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籼型低谷蛋白水稻品系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蛋白是水稻种子中含量最高和最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蛋白质。低谷蛋白稻米可作为肾病患者的食疗辅助品,对以稻米为主食的病人尤其有效,因此选育优良的低谷蛋白水稻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携带Lgc-1基因的低谷蛋白粳稻品种W3660和优良籼稻品种五山丝苗作为亲本,利用杂交、回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Lgc-1基因导入籼稻品种中,选育出一个农艺性状优良的籼型低谷蛋白水稻新品系。经测定该品系的谷蛋白含量为3.0%,显著低于五山丝苗,表明上述方法可应用于含Lgc-1基因的低谷蛋白水稻的分子育种。

关键词: 水稻 低谷蛋白 Lgc-1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保鲜包装技术研究进展

包装工程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开发更为有效的荔枝保鲜包装方法,为荔枝保鲜及其包装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荔枝的生理特性与外形特征进行分析,综述荔枝对包装的要求、荔枝的流通包装方式、荔枝的包装材料种类及荔枝新型功能性保鲜包装的开发应用现状。结果对荔枝保鲜包装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结论尽管荔枝的包装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各种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发新型无公害、功能性保鲜包装技术。

关键词: 荔枝 包装 物流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类摄食与促摄食物质的研究进展

饲料工业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随着植物蛋白源和其它非常规饲料原料在水产配合饲料中的使用量增加,造成配合饲料适口性普遍较差,饲料的适口性问题成为业界普遍关心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促摄食物质(Feeding stimulants)因其能够提高动物食欲和摄食量,有助于解决当前配合饲料的适口性问题,因此在鱼类和其它水产动物的配合饲料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鱼类摄食行为、促摄食物质和促摄食物质调控摄食方式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摄食 促摄食物质 鱼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除虫脲在荔枝上残留及安全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除虫脲在荔枝上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该药在荔枝上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建立除虫脲在荔枝全果和果肉的前处理方法和液相色谱—二级管阵列紫外检测器的仪器方法,对除虫脲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两年(2013~2014年)两地(广东、广西)的残留试验,研究除虫脲在荔枝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除虫脲在荔枝果肉和全果上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4.1%~84.8%和82.7%~84.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9%~4.3%和3.2%~4.2%,最小检出量为5×10~(-10) g,在荔枝全果和果肉上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1 mg/kg。除虫脲在荔枝上的消解半衰期为3.5~4.9 d;以125.0~187.5 mg/kg剂量、施用3~4次,采收间隔期为7和10 d时,荔枝果肉上的残留量均小于0.01 mg/kg,全果上的残留量分别为0.05~0.23和0.01~0.05 mg/kg。【结论】除虫脲在荔枝上防治荔枝蒂蛀虫时施用剂量以125.0mg/kg为宜,施药次数3次,安全间隔期10 d。

关键词: 除虫脲 荔枝 残留分析 使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柿单宁的体外降胆固醇作用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柿单宁对胰脂酶活性和胆固醇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及柿单宁与胆汁酸、胆固醇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柿单宁对胰脂酶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445±0.021)mg/m L;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为0.406 mg/m L;柿单宁对胆固醇酯酶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442±0.017)mg/m L,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为0.488 mg/m L。不同质量浓度的柿单宁对胆酸(cholic acid,CA)、脱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都有一定的结合能力,10 mg/m L的单宁与CA、DCA的结合率分别为58%和94%;柿单宁对胆固醇胶束化溶液有较强的结合能力,0.20 mg/m L的单宁对其抑制率达到了67%。另外,在不同的p H值下,柿单宁对胆固醇都有一定的结合作用,其中p H 7.0时的结合能力明显强于p H 2.0时的结合能力。总之,柿单宁可抑制胰脂酶活性和胆固醇酯酶活性,并与胆固醇和胆汁酸结合,减少胃肠道对脂肪的吸收,这可能是柿单宁在体内发挥强降胆固醇作用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柿单宁 胰脂酶 胆固醇酯酶 胆汁酸 胆固醇胶束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蚯蚓生物有机培肥技术(FBO)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特征及酶活性的影响

茶叶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连续5年对蚯蚓生物有机培肥的茶园土壤微生物特征以及酶活性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蚯蚓生物有机培肥技术(FBO)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特征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生物有机培肥处理(100% FBO)可以显著增加0~20 cm土层微生物量碳、呼吸速率、微生物熵、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表征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指标,并可以显著提升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在20~40 cm土层,100%FBO处理的微生物和酶活性相关指标也高于CK,但多数未达到显著水平。蚯蚓生物有机培肥技术可以显著增加表层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并提升与土壤养分转化密切相关的几类酶的活性,有利于受损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全面提升土壤质量。

关键词: 蚯蚓 生物有机培肥技术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茶园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ium)对柠檬酸的发酵特性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讨论了一株能高效转化利用高酸性水果(如青梅)中柠檬酸的发酵乳杆菌菌株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在以柠檬酸为主要碳源和能源的基础培养液中进行发酵生长,在转化利用柠檬酸的过程中仅仅产生少量的乙酸和乳酸,因此能将培养液中可滴定酸含量降低50%以上。菌株对乙醇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当培养液中乙醇浓度达到9%(V/V)以上时,菌株的生长和柠檬酸代谢也就受到明显的抑制;菌株对亚硫酸盐非常敏感,培养液中仅仅添加0.5 m M的亚硫酸钠后,菌株的生长和柠檬酸代谢将会被完全抑制。培养液中蔗糖的添加能促进菌株的生长和柠檬酸代谢,但在柠檬酸存在的情况下,该菌株对蔗糖的转化利用较弱,因此,发酵期间培养液中糖的总含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

关键词: 发酵乳杆菌 降酸 柠檬酸 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及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动态

植物保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稻田水和土壤样品采用丙酮提取,水稻样品用乙腈溶液浸泡提取,经玻璃层析柱净化,HPLC紫外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谷壳、糙米中氯虫苯甲酰胺添加浓度为0.005~1.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5.06%~95.83%,变异系数在2.08%~5.77%之间。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稻田水0.005mg/kg,土壤0.01mg/kg,水稻植株0.02mg/kg,谷壳0.02mg/kg,糙米0.01mg/kg。氯虫苯甲酰胺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3.1~5.0d、6.6~9.0d、8.0~9.9d。以33.86g/hm2和50.80g/hm2间隔14d施用氯虫苯甲酰胺2次和3次,末次施药21d后氯虫苯甲酰胺的最高残留量为:土壤0.217mg/kg,水稻植株0.879mg/kg,谷壳0.389mg/kg,糙米0.018mg/kg。氯虫苯甲酰胺在糙米中的残留量低于我国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欧盟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残留 水稻 稻田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叶酸添加水平对山麻鸭产蛋性能、蛋品质、生殖器官及血浆生殖激素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叶酸(FA)添加水平对山麻鸭产蛋性能、蛋品质、生殖器官及血浆生殖激素指标的影响,以确定产蛋期(18~32周龄)山麻鸭FA的需要量。试验选用16周龄的山麻鸭360只,随机分成6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单笼饲养。试验蛋鸭饲喂不添加FA的基础饲粮2周后,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1.0、2.0、4.0、8.0 mg/kg FA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5周。结果表明:1)饲粮FA添加水平对产蛋初期、产蛋高峰期和试验全期的蛋鸭产蛋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饲粮FA添加水平的提高,蛋壳相对重和蛋壳厚度先升高后下降,1.0 mg/kg FA添加组的蛋壳相对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随着饲粮FA添加水平的提高,优势卵泡重、优势卵泡重/卵巢重先升高后降低,饲粮FA添加水平对优势卵泡重和优势卵泡重/卵巢重有显著影响(P<0.05),以4.0mg/kg FA添加组最高。4)随着饲粮FA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浆孕酮浓度先升高后下降,其中2.0 mg/kg FA添加组血浆孕酮浓度最高;8.0 mg/kg FA添加组血浆促黄体生成素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可见,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FA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优势卵泡的发育,但未能显著影响山麻鸭的产蛋性能。仅考虑产蛋性能,玉米-豆粕型饲粮中不需添加FA;以蛋壳相对重和蛋壳厚度为评价指标,建议玉米-豆粕型饲粮FA适宜添加水平为1.0 mg/kg。

关键词: 叶酸 山麻鸭 产蛋性能 蛋品质 生殖器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NP标记鉴定荔枝杂种后代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SNP标记对‘白糖罂’ב禾虾串’、‘禾虾串’ב白糖罂’及‘白糖罂’ב无核荔’3个荔枝杂交组合F_1代共131个单株的真实性进行了鉴定。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从155个均匀分布在荔枝基因组的SNP标记中筛选出在上述杂交亲本中表现为不同纯合基因型的SNP位点;结合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利用上述SNP位点对各个组合的杂交苗F_1代进行了SNP分型。SNP分型结果显示,杂种F1代的基因型呈现杂合基因型、父本纯合基因型和母本纯合基因型3类。针对‘白糖罂’ב禾虾串’、‘禾虾串’ב白糖罂’及‘白糖罂’ב无核荔’3个杂交组合,均只利用一对纯合共显性SNP标记即成功完成所有F_1代单株的鉴定,真杂种率分别为93.6%、96.8%和72.5%。SNP标记首次成功应用于荔枝3个F_1杂交群体的鉴定,为今后荔枝杂交育种中的真假杂种鉴定提供了可借鉴手段。

关键词: 荔枝 杂种鉴定 SN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