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分析
《核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内源激素在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育性调控中的作用,以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蕾不同发育时期及叶片中赤霉素(GA)、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及玉米素核苷(ZR)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花蕾和叶片发育过程中,不育株和可育株内源激素GA、IAA、ABA和ZR的变化均存在明显差异。不育株花蕾中的GA和ABA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GA含量在造孢时期、四分体时期及花粉成熟期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可育株,分别为281.54、355.37和350.13μg·g~(-1),比可育株花蕾高45.1%、210.4%和54.5%,而ABA含量只在四分体时期和花粉成熟期显著高于可育株,分别为2.22μg·g~(-1)和2.88μg·g~(-1),比可育株花蕾高82%和35.2%;不育株花蕾中的IAA含量先降后升,在造孢时期和花粉成熟期显著高于可育株,分别为1.97μg·g~(-1)和2.55μg·g~(-1),比可育株花蕾高52.7%和82.1%,但不育株花蕾的ZR含量先升后降,在四分体和花粉成熟期显著高于可育株,分别为320μg·g~(-1)和170μg·g~(-1),比可育株花蕾高580.9%和243.9%。不育株的IAA/ABA呈"V"字型变化,在四分体时期比值最低,而GA/ABA和ZR/ABA呈倒"V"字型的变化,在四分体时期比值最高。叶片中ABA和ZR未检出,GA和IAA含量不育株显著高于可育株。说明内源激素含量升高和多种激素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比例失调,阻碍了小孢子的正常发育,导致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花粉败育。本研究结果对揭示内源激素在雄性败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揭示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积累了资料。
关键词: 花椰菜 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 内源激素 动态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新品种陇谷15号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 2017
摘要:陇谷15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杂粮室2002年以晋谷29号做母本、以陇谷9号做父本进行杂交,经过多年水旱穿梭选育和多点鉴定育成的丰产、抗病、优质谷子新品种。陇谷15号生育期120~128 d,株高133.3 cm,茎粗0.70 cm,主茎可见节数10.4节,穗长24.05 cm,单株穗重17.66 g,单穗粒重12.80 g,千粒重2.31 g,单株草重23.35 g,出谷率72.48%。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含水分103.7 g/kg(干基)、粗蛋白147.4 g/kg(干基)、粗脂肪50.7 g/kg(干基)、粗淀粉666.1 g/kg(干基)、赖氨酸3.0 g/kg(干基)、铁46.1 mg/kg(干基)。人工接种鉴定,陇谷15号黑穗病发病株率4.23%,表现为高抗黑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主效恢复性的QTL定位(英文)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辣椒(Capsicum annuum)胞质雄性不育可以被核内恢复基因恢复,然而人们对这些核内恢复基因的数量和作用方式仍然知之甚少。本研究利用QTL Ici Mapping作图软件构建了一张辣椒种内分子遗传图谱,利用该分子遗传图谱,共鉴定到与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相关的2个主效QTL和7个微效QTL,2个主效QTL的遗传率高达92.58%。第1个主效QTL(q IF-3-1)可解释表型变异的46.68%,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分别为1.28和0.84。另1个主效QTL(q IF-5-1)可解释表型变异的47.10%,显性效应高达1.76。7个微效QTLs中,3个主要起加性效应,4个起显性效应。该结果不仅为开发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分子标记提供了指导,而且有助于深入了解辣椒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的调控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隧道发酵培养料应用效果及铺料厚度研究
《林业科技通讯 》 2017
摘要:以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rge)Sing.]隧道发酵培养料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一次发酵培养料与隧道发酵培养料的应用效果,并筛选出隧道发酵培养料的适宜铺料厚度。结果表明:隧道发酵培养料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常规一次发酵培养料,隧道发酵培养料的适宜铺料厚度应控制在30cm最佳。
关键词: 双孢蘑菇 Agaricus bisporus 隧道发酵培养料 一次发酵培养料 铺料厚度 应用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乌鞘岭地区娃娃菜全膜覆盖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娃娃菜是甘肃省乌鞘岭地区高原夏菜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当地根据海拔高度梯次错期播种,均衡上市,重点弥补了7月下旬到9月上旬东南沿海夏季蔬菜供应缺口。每667m2产值5 000~8 000元,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藏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幼苗对不同茬口栽培基质水浸液化感作用的响应
《中国蔬菜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番茄品种粉冠1号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茬口栽培基质水浸液对番茄幼苗形态指标和叶片质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茬基质水浸液处理28d后番茄幼苗的株高、叶长和叶宽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茬口栽培基质水浸液处理的番茄幼苗叶片Pr含量及SOD、POD、PPO活性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MDA、Pro含量及EL、CAT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隶属函数值分析表明,番茄连茬基质水浸液对其幼苗的化感抑制作用最强,迎茬次之;且连茬和迎茬基质水浸液的化感作用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