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97条记录
施氮量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磷钾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

棉花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氮0、75、150、225、300和375kg·hm-2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磷、钾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与杂交棉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间均表现显著正相关,増施氮肥促进了杂交棉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但是当施氮量增加到300kg·hm-2后,促进效果不显著。施氮量与各器官干物质、氮、磷、钾的分配比例关系:与叶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棉花生育中期与茎呈负相关,生育后期呈正相关,在棉花生育中期与蕾、花、铃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呈显著负相关。施氮量增到300kg·hm-2后,棉花生育后期干物质和氮磷钾在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明显下降,在茎叶的分配比例明显提高,表现营养生长过旺。氮积累和分配与磷、钾积累和分配间表现很好的正相关,从产量水平看,以每公顷施氮300kg的子棉产量最高,比施氮225kg的增产1.66%,增产不显著。施氮量达375kg·hm-2时,子棉产量比300kg·hm-2的减产3.92%、比225kg·hm-2减产2.23%。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利用率明显下降,而磷和钾的利用率提高。

关键词: 杂交棉 施氮量 干物质 积累 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设施蔬菜种植区地下水硝酸盐来源分析——以山东省惠民县为例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华北平原典型集约化设施蔬菜种植区山东省惠民县为研究对象,分析浅层地下水硝酸盐的含量状况并追溯其来源。【方法】多点采集设施蔬菜种植区土壤、肥料及地下水样品,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识别地下水氮污染的可能来源。【结果】结果表明,蔬菜大棚区浅层地下水硝态氮含量为25.3—279.6mg·L-1,平均为121.6mg·L-1,87%的样品硝态氮含量超过50mg·L-1;较集中分布在50—70mg·L-1和170—190mg·L-1区间,含量最高的点位超标高达27倍;5种蔬菜大棚地下水硝态氮的含量依次为:黄瓜>芹菜-辣椒和辣椒>芹菜-黄瓜和芹菜-番茄。研究区域内土壤的δ15N值在1.96‰—7.38‰之间,化肥(尿素、复混肥等)在0.2‰—0.6‰之间,动物粪便(农家肥、厩肥)在7.3‰—16.87‰之间;地下水样的δ15N值变化在-0.01‰—15.91‰之间,平均为6.75‰±3.15‰,随NO3--N含量减少地下水δ15N值未呈现增加趋势,该研究区域内地下水反硝化作用较弱。【结论】蔬菜棚区内浅层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十分严重,受人为因素干扰很大;硝酸盐主要来源为土壤有机氮,其次为动物粪便。

关键词: 集约化 山东惠民 地下水 硝酸盐 δ15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玉米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玉米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00~2007年河南省玉米生产现状进行分析,玉米单产、总产和种植面积都呈逐年上升态势。推广面积在0.667万hm2以上品种保持在20~30个,6.67万hm2以上品种3~7个。自育品种所占比例逐年升高,推广面积占全省比例越来越大,2007年达77.6%,平均每年增幅14.68万hm2。耐密型品种呈持续上升趋势,稀植大穗型品种则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种质集中在改良Reid、塘四平头和PB系统,占87%。对河南省玉米单产、总产和增产潜力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种质 河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的营养与施肥效应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述了花生大、中、微量营养元素单施及配合施用效应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花生营养研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花生高产优质合理施肥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 营养元素 施用 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油菜种子质量分级标准与生产程序

种子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油菜籽第一大生产国,油菜籽产量接近全世界总产量的30%,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种业是农业发展和农业安全的基石,标准化种子生产方式和高质量种子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但是中国种子生产发展相对落后于农业经济中其他部门,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种业和落后的种子生产模式面临来自全球的挑战。国际油菜种子生产主要分为3~5级,一般包括:育种家种子、先基础种子、基础种子、注册种子和合格种子,主要优势体现在以育种家种子作为种子繁育的唯一种源、限代繁殖、种源纯度高,不需选择等,具备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质量检测与过程检验并重,同时标准种子生产模式可以从多方面提高效率、节省育繁成本、提高种子质量。本文在国内外油菜种子分级制度、生产程序和质量标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油菜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创新与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建立的构想,为构建新的质量标准体系提供前提,从而对提高中国油菜种业竞争力、有效地服务国内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菜 种子质量 分级标准 生产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马特罗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单克隆抗体制备和鉴定

核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重氮化法将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分别与西马特罗(CIM)偶联作为免疫原或包被原,用BSA-CIM免疫BALB/c小鼠,经过3次免疫后,OVA-CIM包被后用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选择细胞融合备用鼠,选择高效价、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小鼠进行抗原超强免疫;取脾细胞应用杂交瘤技术与骨髓瘤细胞建立分泌CIM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的杂交瘤细胞株;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CIM mAb,对CIM mAb的效价、敏感性和特异性等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免疫的6只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均达到10-3;融合后筛选出3B11-H4、2A11-G11和4F5-F11共3株敏感特异的杂交瘤细胞,其细胞培养上清液效价分别为1∶800、1∶1600和1∶1600,腹水效价分别为1∶2.56×106、1∶1.02×107和1∶2.56×107,3B11-H4株对CIM的IC50为0.40ng/ml,与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其他β2激动剂交叉反应性小于0.2%。本试验获得了高效价、敏感、特异的抗CIM mAb,为CIM残留ELISA检测试剂盒和试纸条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西马特罗 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转基因大豆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

大豆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的转基因研究是国内外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转基因大豆已成为世界大豆主产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应该借鉴国外转基因大豆发展经验,立足已有的技术、人才和材料储备,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等相关法律、政策下,完善和健全我国转基因大豆技术及其产业化体系。大力发展我国转基因大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该文概述我国转基因大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再生体系 遗传转化 外源基因 产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喹乙醇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的鉴定

核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质谱法鉴定合成喹乙醇-半琥珀酸酯(OLA-HS),紫外法及凝胶电泳法鉴定全抗原OLA-BSA和OLA-OVA后,使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喹乙醇单克隆抗体(OLA mAb),对其效价、亲和力、敏感性、特异性及亚型进行鉴定,并通过体内诱生腹水法进行大量制备。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OLA-HS,且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成功;筛选出的5株杂交瘤细胞单抗同种型均为IgG1,细胞培养上清间接ELISA效价在1∶3.0×102~1∶1.28×103之间,用4E12细胞株制作的腹水效价为1∶5.12×105。OLAmAb亲和常数Ka为3.75×1010L/mol,对OLA的IC50为1.51ng/ml,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试验获得了高效价、敏感、特异的OLA mAb,可用于动物性食品中OLA残留检测的免疫学试验。

关键词: 喹乙醇 单克隆抗体 免疫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普遍采用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HPLC)进行测定,研究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MS)测定蔬菜中7种常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进行比较。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是经典方法,重现性好,但是检测周期长,衍生试剂价格昂贵且稳定性差;LC-MS/MS法保留时间短,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实验过程快,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杂交棉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和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氮0,75,150,225,300和375 kg.hm-2对杂交棉豫杂37号在不同生育阶段其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显著提高了杂交棉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量,特别是显著提高了杂交棉后期干物质与氮、磷、钾的积累量及积累比例.就产量水平看,本试验以施氮量300kg.hm-2的子棉产量最高,比施氮量225 kg.hm-2的增产1.66%,但增产不显著;而施氮量达375 kg.hm-2,其子棉产量比300 kg.hm-2的减产3.92%、比225 kg.hm-2减产2.23%.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利用率明显下降,而磷和钾的利用提高.就纤维品质指标看,施氮可以提高纤维长度和纤维比强度,而施氮处理间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差别不大,以225 kg.hm-2处理的纤维比强度最大.

关键词: 杂交棉 施氮量 干物质 积累量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