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宁夏引黄灌区不同苜蓿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及干草产量比较
《作物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20个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连续4年(2015-2018年)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草产量比较,探究苜蓿农艺性状与草产量的关系,筛选出适宜宁夏灌区种植的苜蓿高产品种.结果表明,株高与干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554;分枝数、茎粗、叶片数、节间距、叶宽、鲜干比、叶茎比与干草产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430、0.264、0.284、-0.064、0.344、-0.110和0.153,相关性较低且不显著(P>0.05).株高可作为苜蓿草产量预测评价指标,国外品种WL354、康赛、标靶、岩石、挑战者、大银河和WL343在4年中干草产量突出,达80 000kg/hm2以上,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欧李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CSCD
摘要:研究旨在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筛选出引进资源品种(系)SN6、SN7和自育品系YC24的最适培养基,确定3个欧李品种的再生体系,为欧李高效快速规模化繁殖提供技术性支持.以3个欧李品种(系)为材料,对外植体的消毒方式、分化、增殖和生根培养阶段的最适培养基和激素配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头孢霉素浓度为100mg/L时,外植体存活率最高、污染率最低;SN6、SN7的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0.5 mg/L 6-BA+1.0 mg/L ZT+0.05 mg/L IBA,YC24 的最适分化培养基为 MS+0.5 mg/L 6-BA+0.5 mg/L ZT+0.05 mg/L IBA;SN6 的最适生根培养基为 1/2MS+0.2 mg/L NAA+0.1 mg/L IBA+1.0 g/L活性炭,SN7、YC24的最适壮苗生根一步培养基为1/2MS+0.05 mg/LNAA+0.2 mg/L IBA.本研究建立了欧李嫩枝快速繁殖体系,可为优良种质的后续练苗移栽、扩大培养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土壤水温、谷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干旱半干旱区,设置渗水地膜(T1)、生物降解地膜(T2)和普通地膜(T3)3种地膜覆盖处理,以露地(T4)种植为对照,研究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温度和谷子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干旱半干旱区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T4处理相比,T1和T3处理各生育时期均提早,生育期缩短2d,T2处理生育期延长5 d;地膜覆盖处理土壤含水量表现为T1>T3>T2>T4,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T1>T3>T2>T4;总体上地膜覆盖处理各生育时期土壤温度均高于T4处理;总体上,地膜覆盖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提高.与T4处理相比,T1、T2、T3处理谷子叶片SPAD值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提高,以T1处理最高,T3处理次之;T1、T2、T3处理的株高、穗长、穗颈长、穗码数、主穗粒质量、主穗质量、千粒质量和产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总体以T1处理表现最好,T3处理次之.其中,产量具体表现为T1>T3>T2>T4,T1、T3、T2处理分别较T4处理显著增产22.08%、21.77%、12.30%,T1和T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T2处理.产投比表现为T1=T3>T4>T2,纯收入表现为T1>T3>T4>T2,T1处理产投比为1.81,纯收入为9 210.6元/hm2,较T4处理提高28.69%.综上,谷子地膜覆盖以T1处理最优,T3处理次之.
关键词: 谷子 渗水地膜 生物降解地膜 普通地膜 土壤水温 水分利用效率


黄瓜花挥发性化学物质鉴定及其对西花蓟马行为反应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出黄瓜(品种'L–1')花挥发性化合物共81种,包括醇类、醛类、酯类等16大类,主要成分有叶醇、(S)–氧化芳樟醇、正己醛和乙酸癸酯等.应用自制"Y"形嗅觉仪测定了11种挥发性化合物不同梯度(10、102、103、104、105)稀释后对西花蓟马行为的影响,发现西花蓟马对苯甲醛(10~105)、1–辛烯3–醇(10~105)、月桂烯(102)、1–戊烯–3–醇(102、105)、芳樟醇(10、103、104)、乙酸癸酯(10、102、104)、叶醇(10、103、105)、异戊醛(10、104、105)、异戊醇(102)有明显的正趋向反应;对月桂烯(10、104、105)、苯甲醇(10)、苯乙醛(102、104)、1–戊烯–3–醇(10)、芳樟醇(10)和乙酸癸酯(103)有较强的驱避反应.


7种禾本科牧草抗旱性研究与评价
《草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蒙古冰草-宁夏、蒙古冰草-内蒙古、沙生冰草、扁穗冰草、细茎冰草、格兰马草、老芒麦)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农艺性状(绿叶数和株高)收益与土壤水分收益的权衡关系,将权衡值(RMSD)与土壤含水量作为分位数模型变量,确定维持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含水量的响应阈值,同时研究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综合评价值,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程度越高,牧草的绿叶数和株高受到的负面影响就越大;2)不同牧草对干旱胁迫的耐受程度和范围有差异,其中,细茎冰草和格兰马草的绿叶数-土壤含水量阈值分别为9.1%和9.7%,细茎冰草、格兰马草和蒙古冰草-宁夏的株高-土壤含水量阈值分别为4.6%、5.6%和13.0%,其余牧草分位数模型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3)通过7项生理指标评价分析,7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抗旱性强弱表现为:蒙古冰草-宁夏>格兰马草>细茎冰草>蒙古冰草-内蒙古>沙生冰草>扁穗冰草>老芒麦;4)综合土壤含水量阈值与抗旱生理评价,细茎冰草与格兰马草可作为中度干旱区的引选牧草。


水稻垩白QTL位点qCG5的定位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水稻外观品质相关性状基因位点,以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于2019-2021年进行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粒型表型数据采集及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外观品质性状相关QTL 12个,其中垩白粒率相关的QTL 4个,分别位于第5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为3.53%、18.32%、13.97%和5.62%;垩白度相关的QTL 3个,分别位于第5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为15.64%、12.29%和6.27%;粒形相关QTL 5个,分别位于第5号和第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为 42.56%、46.75%、55.50%、3.86 和 4.30%,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共定位区间 Marker49932~Marker160033(qCGP-5-2、qCGP-5-3和qCGG-5-1)的贡献率超过10%,遗传距离较小(0.833cM).经过对比,Marker49932~Marker160033区间是一个新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主效QTL区域,可进一步进行精细定位,对水稻品质育种将具有重要意义.


宁夏小麦种质资源粒重基因KASP标记检测及验证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高粒重小麦种质资源,连续2年在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条件下测定了 209份小麦种质资源的千粒重、粒长、粒宽和粒厚4个籽粒相关性状,同时用4个粒重相关基因TaGW2-6B、TaGASR、TaGS-D1和TaCWI-4A的KASP标记对参试材料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宁夏小麦种质资源籽粒表型性状较丰富.千粒重、粒长、粒宽和粒厚分布范围分别为29.73~56.25 g、5.82~7.57 mm、2.87~3.83 mm和2.74~3.55 mm.4个基因标记分别将参试材料区分为两种单倍型:TaGW2-6B将参试材料区分为Hap-6B-1和Others两种单倍型,其中优异单倍型Hap-6B-1的频率为62.44%;TaGASR将参试材料区分为H1c和H1c/H1g两种单倍型,其中优异单倍型H1c频率为93.10%;TaCWI-4A-1523将参试材料区分为Hap-4A-C和Hap-4A-T两种单倍型,其中优异单倍型Hap-4A-C频率为76.41%;TaGS-D1将参试材料区分为TaGS-D1a和TaGS-D1b两种单倍型,其中优异单倍型TaGS-D1a频率为86.50%.TaGW2-6B与千粒重显著相关,与粒宽和粒厚极显著相关;TaGASR与千粒重和粒长极显著相关,与粒宽显著相关;TaCWI-4A与千粒重、粒宽和粒厚显著相关.宁夏小麦种质资源粒重基因主要包括7种优异单倍型组合,其中,Hap-6B-1+H1c+Hap-4A-C+TaGS-D1a组合对千粒重、粒宽和粒厚有显著的正向调控作用,Hap-4A-C+TaGS-D1a组合对粒长有显著的正向调控作用.因此,在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条件下TaGW2-6B、TaGASR和TaCWI-4A能够较好地区分小麦粒重大小,可用于粒重性状选择.在209份参试材料中,共筛选到14份千粒重大于50 g的高粒重材料,其中有9份材料聚合了4个粒重相关基因的优异单倍型.


枸杞粉及其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食品科学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枸杞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资源,其鲜果喷雾干燥粉作为食品或功能食品原料被广泛应用,但其功效作用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免疫低下的小鼠为模型,探究枸杞粉(Lycium barbarum L.powder,LB)、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L.polysaccharides,LBP)及复配物(LB+LBP)对小鼠免疫力及肠道菌群稳态的影响.结果表明,LB、LBP及LB+LBP均可不同程度地恢复免疫抑制小鼠的体质量和采食量,改善小鼠的脾脏、胸腺和结肠组织损伤,有效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a)、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干扰素-γ(interferon-y,IFN-γ)和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的分泌,调节结肠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生成,显著调节Muribaculaceae_unclassified、Muribaculum、Mucispirillum、Helicobacter、Bilophila、Clostridiales等相对丰度(P<0.05),逆转CTX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代谢功能异常,并使其趋于正常.相较于LBP,LB、LB+LBP还可降低Clostridiales相对丰度,增加有益菌Duncaniella的相对丰度,LB+LBP还可降低厌氧菌Anaerotruncus的相对丰度.本研究结果将为枸杞精深加工产业中功效针对性健康产品研发和多元化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有机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宁夏平原有机肥施用量对饲料玉米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有机肥安全施用量,为土壤培肥及玉米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在宁夏青铜峡市甘城子村开展有机肥不同施用量试验,共设6个用量水平:0、3750、7500、15 000、30 000、45 000 kg/hm2,以非有机肥(0 kg/hm2)为对照,研究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施用适量有机肥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以有机肥施用量15 000~30 000 kg/hm2对产量构成因素促进效果最佳,2018和2019年最高产量下有机肥施肥量分别为27 880和25 030 kg/hm2;施用有机肥可显著增加0~30 cm层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以有机肥施用量15 000 kg/hm2处理对增加土壤细菌数效果最佳,2018和2019年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52.1%和202.4%,且2019年微生物总数高于2018年;施用有机肥可有效增加土壤酶活性,0~20 cm层土壤酶活性高于20~40 cm.0~20 cm层土壤在有机肥施用量15 000 kg/hm2处理下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最高,较对照处理分别显著增加63.6%、26.2%、158.9%和43.9%,而20~40 cm层土壤在有机肥施用量45 000 kg/hm2处理下活性最高,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02.3%、37.4%、97.4%和56.3%.[结论]施用适量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
关键词: 有机肥 玉米产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基于跨反向剪接位点引物特异性检测circRNA的PCR方法
《生物技术通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特异扩增circRNA发生可变反向剪接环化事件时被包含的circRNA,准确分析目标circRNA的表达水平.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葡萄高可信度circRNA的可变反向剪接环化事件特征,提出一种适用于葡萄circRNA可变反向剪接环化事件的引物设计改良方法,即一端引物的3'端跨反向剪接位点3-4个碱基,并运用RT-PCR和qRT-PCR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高可信度葡萄circRNA的来源基因中有21.7%存在可变反向剪接环化事件,可分为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选取4组circRNA进行扩增,其中circRNA_4363、circRNA_6017、circRNA_6044和circRNA_7086分别被circRNA_4364、circRNA_6018、circRNA_6045和circRNA_7085包含,使用常规背向引物对被包含的4个circRNA进行RT-PCR可获得2条扩增条带,且qRT-PCR溶解曲线为双峰.通过应用改良引物对circRNA_4363、circRNA_6017和circRNA_7086进行RT-PCR和qRT-PCR可获得单一扩增产物.相较于常规背向引物,使用改良引物可以特异扩增发生可变反向剪接环化事件时被包含的circRNA,使其定量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关键词: circRNA qRT-PCR 背向引物 可变反向剪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