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北方寒旱区白菜型冬油菜安全越冬的临界指标分析

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011—2014年北方13个省、市、区48个不同生态点的试验数据,分析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点的越冬率、产量变化,越冬率与产量的相关性,旨在研究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不同生态区的越冬安全性,确定北方冬油菜通用的安全越冬的越冬率临界值,明确影响北方冬油菜越冬率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不同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北方不同生态地区越冬率差异较大,产量也差异较大,越冬率变幅为10%~99%,强抗寒品种越冬率>70%。回归分析表明,越冬率与产量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回归方程符合y=ax+b,当越冬率<70%时,产量随越冬率的增加而增加,当越冬率为70%时单位面积产量基本趋于稳定,越冬率大于70%时,越冬率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协方差分析表明,与冬油菜越冬率相关性最为密切的因子是品种,其次是极端最低气温、冬季气温、年均气温、≤0℃的冬季负积温、纬度、经度等。因此,70%的越冬率可作为北方地区冬油菜通用安全越冬的越冬率临界值,采用强抗寒品种,极端最低气温–31.79℃、冬季气温–7.20℃、年均气温6.38℃、负积温–997.57℃,纬度低于44.83°,经度高于80.34°是保证冬油菜安全越冬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白菜型 冬油菜 北方寒旱区 越冬率 影响因子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3个藜麦材料在甘肃临夏旱作区适应性的初步评价

草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13个藜麦引选品种为材料,测定记录其出苗率、物候期、植物学特征、产量、品质及抗性等指标,并应用聚类分析法对其主要性状的相关性进行评价,探究供试品种在甘肃临夏旱作区的适应性表现。结果表明,13个藜麦供试品种在试验区域均可以成熟,并且这些品种在株高、分枝数、有效分枝率、主枝穗长度、主枝穗直径、千粒重、产量、粗蛋白、粗纤维含量等指标上差异显著;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品种Q7、Q8属于矮化早熟品种,品种Q9经济性状最好,产量达4246.6kg/hm2,较对照增产1252.1kg/hm2,品种Q1、Q7、Q8、Q9、Q10均属于抗病品种;不同藜麦品种表型性状与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无显著相关性,但产量和品质呈负相关。综合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抗性评价,品种Q9的经济性状最优,具有在甘肃临夏旱作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潜力。

关键词: 藜麦品种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中半干旱区滴灌条件下马铃薯淀粉积累期不同品种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规律

长江蔬菜 2016

摘要:在陇中半干旱区,采用黑膜下滴灌模式种植,研究了19个马铃薯品种(系)淀粉积累期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淀粉积累期,马铃薯干物质主要通过叶片合成并在块茎积累,块茎干物质含量约占干物质总量的70%;19个品种中,陇薯9号和中薯18号干物质总量最高,中薯18号、中薯19号、中薯901、LY08104-12和庄薯3号干物质总量和块茎干物质分配比率均较高;另外,19个马铃薯品种的茎秆干物质含量差异较大,L0527-4、陇薯8号、陇薯9号茎秆干物质含量很高,基本达到干物质总量的15%以上,同时,这3个品种的块茎干物质分配率较低,均在60%以下,说明干物质从叶片向块茎运输时,茎秆截留也是块茎干物质积累的限制因素。

关键词: 马铃薯 淀粉积累期 干物质 积累 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河西地区早酥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16

摘要:从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花果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早酥梨在甘肃省河西地区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早酥梨 优质丰产 栽培技术 河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噻虫嗪种薯包衣对马铃薯桃蚜取食行为的影响

草原与草坪 2016 CSCD

摘要:以噻虫嗪包衣、拌种和空白的马铃薯苗为对象,应用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研究马铃薯种薯包衣对桃蚜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桃蚜在噻虫嗪包衣马铃薯苗上取食的过程中,np波和C波次数增加,口针在细胞间穿刺的频率明显增高;E1波和E2波次数减少,桃蚜取食次数减少;首次出现E1波历期显著延长,E2波持续时间缩短,噻虫嗪包衣阻碍桃蚜在马铃薯苗上取食,使取食时间推后,取食量减少。

关键词: 马铃薯 桃蚜 取食行为 包衣 EP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相关性状的遗传方式,为油菜抗寒性的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为亲本材料,按照GriffingⅠ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将亲本和F_1种植后测定抗寒性相关的性状以获得试验数据。采用QGAStation软件中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MINQUE(1)法,对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及11个理化性状的遗传方差分量比率、遗传相关性、亲本加性效应、组合显性效应和遗传率以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越冬率、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遗传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影响较小;CAT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则主要以显性效应为主。在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相关分析上,越冬率与CAT活性、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呈极显著负相关。陇油7号和陇油8号在越冬率、CAT活性、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上的加性效应均呈正值,表明陇油7号和陇油8号可用作提高后代抗寒性的亲本。显性效应分析表明,陇油7号×GY和陇油7号×陇油8号是抗寒性强的组合。狭义遗传率以SOD活性、相对电导率、蒸腾速率和越冬率的表现最好,分别为74.63%、59.06%、57.49%和56.87%,CAT活性最低,为2.83%。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净光合速率3个抗寒相关性状具有很强的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结论】越冬率、SOD活性、相对电导率和蒸腾速率适宜在早代选择,亲本评价分析指出,陇油7号的一般配合力高,可作为冬油菜抗寒性改良的首选亲本。

关键词: 冬油菜 加性效应 显性效应 抗寒性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1~2010年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根据2001~2010年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特征,构建了包括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资源、农业信息人力资源和农业信息化发展环境5个方面20项指标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运用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得到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了不同时段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根据评价和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甘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苹果产业发展优势及提质增效对策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利用比较分析法,对甘肃苹果产业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提质增效对策进行了研究。从自然资源禀赋、经济比较效益、产业支持政策、实际扶贫效果、持续发展潜力等5个方面分析了甘肃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从苗木繁育、栽培管理、产地认证、采后处理、精深加工、品牌建设、技术支撑等方面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灾害防控、农业保险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甘肃苹果产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的对策措施。具体措施是: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促进苹果产业升级为目标,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加强关键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创新,加强精深加工技术创新推广,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品牌建设;以标准化为抓手,加强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同时加强本土技术人才培养、加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防控、加强苹果产业保险机制研究与示范推广。

关键词: 苹果 甘肃 优势产业带 提质增效 扶贫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城市纪念性公园的规划设计——以甘肃省通渭县秦嘉徐淑公园为例

甘肃林业科技 2016

摘要:以甘肃省通渭县秦嘉徐淑公园的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纪念性公园规划设计中的纪念主题与形象表达问题,强调场所塑造与情感对话是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总体设计力求简洁大方,经济适用,既能表现素雅古典的通渭民风,又能体现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时代特征。建筑整体以秦汉风格为主,花架等小品适当结合现代元素,发扬由古到今古为今用的优良传统。

关键词: 公园规划 乡土植物 地域文化 书画艺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甘科10号’

园艺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科10号’辣椒是以自交系‘P828’为母本,‘P90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一代新品种。早熟,果实绿色,粗长羊角形,轻度螺旋,果基部皱褶较多。果长30.0 cm,果肩宽4.3 cm,果肉厚0.35 cm,平均单果质量87 g。辣味淡,纤维细,品质优良。产量高,商品性好,耐辣椒疫病,适宜中国北方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辣椒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