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基于IBR模型研究BDE-47和BDE-153对半滑舌鳎的毒性效应

生态毒理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溴联苯醚(PBDEs)是应用广泛的溴代阻燃剂.选择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和2,2',4,4',5,5'-六溴联苯醚(BDE-153)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进行15 d的暴露实验,测定了不同暴露浓度下半滑舌鳎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7-乙氧基-3-异吩恶唑酮-脱乙基酶(7-ethoxyresorufin-o-deethylase,EROD)的活性、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并运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IBR)模型研究BDE-47和BDE-153对半滑舌鳎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环境浓度BDE-47和BDE-153暴露下半滑舌鳎的抗氧化酶活性、ER含量和EROD活性无显著变化;中高浓度组(500 ng·L-1和50000 ng·L-1)与对照组基本上都有显著差异.运用IBR方法进行计算发现,BDE-47和BDE-153对半滑舌鳎的毒性效应呈现出显著的剂量效应.将2种污染物暴露组IBR值进行比较,发现BDE-47各浓度组的IBR值均大于BDE-153组,这表明BDE-47的毒性要高于BDE-153.IBR指数能够有效地对PBDEs的海洋环境风险进行科学评价.

关键词: BDE-47 BDE-153 半滑舌鳎 毒性效应 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汉江上游支流堵河宽鳍鱲的年龄与生长特征研究

淡水渔业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8年6月-2019年5月开展湖北堵河水系宽鳍鱲(Zacco platypus)种群资源调查,首次描述了堵河宽鳍鱲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并与其他水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显示:堵河水系宽鳍鱲由3个年龄组组成,其中2龄为优势年龄组,占比55.2%.体长(L)、体重(W)分布区间分别为6.4~20.3 cm、4.0~106.8 g,优势体长、体重范围分别为8.2~15.4 cm、14.4~45.7 g,占种群的87.1%和70.3%.雌雄群体和种群的W-L方程分别为W♀=0.0285L2.7466、W♂=0.0526L2.5445和W=0.0306L2.7421,Von Bertalanffy拟合的体长和体重生长、生长速度以及加速度的拟合方程分别为:雌性:Lt♀=18.31×[1-e-0.3973(t+0.6843)]、Wt♀=81.62×[1-e-0.3973(t+0.6843)]2.7466、dL♀/dt=7.2746e-0.3973(t+0.6843)、d2 L♀/dt2=-2.8902e-0.3973(t+0.6843);雄性:Lt♂=17.85×[1-e-0.3875(t+0.7448)]、Wt♂=61.47×[1-e-0.3875(t+0.7448)]2.5445、dL♂/dt=6.9169e-0.3875(t+0.7448)、d2 L♂/dt2=-2.6803e-0.3875(t+0.7448),雌雄群体的极限体长、体重分别为183.1 mm/81.62 g和178.5 mm/61.47 g,拐点年龄分别为1.86龄和1.67龄,拐点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35.5 mm/25.2 g、108.3 mm/17.3 g.与其他水域相比,堵河宽鳍鱲年龄结构比较简单,但其具有更大极限体长、体重和更低的拐点年龄,而且生长速度更快,是发展山区特色淡水鱼产业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 汉江 堵河 宽鳍鱲(Zacco platypus) 年龄结构 生长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条鰤仔稚幼鱼消化酶活性变化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早期发育阶段的消化生理特性,测定了黄条鰤胚胎、仔稚幼鱼阶段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在黄条鰤仔鱼出膜前胚胎阶段,即能检测到脂肪酶、淀粉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初孵仔鱼体内(1 d)初次检测出胰蛋白酶的活性。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在仔鱼孵化后迅速增强(P<0.05),在4 d开口时,2种酶比活力达最高值;淀粉酶比活力在7 d时达最大值;胰蛋白酶比活力在仔鱼阶段缓慢上升,15 d时比活力最大。稚鱼阶段内脏团中脂肪酶、碱性磷酸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基本维持稳定,幼鱼阶段内脏团脂肪酶、碱性磷酸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都呈现上升趋势;稚鱼和幼鱼阶段内脏团中淀粉酶活性下降并基本稳定于较低水平。研究表明,黄条鰤仔稚幼鱼发育过程中,各种消化酶活性变化明显,且与其发育阶段和食性密切相关。在尚未摄食饵料的早期仔鱼体内已存在消化酶,认为其是母源传递而来,不是由外源性饵料所致;幼鱼阶段内脏团脂肪酶、碱性磷酸酶和胰蛋白酶比活力明显提高,这反映出随苗种生长发育,其肠道结构和消化机能逐渐完善,并且对脂肪、蛋白质的需求逐渐增强。

关键词: 黄条鰤 胚胎 仔稚幼鱼 消化酶 比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策略缓解鱼类拥挤胁迫的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集约化养殖生产中,高放养密度导致的应激反应通常会影响鱼类的生长、抗氧化能力、免疫力及抗病力等。本文综述了拥挤胁迫对鱼类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以及缓解拥挤胁迫的营养策略研究,以期为深入研究拥挤效应和营养缓解策略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拥挤胁迫 应激反应 营养 缓解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团头鲂C3和C9基因克隆及在饥饿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补体(Complement)是存在于动物体液中及细胞表面经活化后可介导免疫和炎症反应的蛋白。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首次从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cDNA文库中克隆出C3和C9基因cDNA全长序列(MaC3和MaC9),并运用qRT-PCR技术检测了MaC3和MaC9基因在团头鲂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饥饿胁迫后在肝脏中的时序表达模式。结果显示,MaC3和MaC9基因序列全长分别为5 378 bp和2 522 bp,5’UTR长为316 bp和8 bp,3’UTR长为133 bp和480 bp,开放阅读框为4 929 bp和2 034 bp,分别编码1 642和67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MaC3和MaC9分别与鲫鱼(Carassius auratus)补体C3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补体C9相似度较高,分别达78%和84%。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MaC3和MaC9在脑、肝脏、脾脏、头肾、中肾、心脏、前肠、中肠、后肠、鳃、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分别在肾脏和心脏中表达量最低。在实验周期21 d和28 d持续饥饿组团头鲂肝脏中补体C3和C9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饥饿过量投喂组团头鲂C3和C9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饥饿再投喂组的C3和C9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持续饥饿组的团头鲂肝细胞中细胞核模糊变形并且肝血窦扩张,有明显的炎症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长期饥饿胁迫下团头鲂肝损伤且补体合成能力下降,导致团头鲂机体免疫应答受到抑制作用,本研究为团头鲂免疫防御系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 团头鲂 饥饿胁迫 补体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荆江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0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了解长江荆江段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以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17年3、6、9和12月对荆江7个采样断面的左右岸共14个采样点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水文、水质参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荆江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67属135种(含变种),以硅藻门(51.85%)和绿藻门(25.19%)为主.浮游植物的丰度均值为73.16*10 4 cells./L,生物量均值为0.87 mg/L,上荆江各采样断面间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变化不明显,下荆江浮游植物的丰度和生物量表现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高的趋势.优势种为硅藻门的颗粒沟链藻和梅尼小环藻.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是0.83,Pielou均匀度指数是0.80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是1.90,下荆江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大于上荆江,说明上荆江比下荆江污染严重.典范对应分析溶氧、温度、氨氮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浮游动物48属81种,其中轮虫最多(37.04%),其次是原生动物(25.93%)和枝角类(23.46%).浮游动物丰度均值为6.32 ind./L,生物量均值为88*10-3 mg/L,上荆江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低于下荆江.浮游动物优势种为冠砂壳虫、桡足类无节幼体和剑水蚤一种.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是5.2,Pielou均匀度指数是0.84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是1.32,下荆江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大于上荆江,说明上荆江比下荆江污染严重.冗余分析显示温度、溶氧和氨氮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长江荆江段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典范对应分析 冗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水产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殖细胞移植是指将供体的生殖细胞移植到同种或异种受体体内,供体生殖细胞嵌合到受体性腺,经过增殖、分化并最终发育为功能性配子的过程。作为辅助生殖技术,它不仅为珍稀濒危动物的繁育和保护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也为生殖干细胞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研究首先在模式鱼类斑马鱼中开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包括先后建立了以胚胎、仔鱼和成鱼为受体的生殖细胞移植体系,精原和卵原干细胞的发现拓宽了供体生殖细胞的选择,受体的选择与制备方法的完善。该技术在缩短鱼类性成熟周期、性控育种、珍稀濒危鱼类保护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已成功在多种淡水和海水鱼类中开展了研究和应用。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实践和经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该技术实践应用的关键问题,并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鱼类 生殖细胞移植 种质资源 冷冻保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海浮游植物群落的长期变化(1985—2015)

中国水产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黄海1985—2015年的浮游植物网采调查,研究了群落结构的年代际演变特征,分析了群落组成的差异贡献率。30多年来共记录浮游植物81属202种,硅藻、甲藻是主要的类群。进入2005—2015年,优势属种在北黄海演替为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角藻(Tripos)、角毛藻(Chaetoceros)、圆筛藻(Coscinodiscus)、原多甲藻(Protoperi dinium)等,在南黄海演替为角毛藻、圆筛藻、鼻状藻(Probosci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等。浮游植物总丰度年代际平均为76.2×10~4个/m~3,硅藻丰度比例平均为80.3%,并于2010s下降到67.5%。甲藻丰度在2005—2015年期间有了显著升高,甲硅藻比与1985—2000年相比较平均增加了1.13倍。物种丰富度呈现升高的趋势,在2005—2015年增加了78.9%,暖水种比例上升到平均10.3%,物种多样性北黄海保持稳定,南黄海较1985—2000年增加了28.9%。浮游植物群落的长期演变决定了渔业生物饵料基础的变动,本研究为深入探讨黄海重要渔业水域关键栖息地饵料水平和结构的改变,及其对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和渔业生物早期补充过程的影响提供了基础资料及参考依据。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年代际变动 黄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崇明岛草鱼池塘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状况及生态风险

水产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崇明岛池塘养殖持久性污染状况,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崇明岛不同区域草鱼池塘沉积物中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及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特征比值法和质量标准法等对草鱼池塘中PAHs的来源及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崇明岛草鱼池塘养殖沉积物中的PAHs总含量为未检出(ND)~1 654.09μg/kg,平均含量为95.13μg/kg,其中4~5环PAHs对总浓度的贡献率最高;崇明岛不同区域草鱼池塘沉积物中的PAHs含量差异较大,表现为岛中部池塘含量低,沿岛四周池塘含量较高,尤其是岛西部沿岸区池塘含量最高且种类多;分析发现,崇明岛草鱼养殖池塘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岛内生物燃烧和石油燃烧,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污染水平,生态风险较低,但在西北部池塘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 草鱼池塘 多环芳烃 沉积物 生态风险 崇明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源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微生物学杂志 2020 CSCD

摘要:筛选具有较好生物学功能的芽胞杆菌(Bacillus),用以改善池塘养殖过程饲料等有机物降解、抑制水体中的病原菌,对从健康养殖鱼虾塘水体中分离的菌株,进行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子鉴定;通过产酶、耐酸、耐高温试验,抑菌试验以及安全性试验研究分离菌株的生物学功能。试验共筛选出8株细菌,经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的分子鉴定,确定菌株ZHX17、ZHX18、ZHX31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ZHX14、ZHX15为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菌株NSX4、NSX7、NSX9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试验结果表明,8株芽胞杆菌均具有较强的耐酸、耐高温特性,其中3株贝莱斯芽胞杆菌具有较强的分泌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的能力,抑菌效果好于其他5株芽胞杆菌。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8株芽胞杆菌对草鱼、罗非鱼相对安全。8株芽胞杆菌同时具备分泌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3种胞外酶的能力,其中贝莱斯芽胞杆菌具有较强的病原菌抑菌能力,可以作为病原拮抗益生菌做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益生菌 芽胞杆菌 水产养殖 产酶能力 抑菌能力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