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期宽窄行交替种植条带深松对农田黑土理化特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定位试验23年后传统耕作(CT)和宽窄行交替种植条带深松(ST)两种耕作方式土壤剖面理化特性和玉米产量差异,探明保护性耕作对农田黑土结构特性、肥力和玉米产量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与CT处理相比,ST处理显著降低0~20 cm土层容重和垂直方向20~22.5 cm土层紧实度,增加0~20 cm土层非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饱和含水量和饱和导水率,显著提高30~9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C∶P、C∶K、N∶P和N∶K,增加0~10 cm土层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改善0~40 cm土层pH值,玉米产量提升5.75%~17.39%。


施药对不同抗性水平玉米品种的病虫害防效及保产作用
《中国植保导刊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结合不同玉米品种对病虫害抗性水平的差异,选用合适药剂处理种子以利齐苗壮苗和防治矮化病,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药防治玉米螟、大斑病和穗腐病,研究各施药处理对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效及保产作用.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处理可提高供试品种的出苗率,对矮化病的防治效果为76.26%~100%;喷施药剂对大斑病的防效为50.92%~80.69%,对穗部玉米螟防效为37.52%~89.76%,对穗腐病防效为31.87%~82.20%.施药防治对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挽回损失率为7.44%~38.68%.


发酵复方中药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随机选取400只试验鸡(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Ⅰ组饲喂基础日粮+0.1%金霉素,处理Ⅱ组饲喂基础日粮+0.2%复方中药制剂,处理Ⅲ组饲喂基础日粮+0.2%发酵复方中药制剂,探究发酵复方中药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5日龄,与对照组相比,处理Ⅰ、Ⅱ、Ⅲ组肉鸡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2.24%、2.24%、4.50%(P<0.05),3个处理组肉鸡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了2.21%(P<0.05);26~49日龄,处理Ⅰ、Ⅱ、Ⅲ组肉鸡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31%、4.52%、4.99%(P<0.05),处理Ⅲ组肉鸡日增重较处理Ⅱ组、处理Ⅰ组分别提高了0.45%、2.62%;处理Ⅲ组肉鸡料重比与处理Ⅰ、Ⅱ组相比均降低了0.62%(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Ⅰ、Ⅱ、Ⅲ组粗蛋白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86%、1.77%、3.46%(P<0.05),处理Ⅲ组粗蛋白利用率较处理Ⅱ组、处理Ⅰ组分别提高了1.66%和1.57%(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Ⅰ、Ⅱ、Ⅲ组粗脂肪利用率分别提高了0.98%、0.97%、1.76%(P<0.05),处理Ⅲ组粗脂肪利用率较处理Ⅰ组提高了0.77%(P<0.05)。由此可见,添加发酵复方中药制剂可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及抗氧化性能,降低料重比,改善发病率、腹泻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 发酵中药复方制剂 抗生素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抗氧化性能


牛粪秸秆堆肥与化肥减量配施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适宜的牛粪秸秆堆肥替代化肥比例,本研究以富民985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肥(CK)、100%全量化肥(CF)、10%堆肥替代化肥(CN)、20%堆肥替代化肥(CE)、30%堆肥替代化肥(CS)等5个处理,分析各处理下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玉米植株叶片光合速率、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牛粪秸秆堆肥替代处理可以显著提升春玉米光合作用能力及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在施用堆肥的条件下,随着堆肥替代比例的增加,各生育时期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以及碳代谢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堆肥替代化肥(CE)处理下,光合作用参数和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均为最高。施用牛粪秸秆堆肥替代化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春玉米的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20%堆肥替代化肥(CE)处理和10%堆肥替代化肥(CN)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比100%全量化肥(CF)处理提高9.41%、7.03%。本研究为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及耕地的用养结合提供良好的借鉴。


异色瓢虫对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的捕食潜能
《植物保护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捕食潜能,本文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异色瓢虫对上述2种鳞翅目害虫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在网室条件下测定了异色瓢虫对2种害虫低龄幼虫的防控效果。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异色瓢虫雌雄成虫对这2种害虫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其中雌成虫对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a)分别为1.120和0.987,控害效能(a/Th)分别为134.514头和154.408头,日最大捕食量(1/Th)分别为120.124头和156.437头;雄成虫对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a)分别为1.071和0.830,控害效能(a/Th)分别为116.262头和124.568头,日最大捕食量(1/Th)分别为108.540头和150.039头。网室试验结果表明,2∶300、4∶300和8∶300的益害比下异色瓢虫均能有效控制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数量,释放后8 d防效分别在65%、80%和95%以上。综上所述,异色瓢虫具备对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有效控害的潜力,试验结果可为利用异色瓢虫防控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异色瓢虫 甜菜夜蛾 草地贪夜蛾 捕食功能反应 生物防治


东北黑土区典型县域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东北黑土区作物和畜牧生产的耦合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本研究选择位于东北黑土区的吉林省农安县为研究区域,以农牧系统为研究边界,通过实地调研、统计数据和文献,结合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FER: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定量分析1990—2020年农牧系统氮磷养分流动、利用效率和环境损失,探究气候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氮磷排放的驱动作用,并设置平衡施肥(减少化肥施用)和有机肥替代(提升有机物料替代)两种情景评估该县减排潜力。结果表明,相对于1990年, 2020年农安县农牧体系氮磷输入量分别下降45%和23%,其中化肥施用是最大的输入项。作物和农牧系统养分利用率波动增加,而畜禽系统养分利用率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农牧体系氮磷损失量较1990年分别减少41%和增加29%。农田氨挥发、径流侵蚀和畜禽粪便直排为主要排放途径。通过平衡施肥和有机替代,土壤氮磷积累处于较低水平,至2030年农安县化学氮肥有80%的减施潜力,化学磷肥有85%的减施潜力,且氮磷养分环境排放均减少67%,作物和农牧系统养分利用率均增长50%以上。综上,农安县农牧体系未来可通过增加秸秆和粪便还田量提升化肥减施潜力。东北黑土区应继续深化化肥零增长政策,推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农牧系统协同优化发展。
关键词: 农牧系统 农业绿色发展 氮磷利用率 NUFER模型 减施潜力


高产抗病玉米杂交种"福莱62"选育及配套栽培要点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 2024
摘要: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在保障全球粮食供应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全球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选育高产抗病的玉米品种成为玉米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吉林市福莱特种子有限公司以自选系“C48”为母本、自选系“Z102”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玉米新品种“福莱62”,2021年通过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国审玉20210283)。该品种生育日数127.7 d,具有产量高、品质好、脱水快和抗灰斑病等特点,适宜在辽宁省东部山区、辽北部分地区、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和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等部分地区种植。


智利小植绥螨对二斑叶螨不同螨态的捕食反应和捕食选择性
《东北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智利小植绥螨雌成螨对二斑叶螨不同螨态的捕食反应、捕食选择性,以及智利小植绥螨自身的捕食干扰反应,为智利小植绥螨的人工繁殖和田间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智利小绥螨雌成螨对二斑叶螨卵、若螨和成螨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智利小植绥螨雌成螨对二斑叶螨三种螨态的最大捕食量分别为333.33粒、45.45头和12.99头,其捕食能力随猎物螨态的增大而降低。智利小植绥螨对二斑叶螨的若螨表现出嗜食性,对卵和成螨没有嗜食性。在相同猎物密度下,智利小植绥螨对二斑叶螨的平均捕食量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存在种间干扰。
关键词: 智利小植绥螨 二斑叶螨 捕食反应 捕食选择性 干扰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