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期施肥对棕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和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质量与土壤的生物学性质密切相关,施肥制度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对土壤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沈阳农业大学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基地,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理化性质,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和动力学特征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施用化肥、有机肥配施化肥降低土壤pH值,提高4种土壤全量养分(全C、全P、全S、全N)含量,有机肥配施化肥提高土壤速效N含量;低量化肥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及Vmax/Km值和Vmax值,低量化肥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脱氢酶活性及Vmax/Km值,降低脱氢酶Km值。本文的研究表明,合理的化肥施用量及配施有机肥是提高土壤生物学活性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长期施肥试验 过氧化氢酶 脱氢酶 活性 动力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级稻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超级稻品种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5个超级稻品种为试材,观察它们的净光合效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研究超级稻品种的光合特性。[结果]各参试水稻品种的净光合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吉粳88>农大19>吉粳83>九稻48>吉粳102;各品种蒸腾速率早晨高晚间低,日变幅较小,日均值最高的是吉粳88。吉粳88的气孔导度早晨高,之后下降,15:00时明显升高后又下降,且日均值最高。各水稻品种的胞间CO2浓度均表现为早晨较高,之后下降,下午略有上升,之后呈下降趋势,日均值最低的是吉粳88。[结论]超级稻吉粳88的各项光合生理指标均有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优于其他参试水稻品种。
关键词: 超级稻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胞间CO2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玉米产消现状及其发展战略设计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增加未来玉米供给的路径主要包括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改造中低产田,其中以改造中低产田潜力最大。随着玉米转化产业的发展,玉米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饲料是玉米消费的主要领域,而玉米工业转化开始成为最大的潜在市场。玉米消费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在玉米生产结构、玉米加工业发展、玉米基地建设、玉米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玉米主产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诸方面实施有效的战略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香梨叶片褐斑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北方园艺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叶片褐斑病是影响寒香梨生产的一种重要病害,每年发病都比较严重。由于病害影响导致叶片制造的养分不足,枝条成熟不充分,品种抗性下降。同时影响花芽分化,致使产量下降、品质降低。通过多年的田间调查,了解病害的发病规律,并筛选出适宜药剂及防治时期。结果表明:6月初喷药防治效果理想,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防效61.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为88.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中添加植物油对延边黄牛牛肉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通过在延边黄牛育肥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混合植物油,探讨植物油对延边黄牛牛肉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延边黄牛(公牛)16头,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5%、6%(以精料为基础)的混合植物油,试验期为88d。混合植物油以豆油、红花油和葵花油,按55%、25%和20%的比例混合而成。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4%、5%和6%植物油与对照组相比,牛肉中的共轭亚油酸(c9,t11)含量显著提高(P<0.05),4%、5%、6%植物油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75%、287.5%、325%,并随植物油水平提高呈上升趋势;各试验组共轭亚油酸(t10,c12)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牛肉中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5%、6%植物油组亚油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2.38%、41.74%、46.50%,亚麻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05.88%、47.06%、52.94%;油酸(C18∶1)含量,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植物油添加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随植物油添加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其中6%植物油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饱和脂肪酸含量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有机肥对黑土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湿筛法对不同处理下的黑土进行分离,得到4种不同大小(>2000、2000~250、250~53、<53μm)的团聚体,利用密度分组法分离出游离的轻组(freeLF)和团聚体内的颗粒有机质(iPOM),以评价有机肥对黑土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有机肥显著增加了土壤的团聚化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耕作对团聚体的破坏作用,减缓团聚体的周转.团聚体内细颗粒有机碳(fine iPOM-C)含量显著高于粗颗粒有机碳(coarse iPOM-C)含量,说明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团聚体内细颗粒有机碳的积累,是施用有机肥条件下黑土团聚体内碳固定的主要形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僵菌亲环素蛋白基因BbCPLA的克隆与分析
《玉米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亲环素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生命体中,并存在于细胞液和各个细胞器中,具有分布广泛性及结构的高度保守性等特点,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球孢白僵菌是最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之一,已成功应用于玉米螟和松毛虫等害虫的生物防治。本研究首次从玉米螟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中分离到一个亲环素蛋白基因BbC-PLA,该基因片段长度为606 bp,基因序列与来源于小菜蛾虫生真菌白僵菌的亲环素白蛋白基因A对应编码序列(AF542516)同源性为99.8%;该基因的编码区为495 bp,编码了一个由16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与蛋白数据库中同源蛋白(AAN39296)的最高同源性为99.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