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吉林中部大豆高产氮磷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吉林中部大豆高产氮、磷、钾肥适宜用量,为大豆高产高效施肥提供依据。2006~2007年,以吉育88为供试品种,设计了氮、磷、钾肥量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吉林中部大豆高产氮肥适宜用量为4567.5 kg.m-2,磷肥(P2O5)适宜用量为60~90 kg.hm-2,钾肥(K20)适宜用量为45~80 kg.hm-2,氮、磷、钾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P>K。

关键词: 大豆 高产 氮磷钾 适宜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黑土胡敏素结构特征的影响—固态~(13)C核磁共振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连作玉米农田长期施用有机肥(猪粪)对黑土胡敏素(HM)结构特征的影响,比较不同施肥量和施肥年限间的差异,为阐明HM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80年建立的国家黑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肥料试验为平台,采集定位12年和25年的3个试验处理(①不施肥CK;②施低量有机肥,施猪粪30t·hm-2·a-1;③施高量有机肥,施猪粪60t·hm-2·a-1)土样,在NaOH-Na4P2O7分离和HF-HCl脱灰处理的基础上,应用固态13C交叉极化魔角自旋核磁共振(13CCPMAS NMR)方法对HM进行结构表征。【结果】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后HM的有机碳含量增加,烷基C比例增加,烷氧C和芳香C比例下降,烷基C/烷氧C、脂族C/芳香C和疏水C/亲水C比值增加,上述规律性随有机肥施用量的提高和施用年限的延长表现得更加明显。不施肥处理随年限延长,HM的有机碳含量降低,而烷基C、烷氧C和芳香C比例以及烷基C/烷氧C、脂族C/芳香C和疏水C/亲水C比值均表现出与施肥处理相同的变化规律,但其变化幅度小于施肥处理。【结论】长期施用有机肥使土壤HM的结构向着烷基化和疏水性程度增加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土壤肥力的保持是有利的。

关键词: 胡敏素 黑土 长期施肥试验 有机肥 固态13C核磁共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丙硫克百威颗粒剂防治稻水象甲

农药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5%丙硫克百威GR不同剂量防治稻水象甲的田间试验表明:5%丙硫克百威GR对稻水象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速效性和持效性好于5%辛·唑磷GR,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5%丙硫克百威GR1.125、1.500、1.875、2.250kga.i./hm2药后10d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9.53%、81.00%、86.70%、89.35%,4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卵和幼虫减退率高于对照药剂5%辛·唑磷GR。建议田间使用5%丙硫克百威GR剂量为1.500~2.250kga.i./hm2。

关键词: 丙硫克百威 稻水象甲 药效试验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原红牛与安格斯杂种牛(F_1)肉用性能比较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草原红牛、安格斯杂种牛(F1)作为试验牛种,按营养水平分为高、中营养水平组进行育肥、屠宰试验。结果表明:安格斯杂种牛(F1)日增重、胴体重、屠宰率高于草原红牛;草原红牛肉中氨基酸、脂肪酸、粗蛋白质含量高于安格斯杂种牛(F1),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杂交牛 营养水平 育肥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5个紫花苜蓿品种抗旱性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15个紫花苜蓿品种抗旱性。[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对15个苜蓿品种进行人工干旱胁迫,测定其干旱胁迫后植物体的相对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水饱和亏缺3个抗旱指标。通过对不同苜蓿品种的抗旱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对不同苜蓿品种的综合抗旱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将15个苜蓿品种划分为3类,高抗旱苜蓿品种:敖汉、公农2号、宁苜1号、龙牧801;中抗旱苜蓿品种:公农1号、龙牧803、MagnumV-wet、农宝、竞争者、大叶、中苜1号;弱抗旱苜蓿品种:公农3号、WL-525、朝阳、胜利者。[结论]高抗旱苜蓿品种为敖汉、公农2号。

关键词: 苜蓿 抗旱性 隶属函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玉米叶面积系数动态特征的密度效应

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明确春玉米不同密度群体叶面积系数(LAI)特征参数的密度效应,以吉单209和郑单958为材料,于2005年和2006年在东北春玉米区(吉林)分别设置4.5~10.5万株hm?25个密度和3.0~12.0万株hm-27个密度处理试验,应用作物高产群体相对LAI动态普适模型方程y=(a+bx)/(1+cx+dx2)模拟分析不同密度对LAI动态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群体最大LAI在3.0~12.0万株hm?2范围内随密度增加呈近似直线增大趋势,而最大LAI出现的时间随密度增加而提早;将LAI数据相对化处理后,不同密度群体的LAI差异在最大LAI之后较之前表现明显,高密度群体较低密群体LAI衰减迅速。全生育期平均LAI随密度增加呈显著线性增大趋势,而平均LAI与最大LAI的比率则随密度增加呈显著线性减小趋势。密度对模拟方程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邻密度差异不明显,间隔3.0万株hm?2的差异显著;不同参数变化趋势不同,其中参数a接近"0",受密度影响不大;b、c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d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全生育期群体LAI变化速率呈"N"形变化趋势,且与群体LAI变化及生育期对应,高密度群体LAI增加及衰减的速率均大于低密度群体,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为密度响应敏感期。由此可见,密度对春玉米全生育群体LAI动态具有调节作用,尤其群体LAI变化速率、最大LAI及其到达的时间、平均LAI及其与最大LAI的比率等重要特征参数对密度响应较为敏感,可作为对春玉米群体密度调控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春玉米 密度 叶面积系数 平均LAI LAI变化速率

改变源库关系对大豆产量生理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去叶去荚改变源库关系使大豆产量和生理特性发生很大变化,并且与获得较高产量和性状改善有密切的关系。从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籽粒油份、籽粒蛋白质、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和籽粒产量等方面阐述改变源库关系对大豆源产量生理的影响。

关键词: 源库关系 大豆 产量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初次刈割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动态

草地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象草 青贮 发酵品质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不同省份粳稻选育品种的遗传相似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不同省份间粳稻选育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差异,为粳稻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34对SSR引物对12个省139份粳稻选育品种进行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9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SSR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5.3235个。RM320、RM531、RM1、RM286和RM336的等位基因数较多,分别为15、12、11、9和9个;RM320、RM336、RM286和RM531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2.3324、2.0292、1.8996和1.7820。12个省份间粳稻选育品种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为0.321~0.914,平均0.686。东北三省、宁夏、云南等纬度相近或生态气候环境相似的省份间粳稻选育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高,而贵州、江苏与其它省份间纬度或生态气候差异较大,其粳稻选育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低。【结论】RM320、RM531、RM1、RM286和RM336等标记适合利用于粳稻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检测。不同省份间粳稻选育品种的遗传相似性与其亲本的遗传基础有密切相关的同时,与品种选育时所处的纬度和生态气候环境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粳稻选育品种 遗传相似性 亲本遗传基础 生态气候环境 微卫星标记

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在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大量ESTs数据的出现已成为开发SSR标记的重要来源。EST-SSR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标记,不仅具备传统基因组SSR标记的特点,而且以其开发经济和通用性高等优势已在植物和动物中得到开发和应用。作者就EST-SSR标记特点,开发步骤及在动物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表达序列标签 微卫星 EST-SSR 遗传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