氮处理的磷表观利用率较M处理下降,施磷处理的磷表观利用率较M处理下降,但是施钾处理的钾表观利用率较M处理上升。

关键词: ‘浙粳22’ 产量 养分吸收量 养分收获指数 当季表观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I胁迫对无柄小叶榕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无柄小叶榕幼苗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处理对无柄小叶榕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浓度NaC[胁迫(50mmol/L)处理7d后,无柄小叶榕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1)和胞间CO,浓度(C1)分别下降24%、31%和30%.低浓度NaCI处理并没有引起光化学猝灭(qP)和开放PSII反应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f'r/F'm)的下降;低浓度NaCl胁迫下无柄小叶榕Pm的下降主要是气孔因素引起的;高浓度NaCl胁迫(200mmol/L)处理7d后,Pm、Gs、C1、qP和F'v/F'm分别下降了8l%、54%、51%、72.7%和87.6%.表明高浓度NaCl胁迫下无柄小叶榕P.的下降是南气孔凶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除了降低气孔因子外,还通过降低F'v/F'm和qP,从而降低电子传递速率和Pn;高浓度NaCl胁迫还使非光化学猝灭(NPQ)、MDA含量、SOD和POD活性显著上升.表明尽管高浓度NaCl胁迫诱导一定程度的光能耗散,但仍不能及时地耗散过剩的激发能,导致了膜脂过氧化的发生.

关键词: NaCl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袋对大棚‘翠冠’梨果实品质及K、Ca、Mg含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棚栽培条件下,以‘翠冠’梨为试材,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CK),研究普通双层袋(处理Ⅰ)、小林双层袋(处理Ⅱ)和小林单层袋(处理Ⅲ)3种不同果袋套袋对果实品质以及果实不同部位(果皮、果肉、果核)中K、Ca、M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显著提高果面亮度(L*),其中处理Ⅰ和处理Ⅱ促进了‘翠冠’梨果实锈斑的形成,锈斑指数分别比CK提高15.2和3.6个百分点,显著降低了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处理Ⅲ的锈斑指数、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套袋降低了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处理Ⅰ和处理Ⅱ的果实单果重分别比CK减少8.3%和7.9%,处理Ⅱ和处理Ⅲ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CK降低0.54和0.74个百分点,且差异显著;而对果形指数、总糖、总酸、糖酸比等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套袋降低了果皮和果肉中Ca的含量。因此,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翠冠’梨应采用无袋栽培,或选用高透光性的小林单层袋(NK-1)进行套袋栽培。

关键词: 套袋 ‘翠冠’ 果实品质 锈斑指数 C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糖中内源性甲醛关键形成物质的初步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奶糖出口过程中检测出甲醛的问题,为了探究奶糖内源性甲醛的来源,采用HPLC技术分析了奶糖甲醛本底调查及甲醛关键形成物质。结果显示,18种市售糖果中均检测出甲醛,其中奶糖的甲醛含量较高。在60~120℃高温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奶糖中甲醛有明显增加趋势,并且甲醛的生成具有一定的温度依赖性。120℃作用下奶糖原料中的奶粉和炼乳甲醛含量增加40%以上,而蔗糖无显著变化。10种市售奶粉高温处理下甲醛生成显著,全脂和脱脂奶粉甲醛生成无明显差异,且奶粉中高温甲醛消长趋势与奶糖基本相似。可见,奶糖主要原料奶制品是其加工过程中甲醛形成的关键物质。

关键词: 甲醛 奶糖 形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照强度对青冈栎容器苗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林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光照强度(100%,60%,40%,20%,5%透光率)青冈栎容器苗形态和生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青冈栎容器苗地径、生物量、质量指数等参数差异达显著水平,其值由高到低分别为100%,60%,40%,20%,5%处理。随着透光率的增加,Chla/Chlb,Car/Chl、根质量比、比叶质量呈现上升趋势,色素(Chla,Chlb,Car)含量、比叶面积、叶质量比呈现下降趋势。遮荫明显增加青冈栎叶片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Ф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全光照处理青冈栎叶片ФPSII只有0.131,而5%光强的处理中叶片ФPSII达到0.701,5%光强的处理中叶片qP为0.925,全光照下的处理中叶片qP为0.32。遮荫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全光照处理青冈栎叶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为2.54,而5%透光率处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为0.16。随着透光率的提高,青冈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Pro)呈上升趋势。青冈栎为喜阳性树种,但也具有耐荫性。

关键词: 青冈栎 容器苗 光照强度 生理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黄龙病菌核糖体蛋白基因的多态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PCR扩增6个不同地区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病原菌的核糖体蛋白基因,采用4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并对核糖体蛋白基因克隆和测序后,使用DNAman和NCBI Blast等软件对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通过软件Mega4.1构建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6个分离物核糖体蛋白基因的RFLP指纹图谱有所差异,表现出一定的多态性;不同分离物核糖体蛋白基因的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均存在差异,但相互之间同源性很高,其中核酸序列与数据库中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的同源性高达99%~100%,与非洲种(Ca.L.africanus)的同源性为85%,与美洲种(Ca.L.americanus)的同源性为77%~80%;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所有的Ca.L.asiaticus亲缘关系极近,归为一个类群,而后与Ca.L.africanus和Ca.L.americanus组成韧皮部杆菌属(Candidatus Liberibacter)一个大的类群.

关键词: 亚洲种黄龙病菌 核糖体蛋白基因 多态性 系统发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兰杂交及种子离体萌发研究

园艺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寒兰(Cymbidium kanran)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辅助杂交,检测寒兰不同株系的亲和性与种子离体萌发。结果表明,寒兰株系间、寒兰与春兰(C.goeringii)、墨兰(C.sinenses)杂交易成功,坐果率达100%;寒兰和大花蕙兰(C.hybrid)杂交,正反交差异显著,以寒兰为母本,坐果率为75%,以大花蕙兰为母本,坐果率为0;以寒兰为母本,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为父本,坐果率为0。果龄180~240d的寒兰果实适宜于离体播种,其最适宜的培养基为改良KC培养基。黑暗条件适宜寒兰种子萌发。寒兰根状茎分化芽较适宜的培养基为改良KC+0.1mg·L-16-BA+5mg·L-1NAA。

关键词: 寒兰 杂交 种子 离体萌发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