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DEA-SBM模型的吉林省玉米品种生产效率分析
《玉米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选取2020-2022年吉林省15个主栽玉米品种,运用DEA-SBM模型进行生产效率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吉林省玉米品种生产实践中表现较好的是翔玉998、良玉99、翔玉211、郑单958,表现优良的玉米品种中吉林省本土品种所占比例不高,玉米品种市场竞争力较弱,种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对于非有效玉米品种而言,单纯提高某种生产要素并不能有效改变生产效率,需要全要素合理有效配置才能实现整体效率的提升.因此,需要提高现代育种技术水平、发展高效种植技术、培育本土现代种业集团,最终提升吉林省种业竞争力.


冬季营养液加温对番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凤珠(CL042)”番茄为试材,通过加温营养液设置5个温度梯度处理,分别为12℃(T1-CK)、14℃(T2)、16℃(T3)、18℃(T4)和20℃(T5),以12℃为对照,研究冬季基质栽培对番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冬季基质栽培番茄生长的营养液温度,以期为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番茄冬季基质栽培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营养液加温T4(18℃)及T5(20℃)时,番茄在生长指标上表现良好;T5处理在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指标上表现最好,分别为40.50、15.10μmol·m-2·s-1、233.33μmol·mol-1、0.21 mmol·m-2·s-1和4.36 mmol·m-2·s-1;T5处理根系活力最低,为1.91μg·g-1·min-1;T5处理采收时间可达45 d。T5(20℃)处理营养液温度适用于北方地区冬季基质栽培番茄,增加采收时间。


不同能氮水平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对于反刍动物营养代谢的研究,离不开对瘤胃发酵的研究和探讨。近年来,我国玉米、豆粕价格居高不下,通常又依赖进口,为避免人畜争粮,在节本增效的大环境下,研究人员都在寻求精准营养。饲粮的能量与蛋白质水平是反刍动物维持正常生理需求、保障瘤胃发酵的重点。挥发性脂肪酸是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主要产物,也是动物体内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而瘤胃产生的微生物蛋白则为反刍动物提供了主要的蛋白质营养。因此,文章主要从两方面(能氮比、能氮同步释放)综述不同能氮水平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影响,以期为配制精准饲粮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瘤胃发酵 能氮比 能氮同步释放 精准营养


直立型早熟绿豆品种吉绿17的选育
《中国种业 》 2024
摘要:为了满足我国绿豆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于2012年以绿丰3号为母本、苏绿2号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等育种技术手段,于2022年育成了早熟、大粒绿豆品种吉绿17,同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吉认绿豆2022002,并获得了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221004405,适宜吉林省绿豆主产区及相似气候区域种植。该品种早熟、株型直立且紧凑、结荚集中,适宜一次性收获,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对吉绿17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以及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加快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适当延长育肥期对沃金黑牛母牛产肉性能的影响
《东北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适当延长育肥期对沃金黑牛母牛产肉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358.80±23.65)kg、体况良好的12月龄的沃金黑牛母牛6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头,饲养条件统一标准,单栏饲喂,对照组育肥至30月龄,试验组育肥至36月龄,全部屠宰,测定产肉性能。结果表明,育肥至36月龄组的沃金黑牛母牛在屠宰性能上,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比30月龄组分别提高13.60%,9.91%,3.36%,3.88%,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眼肌面积、背膘厚、肌间脂肪厚度分别提高了2.27%,16.26%,13.07%,差异不显著(P>0.05);在肉的品质上,肉色L*值、b*值分别提高8.15%,21.69%,差异显著(P<0.05),a*值提高11.08%,差异极显著(P<0.01),剪切力降低29.31%,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适当延长沃金黑牛母牛的育肥期可以提高产肉性能和肉品质,该育肥方式具有可行性。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玉米种子精选方法研究
《作物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探讨适宜的种子精选方法及参数,以郑单958为材料,通过种子形态自动化识别软件(Seed Identification)获取单粒玉米种子物理参数,并进行单粒种子发芽试验,研究玉米种子活力指标与其形态物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筛选最优精选指标,同时采用单一指标分类法、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和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种子发芽率,确定最佳精选方法。结果表明,幼苗芽长、根长、鲜重与种子物理参数R、A、S、B3呈显著相关。分别按170≤R≤190、10≤A≤20、16≤S≤24、71≤B3≤79进行单一指标精选,其发芽率由未筛选前的66.0%分别提升至72.1%、73.7%、75.0%、73.6%,获选率分别为56.8%、63.6%、52.3%和50.8%;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方法使种子发芽率提高至80.9%,种子发芽获选率88.4%,模型稳定率97.3%;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方法下种子发芽率提高至82.9%,种子发芽获选率89.5%,模型稳定率97.7%。综上,物理指标R、A、S和B3值可作为玉米种子精选参数;相比单一指标和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在预测种子发芽率、获选率和稳定性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可确定为最佳精选方法。
关键词: 玉米种子 精选方法 物理参数 机器视觉技术 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


应用CNCPS体系评定不同刈割茬次珍珠谷草营养价值
《草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加拿大珍珠谷草(Pennisetum glaucum)是一种新型牧草品种,为科学判定其饲用价值,深入探讨珍珠谷草作为反刍家畜青粗饲料潜力,本研究通过对珍珠谷草进行多次刈割,对比不同刈割茬次牧草产量和品质,并利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体系对其蛋白质组分和碳水化合物组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珍珠谷草第2茬次全株、茎干物质含量显著大于第1茬次(P <0.05),叶粗蛋白含量最高(22.46%),大于第1茬次(P <0.05),茎木质素含量为5.40%,显著小于第1茬次(P <0.05),第2茬次珍珠谷草品质更好。CNCPS体系组分中:第2茬次酸性洗涤不溶蛋白含量大于第1茬次(P <0.05),可溶性粗蛋白、淀粉含量小于第1茬次(P <0.05),珍珠谷草第1茬次碳水化合物组分和蛋白质组分快速降解部分含量较高,第2茬次主要以中速降解部分为主。应用CNCPS体系不仅可以精确评价牧草营养价值,还能侧面反映出动物对牧草的利用情况。
关键词: 珍珠谷草 青粗饲料 刈割茬次 蛋白质组分 碳水化合物组分 产量品质 综合评价


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烟气释放研究
《现代盐化工 》 2024
摘要:为改善秸秆成型燃料燃烧时烟气排放及燃烧效果,采用优势互补的方法,将木质与秸秆进行不同比例混配,并对燃料的物理性能及燃烧性能进行检测。同时,对其燃烧时排放的NO、CO和硫化物进行分析。根据当地实际运行条件,选取了吉林省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台生物质锅炉。利用崂应3012H D型大流量低浓度烟尘/气测试仪对木质颗粒、秸秆颗粒和40%木质+60%秸秆混合颗粒在燃烧时排放的NO、CO和硫化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种燃料在同一生物质炉的相同工况下运行时,CO的排放质量浓度均大于170mg/m3,NO的排放质量浓度均在30mg/m3以上,SO2的排放质量浓度均不超过20mg/m3。随着燃烧负荷的增大,秸秆燃料3种排放物质有明显增加,混合颗粒的排放物质质量浓度变化较小,而木质颗粒有着相反的变化;随着负荷的增大,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减小,其中全秸秆的CO排放最高值1652mg/m3,混合颗粒的气体排放物质量浓度与木质燃料气体排放物质量浓度接近,CO释放质量浓度最低值是432mg/m3。试验结论可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混配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