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酸凝奶豆腐产品开发及其品质评价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缩短传统奶豆腐的生产时间,提升产品品质,在传统奶豆腐制作工艺基础上,改良了发酵产酸的凝乳方式,采用酸凝或乳酸菌发酵代替自然发酵凝乳,开发了酸凝或乳酸菌奶豆腐,并对其凝块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理化指标、质构特性、流变学特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感官特性等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奶豆腐相比,经酸凝或乳酸菌发酵生产的奶豆腐凝乳时间短,凝乳充分;产品脂肪含量和pH值较高,游离氨基酸含量丰富,并以苯丙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含量居高,口感细腻,酸度适中.而且,酸凝奶豆腐凝块中的优势菌群更为丰富;硬度和胶着度低,更易咀嚼;受热后,融化性和流淌性好,更易拉丝.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酸凝奶豆腐的生产工艺简单,口感、风味等显著优于传统奶豆腐和乳酸菌奶豆腐,可作为新型奶豆腐在牧区进行推广应用,有利于促进牧民增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和氯化钙水溶液中莠去津的残留量
《东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土壤和氯化钙水溶液中莠去津残留量的分析方法,为土壤中莠去津的检测和吸附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方法]样品中莠去津经乙腈提取,采用QuEChERS技术净化,使用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和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莠去津在0.001~5.0 mg/L线性关系较好(r>0.99),在0.05~0.50 mg/kg的添加水平下,莠去津在土壤和0.01 mol/L氯化钙水溶液中的回收率为80.9%~115.4%,相对标准偏差为1.5%~3.5%,定量限(LOQ)为0.3、0.06μ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快速准确,适用于土壤和氯化钙水溶液中莠去津的检测.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莠去津 残留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脂鳞伞多糖对H22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
《食用菌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多脂鳞伞(Pholiota adiposa)多糖(PAP),研究其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环磷酰胺CTX,25 mg·kg-1)及PAP低(100 mg·kg-1)、中(200 mg·kg-1)、高(300 mg·kg-1)剂量组,连续给药15 d,以灌胃生理盐水为空白组,计算抑瘤率和脏器指数;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IFN-γ、IL-2、IL-6、TNF-α和VEGF含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细胞排序、细胞完整度、细胞核数量,采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Bcl-2和BAX蛋白表达强度.结果表明:PAP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高剂量组抑瘤率高达78.05%,并且对小鼠胸腺、脾脏等器官指数具有明显恢复作用;模型组小鼠肿瘤组织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生长状态良好,凋亡率较低,PAP处理组小鼠的肿瘤组织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变形、破裂及模糊不清等现象,并且出现大面积凋亡;PAP可提高小鼠血清中IFN-γ、IL-2、IL-6含量,降低VEGF含量,通过影响VEGF、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而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定量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自上而下评定方法研究及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定量检测标准体系是实施转基因定量标识的基础,而不确定度评定是定量检测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需建立适合一般实验室采用的标准化转基因定量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自上而下评定方法,以便检测实验室自行评定定量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测量方法精密度不确定度评定有 2 种方法,一种是根据"不确定度函数"的一般概念,利用15 个不同浓度的常规样品,建立测量方法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评定公式;另一种是重复测量有证标准物质,根据检测数据的中间精密度,计算方法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用有证标准物质或实验室配制样品作阳性定量质控品进行偏倚不确定度评定,实验室配制样品标称值的不确定度由实验室根据制备过程采用简易程序自行评定.将测量方法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和测量过程的偏倚不确定度合成,评定试样定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然后乘以包含因子 k,获得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以转基因玉米DBN9936定量检测方法为例,分别用模拟的DBN9936常规样品和有证基体标准物质(GBW(E)100901)评定测量方法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别为 0.76%和 0.33%,与常规样品相比,用有证标准物质评定的测量方法精密度不确定度显著偏小.用有证标准物质(GBW(E)100901)评定的偏倚不确定度为0.26%;用实验室配制粉末样品和基因组DNA样品(标称值均为3.0%)评定的偏倚不确定度分别为0.20%和0.19%.采用简易程序评定实验室配制样品标称值引入的不确定度时,部分不确定度分量被忽略,评定的偏倚不确定度偏小.将测量方法精密度不确定度和偏倚不确定度分别合成,用常规样品评定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1.26%、1.20%和 1.20%;用有证标准物质评定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0.84%、0.78%和 0.76%.[结论]建立了转基因定量检测结果自上而下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检测实验室要优先选择用常规样品评定测量方法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在评定偏倚不确定度时,检测实验室原则上要优先选择有证标准物质作阳性定量质控品.
关键词: 转基因定量结果 测量不确定度 自上而下 有证标准物质 阳性定量质控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缓释尿素对藏西北绒山羊生长性能、氮代谢、血浆指标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缓释尿素对藏西北绒山羊生长性能、氮代谢、血浆指标和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15月龄藏西北绒山羊4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2.0%普通尿素及1.2%和2.4%缓释尿素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9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普通尿素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F/G)显著升高(P<0.05);2)试验后期(第49天),添加1.2%和2.4%缓释尿素组粗蛋白质(CP)消化率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前期(第21天),添加普通尿素、1.2%和2.4%缓释尿素组尿液中总氮(TN)和尿素氮(UN)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添加普通尿素组试验后期尿液中UN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3)添加2.4%缓释尿素组试验前期血浆非蛋白氮(NPN)含量显著升高(P<0.05),添加普通尿素组试验前期血浆NPN含量显著升高(P<0.05);4)添加普通尿素组试验前期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添加2.4%缓释尿素组极显著降低(P<0.01),添加2.4%缓释尿素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5)添加普通尿素和缓释尿素均对绒山羊血浆免疫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没有显著影响(P>0.05);6)添加普通尿素组瘤胃氨态氮(NH 3-N)和TN含量显著升高(P<0.05),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降低(P<0.05);7)添加2.4%缓释尿素组纯利润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20.73元.综上所述,饲粮添加缓释尿素对藏西北绒山羊的生长性能没有负面影响,可有效降低瘤胃氨氮及血浆和尿液中的UN含量,提高瘤胃MCP含量,减少机体氮损失.综合各项指标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在藏西北绒山羊饲粮中添加2.4%的缓释尿素较为适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播早熟区高粱杂种优势群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
《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对于拓宽亲本间遗传基础、提高育种效率,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55份春播早熟区40余年生产中主推杂交种亲本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其群体结构,估算遗传距离,划分杂种优势群,分析主推杂交种的杂种优势模式.结果表明,利用全基因组5×测序,过滤到1,304,623个高质量SNP标记用于群体结构分析和杂种优势类群划分.55份高粱亲本系平均遗传距离为0.704,变幅0.627~0.927.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平均为0.2935,变幅为0.1~0.5.群体结构和主成分分析将55份亲本系划分为4个杂种优势群:都拉群(Durra,D群)、卡佛尔/都拉群(Kafir/Durra,KD群)、俄罗斯/卡佛尔群(Russia/Kafir,RK群)、中国高粱群(Kaoliang,K群).25个主推杂交种中76%的杂交种杂种优势模式为Kafir/Durra×Kaoliang模式,主推高粱杂交种的不育系主要来源于引自国外的Kafir和Durra群,恢复系多来源于我国自产的Kaoliang群.本研究的群体结构分析及其划分的杂种优势群阐明了春播早熟区高粱亲本系的遗传基础,为亲本系改良和杂种优势模式创新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高粱 亲本系 单核苷酸多态(SNP) 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群 杂种优势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春薯4号'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
《东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原生质体是去掉细胞壁的由细胞膜包被的有活力的裸细胞,它具有活细胞的一切特征,是基础生命科学研究及作物育种改良的理想材料。本研究以马铃薯‘春薯4号’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对‘春薯4号’原生质体的分离和纯化条件进行了探索和优化。结果表明,含3 mg/L硝酸银的MS培养基培养21 d可显著增大叶面积,为原生质体制备提供充足的材料;0.4%纤维素酶+0.5%果胶酶+0.1%离析酶,在转速为35 r/min、25℃、黑暗条件下酶解叶片14 h,原生质体产量较高,质量最好;界面法纯化原生质体,得到的原生质体大小一致,破碎细胞较少;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原生质体活力达90%以上,可用于原生质体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条耕作业时间对吉林省中部半湿润区玉米出苗质量与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条耕作业时间对玉米保苗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在风沙土与黑土上分析春季解冻时条耕(Sp1)、播前条耕(Sp2)与秋季条耕(Au)3种处理下玉米群体保苗质量、播种期土壤温度与水分变化与玉米产量影响.结果表明,条耕作业时间、土壤类型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均对玉米保苗密度、幼苗株高整齐度有显著影响,Au处理优于其他处理,风沙土优于黑土.Au与Sp1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黑土播种期土壤温度,5 cm深度土壤两者较Sp2处理分别提高3.9℃~8℃与0.5℃~4.9℃,Sp1处理较Au处理显著降低风沙土 10、30、40 cm深度以及黑土 20 cm 土壤水分.两种土壤类型上,玉米产量结果均以Au处理最高,这主要得益于群体保苗密度与穗粒数提高.综上,吉林省中部半湿润区条耕作业推荐在秋季作业.
关键词: 玉米 保护性耕作 条耕种植 黑土 风沙土 株高整齐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