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添加高粱麸皮对南方馒头抗氧化活性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中国粮油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小麦粉中添加高粱麸皮对制品保健功能和加工品质的影响,设计高粱麸皮添加量0(对照)、10%、15%和20%的4种试验,分析了试验样品在南方馒头加工制作过程中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评价了样本的南方馒头加工品质。结果表明,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在蒸制后显著降低,但在馒头中的含量仍较高。对照、10%、15%和20%麸皮添加量下,新鲜蒸制的南方馒头的ORAC值(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分别为12.6、66.9、83.0和107.6μmol Trolox g~(–1)。15%~20%的麸皮添加量显著降低了南方馒头的加工品质,10%的麸皮添加量对南方馒头所有评价参数的负面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馒头总分与对照的差异亦不显著。因此,可采用添加10%的高粱麸皮制作具有高保健功能的南方馒头。

关键词: 高粱麸皮 南方馒头 抗氧化活性 加工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饲养方式下仔猪生产性能、行为和唾液皮质醇水平的对比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两种不同饲养方式下,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行为特征和唾液皮质醇激素水平作对比分析,以期说明发酵床饲养可提高仔猪动物福利。【方法】按照密度一致原则(0.67 m~2/头),将88头体重相近(10.42±0.36 kg)的35日龄断奶苏钟仔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两组,即漏缝地板饲养组(slatted-floor house,SFH)和发酵床饲养组(deep-litter house,DLH)。每组设4个重复,SFH和DLH组中每个重复分别为6和16头。适应14 d后,进入试验期,试验期为21 d。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间记录仔猪日采食量,分别于仔猪49日龄和70日龄时进行个体称重,按重复计算仔猪的日增重和料肉比;于仔猪68日龄时,进行24 h录像采集,每个重复随机挑选3头仔猪用于行为学观察,观察时间为07:00-17:00;于69日龄上午9:00-10:00,每个重复选择3头仔猪用于唾液采集,测定其皮质醇激素含量。【结果】1SFH和DLH组仔猪末重、日均采食量、日增重和料肉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SFH组相比,DLH组仔猪站立和犬坐行为时间比例显著增加(P<0.05),躺卧行为显著降低(P<0.05);仔猪主要活动时间为08:00-10:00和12:00-15:00;DLH组中仔猪运动和探究行为(特别是翻拱垫料行为)时间比例显著高于SFH组(P<0.05),操纵圈舍行为和攻击行为显著低于SFH组(P<0.05);与SFH组相比,DLH显著提高了仔猪饮水时间比例(P<0.05),但对排泄(排尿和排便)行为无显著影响(P>0.05);DLH组仔猪总采食时间显著低于SFH组(P<0.05),但因采食次数的显著增加(P<0.05),使DLH组仔猪每次采食持续时间显著高于SFH组(P<0.05)。3DLH组仔猪唾液中皮质醇激素含量显著高于SFH组(P<0.05)。【结论】发酵床饲养能够增加断奶仔猪的探究行为、运动行为以及每次采食持续时间,降低其攻击和操纵圈舍行为,提高了仔猪动物福利。

关键词: 饲养方式 断奶仔猪 行为 皮质醇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资源‘热粳35’重要农艺性状的QTLs定位

植物生理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QTL定位方法揭示耐热高产粳稻重要农艺性状QTL的遗传信息,获得其主效QTL连锁标记,为进一步揭示其分子机理和耐热高产粳稻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水稻籼粳交‘热粳35’ב协青早B’F_2群体作为遗传材料,选用MapMaker3.0软件绘制包含156个多态性SSR标记F_2图谱,采用DPS软件ANOVA分析和WinQTLCart 2.50软件的复合区间(CIM)和多重区间(MIM)作图法,对亲本、F_2群体重要农艺性状进行T测验、相关分析、QTL定位及其上位性分析。结合已发表文献和水稻公共数据库(www.gramene.org)确定本研究检测QTL物理位置的可靠性和创新性。结果发现,所有性状在双亲间呈极显著差异,在F_2群体呈双向超亲分离、近似正态分布,这些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QTL)。共检测到24个QTL,LOD值介于3.02~12.25,加性效应值在–31.33~18.01,显性效值在–21.15~50.54,单个QTL贡献率为7.15%~70.56%。共检测到8个一因多效QTL区间,检测到5对上位性QTLs,所定位QTL位点不在前人报道物理区间,‘热粳35’表现出独特遗传模式,其重要农艺性状QTLs以加/显性效应为主、上位性效应为辅。

关键词: 水稻 SSR 籼粳杂种 农艺性状 QTLs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效率系数和一致性指数及其在干旱预测精度评价中的应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关中平原2003—2014年Aqua-MODIS数据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干旱监测结果,引入效率系数和一致性指数对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RIMA)模型和季节性ARIMA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在干旱预测精度评价中的适用性。两种干旱预测模型的精度评价结果为ARIMA模型与季节性ARIMA模型的效率系数分别为-0.04与-4.27,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40与0.37,表明ARIMA模型对干旱的预测精度高于季节性ARIMA模型,这与均方根误差、皮尔森相关系数及Kappa系数等的评价结果一致,且效率系数对不同干旱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的区分效果尤为显著,对干旱预测模型的精度评价比一致性指数更为合理。因此,效率系数更适合用于遥感干旱预测模型的精度评价。

关键词: 效率系数 一致性指数 精度评价 干旱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HGm1 helitron转座元件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helitron转座元件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结构新颖和转座方式独特的DNA转座子。我们从全基因组水平上对大豆基因组中拷贝数最多的helitron HGm1家族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后续进一步明确helitron转座元件在大豆及其近缘种基因和基因组演化中所起的作用提供帮助。[方法]利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手段,我们对大豆HGm1家族的数量、结构特征、染色体分布、插入基因情况,基因片段的捕获及表达模式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从公开发表的大豆基因组序列中共鉴定出254个HGm1转座元件。这些元件的3'末端十分保守,主要由GC含量较高的碱基组成。HGm1元件主要分布在AT丰富的区域,并在重组受到显著抑制的异染色质区域富集。研究还发现,68个元件被83个外源的转座元件插入;64个元件插入到编码蛋白的基因附近(<2 kb);115个元件携带154个完整的外源基因;52个元件有潜在的转录活性,在根、茎、叶、花和种子中,以及干旱胁迫和组织培养条件都有所表达。[结论]与玉米中有关helitron的研究结果相似,HGm1家族在大豆基因组中经常以巢式的结构存在,具有频繁插入到基因附近和捕获基因的现象,并且部分成员具有潜在的转录活性。而与玉米helitron不同的是,大豆HGm1 helitron家族主要分布在基因贫乏的异染色质区域。因此,HGm1家族在改变大豆基因结构和调节基因表达以及影响大豆基因组的演化过程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大豆 helitron转座元件 分布 插入 捕获 转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已发表的猪呼吸道疾病主要致病菌猪链球菌(SS)、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和副猪嗜血杆菌(HPS)基因序列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单一PCR和三重PCR体系及条件优化,建立这3种致病菌的三重PCR检测方法,并对200份临床表观健康猪鼻拭子样品用三重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三重PCR方法能对同一样品中的SS、APP、HPS 3种病原菌的DNA模板进行扩增,无交叉反应;对猪体内常见的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猪大肠杆菌、猪放线杆菌、猪葡萄球菌、猪丹毒杆菌、猪沙门氏菌进行扩增,并无任何扩增产物;对SS、APP、HPS细菌纯培养物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1×10~4CFU/ml、1×10~3CFU/ml、1×10~3CFU/ml;对人工模拟SS、APP、HPS感染组织样品的敏感性均为1×10~4CFU/ml。三重PCR方法对200份临床表观健康猪鼻拭子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SS阳性160份,阳性率80.0%;APP阳性3份,阳性1.5%;HPS阳性45份,阳性22.5%。分别用细菌分离法和三重PCR法对30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两者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3%。建立的三重PCR可在4.5 h左右得到检测结果。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副猪嗜血杆菌 多重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植物远缘杂交后代的鉴定方法

核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远缘杂交是观赏植物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的重要方法,但远缘杂交易出现假杂种,对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杂种真实性鉴定、筛选出目的杂种在观赏植物远缘杂交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观赏植物远缘杂交后代中假杂种的可能产生途径,详细阐述了形态特征、细胞遗传学、分子细胞遗传学、分子标记、生理生化指标等主要方法在观赏植物远缘杂种鉴定上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FISH、GISH等原位杂交技术和RAPD、AFLP、SSR等分子标记鉴定方法的应用情况;并提出观赏植物远缘杂交育种中杂种真实性鉴定方法的选择策略,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观赏植物 远缘杂交 杂种鉴定 种质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农业产业区域布局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江苏2006—2014年13市的数据,运用比较优势方法分析了各市的农业生产比较优势,采用过剩氮和水资源过剩氮负载指数评价了各市的环境承载力,并综合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和环境比较优势构建了综合比较优势体系对农业生产布局调整进行指导。结果表明,苏南和苏中的环境资源相对富裕,苏北的农业生产受到资源环境的限制,徐州、连云港和宿迁农业生产严重超出环境承载力;根据综合比较优势,可全力保持苏南、苏中相对优势区,调节发展苏北相对劣势区,重点调整徐州、连云港和宿迁无优势区;同时,政府应从技术、生产方式、监测和监控方面对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做出政策支持。

关键词: 农业产业 环境承载力 区域布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秸生物炭添加对猪粪中温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添加对猪粪中温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以400、500、600℃热解制成的麦秸生物炭(BC400、BC500、BC600)为研究对象,采用批次发酵试验,探讨了生物炭添加对猪粪中温(37±1)℃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麦秸热解生物炭可显著(P<0.05)提高猪粪发酵系统的产气潜力和甲烷含量,其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BC600>BC500>BC400。厌氧发酵49 d期间,添加生物炭处理的产气量和产甲烷量分别为260.7~288.7 m L·g~(-1)VS和163.7~185.5 m L·g~(-1)VS,较纯猪粪处理提高了77.1%~96.1%和78.1%~101.8%。同时,添加生物炭可明显提高猪粪厌氧发酵系统的消化效率(T90),缩短厌氧发酵的延滞期。不同热解温度麦秸生物炭对猪粪厌氧消化产气特征的影响明显不同,对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运行中的物料选择和条件优化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麦秸生物炭 猪粪 中温厌氧发酵 产气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i-b和Pi-ta基因在江苏省粳稻中的分布以及与穗颈瘟抗性的关系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稻瘟病抗性基因Pi-b、Pi-ta等位基因的显性标记对48份江苏省粳稻品种和618份粳稻新品系进行检测,并结合6个代表性稻瘟病生理小种的穗颈瘟抗性鉴定反应,分析抗性基因在江苏省粳稻中的分布及其与穗颈瘟抗性的关系。结果显示:抗性基因Pi-b和Pi-ta在江苏省粳稻品种和品系中存在广泛分布,其中抗性基因Pi-b的频率明显高于Pi-ta。不同生育类型的品种中,抗性基因Pi-b和Pi-ta在中熟中粳中的分布最少,且pi-b/pi-ta基因组合品种所占比例最高。从基因组合与抗性的关系来看,含单个抗性基因的新品系无论是感病率还是病情指数都明显低于不含Pi-b和Pi-ta抗性基因的品系,且Pi-ta基因的抗性效果要好于Pi-b基因,而同时含有两个抗性基因的新品系其抗性水平又优于只含单个抗性基因的粳稻品系。因此,在育种中选择两个抗性基因互补的粳稻作亲本,在后代群体中进行基因聚合,是提高江苏省粳稻穗颈瘟抗性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粳稻 穗颈瘟抗性 Pi-b基因 Pi-ta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