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醚菌酯种子处理剂对超甜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种子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醚菌酯种子处理剂对超甜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研究了醚菌酯对超甜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甜玉米种子经过醚菌酯种子处理剂包衣处理后,带菌率降低,发芽率和出苗率提高,株高、鲜重及干重增加。


呼吸商监控毕赤酵母表达猪α干扰素活性水平的研究
《生物学杂志 》 2010 CSCD
摘要:在5L发酵罐下开展毕赤酵母流加培养表达pIFN-α研究。通过多批次研究,结果表明:诱导阶段,RQ稳定情况可以作为反映底物甲醇浓度水平是否合适以及pIFN-α活性高低的监控指标。当甲醇浓度在8~12g/L水平时,RQ在整个诱导阶段能稳定在0.4~0.5之间某个特定值上,同时pIFN-α最高活性都能维持在106IU/mL水平上;而当甲醇浓度在0~5g/L或15~20g/L范围内时,RQ很不稳定,分别在0.15~0.4和0.4~0.8区间上下振动,相应的pIFN-α最高活性也只在103IU/mL和104IU/mL水平上。


农业和化学措施对柑橘树脂病和炭疽病的协同控制作用
《上海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形态与分子鉴定,上海崇明绿华柑橘基地危害柑橘的2种主要病害柑橘树脂病和炭疽病其病原菌为柑橘间座壳菌(Diaporthe citri)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2种病原菌的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咪鲜胺、咪鲜胺锰盐络合物、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氟硅唑等药剂对2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均表现出85%以上的抑制效果。咪鲜胺、多菌灵、氟硅唑对柑橘树脂病菌菌丝生长的EC_(50)分别为0.018、0.059、0.057μg/mL,对柑橘炭疽病病菌丝生长的EC_(50)分别为0.066、0.073、0.266μg/mL。田间试验表明:咪鲜胺、多菌灵分别对柑橘叶片炭疽病、果实沙皮病(树脂病危害果实症状)、枝干树脂病均表现出显著的防治效果,一间一的间伐措施可以明显减轻过度密闭柑橘园柑橘枝干树脂病的发病程度。
关键词: 柑橘 柑橘树脂病 炭疽病 杀菌剂 EC_(50) 间伐 防治效果


转基因青蒿环境释放试验及评价
《上海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环境释放条件下,研究了3种转基因青蒿品系及其亲本品种的农艺性状,分析了各个农艺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技术检测3种转基因青蒿目的基因表达变化差异,并利用HPLC-ELSD技术测定青蒿材料中的青蒿素含量。研究表明:在田间栽培条件下,转基因青蒿植物个体发育正常;转基因青蒿在株高、冠幅、茎粗、叶间距、叶形、叶片宽度方面与其受体材料无显著差异,但在个别时间点存在例外;转基因青蒿和其亲本材料的生长趋势大致相似;3种转基因青蒿目的基因表达变化显著,转基因青蒿中青蒿素含量明显增高,与预期结果一致。
关键词: 转基因青蒿 环境释放 农艺性状 RT-PCR HPLC-ELSD


遮荫处理对温室四种蔬菜生长及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温室中不同遮荫处理(温室自然光、一层遮阳网遮荫、二层遮阳网遮荫)对黄瓜、辣椒、番茄、茄子生长及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遮荫均显著降低了四种蔬菜干物质的积累量,并且以二层遮荫处理条件下减少的最多。在温室自然光条件下,黄瓜、辣椒、番茄在9:00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光合作用下降的现象,其全天的净光合速率以一层遮荫处理的最大,温室自然光处理居中,二层遮荫处理最小,而茄子的净光合速率表现为温室自然光>一层遮荫处理>二层遮荫处理;四种蔬菜的胞间CO2浓度均为二层遮荫处理>一层遮阴处理>温室自然光。因此气孔限制可能是导致蔬菜在温室自然光条件下出现光合作用降低的主要原因,而整个植株叶肉细胞利用CO2能力降低的非气孔因素,可能是二层遮荫处理后蔬菜光合作用较低的主要原因,由此看出茄子对强光、高温的抗性较强。


高能电子束与~(60)Coγ射线对大蒜辐照保鲜效果的比较研究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大蒜辐照抑芽工艺规范没有对60Coγ射线和电子束应用的工艺参数做出区分,为明确两者对大蒜抑芽保鲜效果的差异,以60Co产生的γ射线和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分别对大蒜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剂量为200、500、800Gy,辐照后置于室温(5~25℃,RH70%~85%)贮藏,并对贮藏期间大蒜内芽生长情况及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辐照源均能有效抑芽,且相同辐照剂量下,电子束辐照抑芽效果强于60Coγ射线;200Gy和500Gy的两种辐照均能抑制大蒜呼吸作用,延缓质量损失,且对大蒜鳞茎外皮颜色和大蒜风味品质影响不大;而高剂量800Gy的两种辐照则刺激大蒜呼吸增强,失重率升高,大蒜干缩严重。从大蒜营养品质和商业品质的角度综合分析,电子束采用200Gy、60Coγ射线采用500Gy对大蒜的抑芽保鲜效果较好。


猪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上海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以ConA刺激的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从总RNA中扩增出484 bp的特异性片段,将其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序列测定表明;扩增片段为猪IL-2基因,该基因与GenBank上发表的猪IL-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8%。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了表达重组猪IL-2的基因工程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和层析纯化,获得了纯化的重组猪IL-2蛋白。


三种茎叶处理除草剂防除直播稻田稗草的应用技术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3种茎叶处理除草剂二氯喹啉酸、氰氟草酯和五氟磺草胺在直播稻田开展防除稗草的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50%二氯喹啉酸WP在上海部分地区连续使用20多年后,稗草对其产生一定的抗药性,525~750 g/hm~2(商品量,下同)对稗草的防效仅50%左右,剂量提高至1 125 g/hm~2,杀稗效果未见相应提高;100 g/L氰氟草酯EC对稗草的防除效果随着叶龄的增加而下降,稗草1.5~2.0叶期使用900 mL/hm~2,防除效果达90%以上,而在稗草4.0~6.0叶期时剂量需提高到3 000 mL/hm~2,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防除效果;25 g/L五氟磺草胺OD对小龄稗草和大龄稗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600~900 mL/hm~2防效可达90%以上。因此,当前防除直播稻田稗草尤其是高龄稗草的首选药剂为五氟磺草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