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北京地区蔬菜菌核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抗性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蔬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是非常重要的土传真菌病害,寄主范围广,可侵染400多种植物,其中包含重要的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生菜、莴笋、茴香等蔬菜[1]。随着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蔬菜菌核病在相对低温和高湿的保护地条件下常有发生,加之保护地复种指数提高,连茬种植,病菌逐年累积,危害也逐年加重[2]。2006~2008年崔文清等调查了北京通州地区蔬菜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猪源发酵乳杆菌的体外特性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全自动曲线分析仪测定了猪源发酵乳杆菌X6的不同接种量、不同初始pH的生长曲线;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检测该菌的抑菌能力,探讨该菌在不同高温下的存活时间;在体外模拟了该菌对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接种量1%、初始pH 5.3的条件下,该菌的生长情况最佳;该菌能够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该菌在50、55、60℃处理2min时,存活率分别为99.19%、91.94%、80.65%;该菌在人工肠液和pH 3.0的人工胃液中存在4h后活性几乎不受影响,活菌数在109 CFU/mL以上,说明该菌具备作为益生性饲料添加剂的基本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型烟粉虱在甘蓝上的产卵行为观察
《环境昆虫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型烟粉虱是重要的农林害虫在实验室条件下(温度25℃-30℃,湿度RH70%-75%,光照L:D=16h:8h)观察了连续三代B型烟粉虱(基于复眼及线粒体CO1基因鉴定)在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qitata叶片(秋甘一号)上产卵排列方式。发现烟粉虱在甘蓝叶片上的产卵排列方式有圆形,弧形(0<弧形<π)和半圆形三种方式,或者也会将卵散产在甘蓝叶片的背面,所占比例分别为圆形45.1%、弧形46.9%、半圆8.0%,且三代烟粉虱中产卵的同一种排列方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另外,烟粉虱在甘蓝叶片上产卵时以吸食点为圆心体长为半径边取食边产卵,少散产,区别于前人对其的研究(烟粉虱卵不规则的散产在叶背面)。
关键词: 甘蓝 B型烟粉虱,产卵行为 复眼 线粒体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白杨PtoeIF5A4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生物技术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取大量高纯度的毛白杨PtoeIF5A4蛋白以便研究其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以pGEM-T Easy-PtoeIF5A4质粒为模板,PCR扩增毛白杨PtoeIF5A4基因的cDNA编码区,测序正确后,经酶切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然后将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经不同浓度IPTG诱导培养后发现,0.1 mmol/L IPTG,28℃诱导4 h时目的蛋白最多,且该重组蛋白主要以可溶性的形式存在。采用亲和纯化从可溶性蛋白中纯化到大小为18 kD的蛋白条带。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亲和纯化所得蛋白可以与His单克隆抗体发生免疫交叉反应,表明纯化所得蛋白是PtoeIF5A4重组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地源热泵供暖碳足迹的生命周期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日光温室地源热泵供暖的碳足迹,该文以日光温室地源热泵供暖系统中浅层地热能的存储、提取、制冷压缩提升和温室末端供暖整个过程为研究对象,对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单位温室供暖面积的排放水平进行分析,构建基于生命周期分析LCA(life cycle assessment)的日光温室地源热泵供暖碳足迹分析方法。同时以北京地区日光温室地源热泵系统冬季供暖采集的试验数据为依据,分析和计算出北京地区日光温室在采用燃煤和燃气2种不同发电方式下地源热泵系统的供暖碳足迹和基于20 a和100 a温室地源热泵供暖碳足迹的全球变化潜能(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单位为二氧化碳当量排放-CO2-eq.)的变化。研究表明,在北京地区采用燃煤和燃气驱动地源热泵系统的碳足迹GWP分别为257和72 g/(m2·d)。基于100 a的GWP总量比20 a的计算值分别减少了1.6%和5.4%。对比荷兰Venlo型温室天然气供暖,该研究中采用燃煤发电驱动日光温室地源热泵供暖的碳足迹是其1.39倍,而燃气发电驱动日光温室地源热泵供暖的碳足迹仅为Venlo型温室供暖的41%。采用燃气发电驱动的地源热泵供暖系统具有更低的碳足迹。
关键词: 温室 供暖 二氧化碳 地源热泵 碳足迹 生命周期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生物工程进行器官移植实现泪腺的功能再生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泪腺包括主要的腺体和一些小的附属腺体,主要的腺体成管泡状,包括腺泡、导管和肌上皮细胞,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发育而来的。泪腺分泌的泪液包括水和各种泪蛋白,包括乳铁蛋白和脂质运载蛋白等,在维持健康眼睛表面稳定的微环境中起着多方面的作用。干眼症是由于泪腺功能性障碍引起的一种缺少眼泪的疾病。这种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田间宝典丛书》书评
《玉米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我办公室的案头,摆放着一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玉米田间宝典丛书》,由于经常翻阅,再加上出差时在田间地头的查阅,已经显得有些旧了,好在李少昆博士送来了第二版,又可以用一阵子了。《玉米田间宝典丛书》共六册,分为《北方春玉米田间种植手册》、《黄淮海夏玉米田间种植手册》、《北方旱作玉米田间种植手册》、《西北灌溉玉米田间种植手册》、《西南玉米田间种植手册》和《南方地区甜、糯玉米田间种植手册》,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其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南芥H~+_-焦磷酸化酶AVP1互作小GTP结合蛋白AtRAB的特性鉴定与功能分析
《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拟南芥AVP1为诱饵,采用膜蛋白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拟南芥cDNA文库,获得一个与AVP1互作的小GTP结合蛋白AtRAB。酵母互作试验表明,AVP1和AtRAB存在互作;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证明,AVP1和AtRAB能在质膜和细胞核上发生相互作用。野生型拟南芥(WT)、AtRAB和AVP1的拟南芥突变体rab和avp1在高盐胁迫条件下,随着NaCl浓度的加大,突变体rab和avp1的表型变化相似,相对于WT都表现为根长缩短,侧根数减少;在低磷处理条件下,随着磷浓度的逐渐降低,2个突变体的表型相似,相对于WT同样表现为根长缩短,总根面积减少,侧根数减少;在相同磷浓度条件下,突变体rab对胁迫的反应比avp1强;在低钾处理条件下,随着钾浓度的降低,2个突变体的表型与在低磷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表型相似。结果说明,AVP1和AtRAB可以在细胞膜和细胞核上相互作用,AtRAB能够影响植物对离子的吸收,AVP1和AtRAB的突变体在高盐、低磷和低钾等胁迫条件下表型变化相似,证明了2个基因都正向调控植物对高盐、低磷和低钾胁迫的反应,它们属于同一信号途径。
关键词: 氢离子焦磷酸化酶 小GTP结合蛋白AtRAB 酵母双杂交法 蛋白互作 抗逆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