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松嫩草原罗布麻茎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动态变化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定对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和.OH的清除活性,研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松嫩草原野生罗布麻茎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茎总黄酮对DPPH.的清除活性在营养期、花末期和落叶期较强,对.OH的清除活性在营养生长期、盛花期、花末期和种子成熟期较强;叶总黄酮对DPPH.的清除活性从返青期到营养生长期开始增强后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种子成熟期后开始下降,对.OH清除活性在盛花期和种子成熟期达到2个顶峰。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强于茎。

关键词: 罗布麻 总黄酮 抗氧化 DPPH· ·O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硼对大豆愈伤组织的细胞结构及形态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硼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维持植物细胞壁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对大豆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技术成熟的基础上,研究高浓度的硼对大豆愈伤组织的细胞结构和细胞形态的影响,探讨组织培养中硼对愈伤组织诱导与再生的调节作用。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在硼酸含量不同的培养基上诱导大豆下胚轴产生愈伤组织,并进行继代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下胚轴在硼酸浓度大于70mg·L-1的培养基上诱导20d后,一些新生的愈伤组织结构疏松,细胞分散,细胞间的正常连接无法形成。把这些结构疏松的愈伤组织在正常的培养基MS+2,4-D0.4mg·L-1上进行继代试验,发现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新生的愈伤组织细胞结构更加松散,单细胞的数目增多,并且细胞的形态也各异。

关键词: 大豆 愈伤组织 细胞结构 细胞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原红牛生长激素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为寻找可用于标记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研究以草原红牛为试验群体,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了GH基因遗传多态性,并对GH基因多态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确定了多态位点的变异位置和碱基类型。检测结果表明:在GH基因5′末端、第3内含子、第4内含子、外显子5和3′末端存在多态性位点,其中在5′上游431处有一个A→G碱基的突变,在1 435处发生了T→C的突变,第4内含子1 918处发生了C→A的突变;外显子5的2 291处发生了碱基A→C突变;3′末端2 639处发生了碱基C→G突变,并导致一个HaeⅢ酶切位点的增加;同时与GenBank中序列(accession number M57764)相比较,草原红牛在1 692处有C→T的突变,在2 735处有碱基T→C突变,这些突变位点为草原红牛所特有。

关键词: 草原红牛 GH基因 PCR-SSCP 遗传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β-氨基丁酸诱导水稻稻瘟病抗性对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β-氨基丁酸(简称BABA)诱导水稻穗瘟病抗性对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以超产2号高感病品种为材料,测定喷施BABA后各处理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变化情况。[结果]喷施BABA后,水稻植株的CAT、SOD活性增强,水稻植株的MDA含量相对增加,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增强。[结论]BABA是通过影响水稻植株的活性氧代谢水平从而达到抗病的目的。该药剂对环境安全,具有高效诱抗作用,可在生产上加以推广。

关键词: β-氨基丁酸 水稻稻瘟病 诱导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8年度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报

玉米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美国2008年度玉米高产竞赛优胜者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 玉米 高产竞赛 美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玉米选择导入系进行营养生长期抗旱性基因组区段定位

玉米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我国优异骨干自交系黄早四与掖478的回交群体(BC2S1和BC3S1)的抗旱性选择导入系群体,通过SSR标记检测群体中等位基因的导入频率,利用卡方检验对等位基因导入频率进行检测,同时结合表型-基因型方差分析(ANOVA)的方法,对抗旱群体进行抗旱性相关位点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卡方测验检测到31个供体等位基因导入,利用方差分析检测到98个位点导入,其中有17个位点是重合的,这些导入位点可能是抗旱相关的重要的候选基因组区段。

关键词: 玉米 抗旱性 导入系 营养生长期

不同化性苜蓿切叶蜂在滞育解除与滞育后发育上的差异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化性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前蛹在5℃条件下处理不同时间后,在滞育解除和滞育后发育上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各阶段的滞育解除过程中,二化性种群羽化总是早于一化性种群,滞育完全解除后,在30℃、相对湿度为70%下加温,二化性种群雄蜂比一化性种群雄蜂羽化提前2.00 d,雌蜂羽化提前1.67 d,羽化高峰期提前2.00 d。

关键词: 苜蓿切叶蜂 化性 滞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不同产地野生罗布麻叶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比较

时珍国医国药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测定东北松嫩草原和辽河入海口野生罗布麻叶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方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总黄酮,比色法和HPLC分别测定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DPPH.和.OH清除法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松嫩草原和辽河入海口罗布麻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0.593~11.001mg.g-1,11.203mg.g-1;槲皮素含量分别为5.507~5.753mg.g-1,5.218mg.g-1。松嫩草原罗布麻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较强。结论辽河入海口和松嫩草原野生罗布麻叶总黄酮、槲皮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松嫩草原野生罗布麻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罗布麻叶 总黄酮 槲皮素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诱导单倍生殖(单倍体)选育自交系技术规范(暂行版)

玉米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汇总国内外单倍体育种研究理论与经验,经美国著名单倍体育种家张铭堂指导,组装集成出本规范,供试用参考。本规范制定了杂交诱导单倍生殖方法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操作程序,将单倍体杂交诱导、子粒鉴选、植株确认、自然与人工加倍及双单倍体获得5个环节作出技术规定。在每个环节都还有技术关键(特别是人工加倍等多属商业机密范畴)在试用与待熟化。经多年实践验证,按此规范程序,只需2~3个生育世代即可批量选育出遗传高度纯合自交系。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育种 自交系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朝鲜牛尿黑酸酶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尿黑酶基因(HGD)在朝鲜牛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HGD基因在2对引物扩增片段中均存在PCR-SSCP多态性。P1引物扩增的群体出现了TT和CC2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90和0.10;P2引物扩增的群体出现了GG、AA和GA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3、0.07和0.40。测序结果表明,P1引物扩增的片段存在1个g.24581T>C的突变,落在HGD基因第6内含子上;P2引物扩增的片段存在1个g.29858G>A的突变,落在HGD基因第10外显子上,并导致了Arg→His氨基酸的改变。2个SNPs形成TG、TA和CG3种单倍型,频率分别为0.47、0.43和0.10。

关键词: 朝鲜牛 尿黑酸酶基因 PCR-SSC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