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平欧杂种榛‘玉坠’在山西太谷的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中国果树 》 2017
摘要:2006年秋,从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引入平欧杂种榛‘玉坠’,栽植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榛子试验园。经10余年的试验观察,该品种在当地表现良好,坚果椭圆形,平均单果重2.0 g,最大单果重2.7 g,红褐色,果面光洁,果壳极薄,果壳厚1.00 mm,出仁率高达50%,果仁饱满,果仁呈白色,味香甜,品质上乘;早果、丰产,栽植第2年少量开花坐果,第7年达初盛果期,第8~9年达盛果期,每667 m2产量在190 kg以上;果实8月下旬成熟,抗寒、抗旱性强,生长势较强,适宜当地推广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频率法结合目标法,构建了一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16个指标层以及30个分项指标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通过定性(理论分析法)与定量(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去掉冗余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依据健康评价模型和等级划分标准,求出各样地健康分值与等级。结果表明,刺槐×榆树×臭椿与刺槐纯林模式为优质林,刺槐×油松为健康林,青杄×白杄×油松、刺槐×柠条、刺槐×沙棘与刺槐×柠条×沙枣模式为亚健康林,小叶杨纯林模式为不健康林。人工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健康状况并非一成不变,但从目前的分析结果来看,刺槐×榆树×臭椿模式与刺槐纯林模式是较好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田除草剂的对比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筛选适合在山西省隰县地区玉米田杂草防除效果好且安全系数高的理想除草剂,促进玉米高效安全生产,选用24%硝磺·烟嘧·莠可分散油悬浮剂、36%硝磺草酮·莠去津悬浮剂、52%丁·莠·硝磺悬浮剂、52%烟嘧·乙·莠可分散油悬浮剂、12%烟嘧·氯氟吡氧乙酸可分散油悬浮剂、200 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8%莠去津可湿性粉剂等7种除草剂进行玉米田杂草防除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硝磺·烟嘧·莠可分散油悬浮剂、12%烟嘧·氯氟吡氧乙酸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杂草有较好防效,鲜草防效分别达到92.50%,91.85%,2种除草剂杀草谱宽,持效期长,对玉米苗安全,是玉米田苗后除草的理想除草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条件青稞的产量·品质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条件对青稞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采集4个青稞品种,分别在西藏、甘肃、山西3个地区进行对比种植,对青稞中的水分、灰分、淀粉、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可溶糖、碳水化合物、β-葡聚糖以及砷、铅、汞12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原产地青稞种植产量相比,在山西省种植的青稞产量仅占其44%~73%;在同一地区种植的品种,其粗蛋白、粗纤维、水分、灰分、粗脂肪、可溶糖、碳水化合物等各项指标没有明显的变化;不同地区同一品种粗蛋白含量差异显著;喜马拉22中β-葡聚糖含量与昆仑12以及昆仑15差异显著,同一地区差异不大;原产地的品种各项重金属指标都低于在山西种植的品种。[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青稞引进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季笼养肉鸡舍CO_2浓度分布规律及其与温度湿度相关性分析
《中国家禽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山西省某养殖基地单栋饲养量为32 400只的白羽肉鸡舍,采用分次多点测量法对CO_2浓度进行检测与分析,并与温度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肉鸡3周龄后CO_2浓度在2 777~7 790 mg/m~3之间,风机开启时,鸡舍纵向CO_2浓度湿帘端往风机端呈减少的趋势,风机关闭时,前后高,中间低;当通风小窗开启角度较小时,鸡舍横向两侧高、中间低,开启角度较大时,两侧低,中间高。CO_2浓度与温度相关系数R~2=0.2044,CO_2浓度与相对湿度相关系数R~2=0.6738。研究表明:该规模化立体养殖肉鸡舍冬季CO_2浓度超过推荐限值,在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的同时,需加强通风换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菌肥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北方园艺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大力推广生物菌肥,现概述了生物菌肥的使用现状,分析了生物菌肥的作用机理,并浅谈了生物菌肥在实际中的应用技术,以期提高国内生物菌肥研究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5个酿酒葡萄品种的分子身份证构建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好的保护并促进优异葡萄种质资源的有效区分和合理利用,利用SSR标记技术对酿酒葡萄品种(系)材料中选取的15份特异性资源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分类、种质识别。从4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5对用于供试葡萄种质的SSR扩增,共扩增出7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1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5.9%。根据SSR扩增结果,分析表明15份葡萄材料遗传距离的变异范围为0~1.092 4。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3处,可将15份供试材料分为2个类群,准确地检测出基因型之间的遗传背景与遗传关系。通过多态性谱带的有序编码转换,构建了15个葡萄品种的分子身份证系统,结果表明,利用SSR标记进行酿酒葡萄种质资源的鉴定和保护是可行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冠层光谱与土壤供氮状况相关性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设置2个冬小麦品种不同氮素水平的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获取冬小麦关键生育期(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的土壤氮素、植株氮素和冠层光谱数据,通过分析土壤氮素与植株氮素间的相关关系,间接构建土壤氮素状况的光谱诊断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冬小麦各生育期冠层光谱与麦田土壤氮素含量差异显著,土壤硝态氮、碱解氮含量与冬小麦植株氮素含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72以上,相关系数分别在0.72~0.84和0.75~0.82之间,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土壤全氮含量与冬小麦植株含氮量的相关性相对较差;研究证实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1040,680)和比值植被指数RVI(1040,680)分别与土壤硝态氮、碱解氮含量具有重要的关系。另外,基于光谱参数SAVI(1040,680)的土壤硝态氮估算模型(R~2≥0.739 6)和基于RVI(1040,680)所构建的碱解氮含量估算模型(R~2≥0.810 0)具有较好的估测能力,可以实现利用冠层光谱对土壤氮素状况的实时、快速估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