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636条记录
设施甜瓜与根际土壤对生物菌液替代化肥的响应

北方园艺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3个厚皮甜瓜品种为试材,采用传统追施水溶性化肥(T1)和追施生物菌液(T2)2种施肥方法,研究高肥力土壤(速效养分超标)用生物菌液完全替代化肥对根际土壤生态和甜瓜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果蔬化肥减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70 L·hm-2生物菌液(T2)替代180 kg·hm-2化肥(T1),T2与T1相比,氮、钾投入量分别减少73.7%、97.8%,磷增加31.4%,根际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差异。在微生物多样性上,细菌菌群T2>T1,但差异不显著,真菌菌群T1显著大于T2。在微生物组成上,T2有46种属水平的细菌菌群含量大于T1,后者有185个属水平的真菌菌群大于前者。2种施肥处理甜瓜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在高肥力设施土壤可用生物菌液替代化肥实现氮、钾化肥减量增效。

关键词: 生物菌液 甜瓜 土壤养分 根际土壤微生物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雄花外植体贮藏条件对花粉特性及授粉效果的影响

南方农业 2023

摘要:为提高甜瓜种子生产效率,以甜瓜杂交核心父本材料'22S131'为研究对象,利用TTC染色法和花粉离体培养萌发法对雄花自然开放条件下花粉活性及萌发率进行测定,分析其变化规律,比较开花当天不同时间授粉的着果率和结籽量,分析棚室环境对授粉效果的影响.收集开花前一天的雄花外植体,采用单一变量法设置不同贮存条件,探究温度、湿度和光照对花粉和授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开花下,花粉活性和萌发率变化与棚室环境有关,高温低湿可能是花粉失活的主导因素;活性强的花粉粒萌发率高,萌发速度快;花粉活性和萌发率对着果率、结籽量影响显著,相比于花粉活性,花粉萌发率能够更为准确地预估父本授粉效果.不同温度、湿度、光照处理雄花外植体,其散粉时间、散粉量、花粉活性、花粉萌发率、着果率及结籽量均有差异.对于开花前一天的雄花外植体,置于温度15℃、湿度80%、长光照条件下,可以促进提前散粉,提高散粉速度,花粉饱和时活性及萌发率高,在授粉效果方面着果率高,结籽量大.

关键词: 甜瓜 雄花外植体 贮藏条件 花粉特性 授粉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Hoechst 33342-PI荧光双染法评价氰氨化钙对茄病镰刀菌生物活性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以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为研究对象,探索了Hoechst 33342及PI荧光染剂对病菌不同活性孢子的色泽差异,明确了病原菌经Hoechst 33342染色后的活孢子发蓝色荧光,最佳染色浓度和时间为1μg/mL、20 min;碘化丙啶(PI)染色后的死孢子发红色荧光,最佳染色浓度和时间为3μg/mL、10 min。并由此建立了Hoechst 33342-PI荧光双染技术,应用该技术可快速、清晰地甄别出不同浓度氰氨化钙对茄病镰刀菌孢子活性和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氰氨化钙对茄病镰刀菌的灭杀效果随着浓度增高而增强,且与处理时间呈正相关。2 000 mg/L氰氨化钙处理3 h,孢子致死率高达83.97%;500~1 000 mg/L处理3 h,孢子致死率为7.15%~26.80%,孢子萌发率为2.40%~3.59%,处理48 h时,孢子致死率达92.07%~100%。250 mg/L氰氨化钙对茄病镰刀菌的致死效果微弱或没有影响。本研究通过菌丝速率法和生物量法进一步验证了应用Hoechst 33342-PI荧光双染法评价氰氨化钙对茄病镰刀菌孢子活力的影响是可行的。这为突破植物病原微生物药剂室内常规筛选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关键词: Hoechst 33342-PI荧光双染法 氰氨化钙 茄病镰刀菌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调贮藏对接种粉红单端孢霉苹果的影响研究

保鲜与加工 2023

摘要:以接种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测定果实中毒素种类及含量、粉红单端孢霉生长情况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不同气调贮藏条件对接种苹果产生毒素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调Ⅰ(3%~4%O2+1%~2%CO2)、气调Ⅱ(3%~4%O2+3%~4%CO2)、气调Ⅲ(3%~4%O2+5%~6%CO2)3种气体环境中,粉红单端孢霉均能生长,在贮藏的中后期,气调Ⅱ环境中苹果的腐烂直径显著高于气调Ⅰ和气调Ⅲ(P<0.05).气调Ⅱ环境中接种苹果的毒素含量始终高于气调Ⅰ和气调Ⅲ.在3种气调环境下贮藏25 d时,气调Ⅲ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气调Ⅱ环境下的苹果中可滴定酸含量高于气调Ⅰ和气调Ⅲ,高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碳可以推迟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的出现.综上所述,适当提高CO2体积分数可以影响接种苹果中毒素含量及相关生理指标,进而延长果实贮藏期.

关键词: 苹果 粉红单端孢霉 气调贮藏 毒素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固态发酵对玉米粉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改善玉米粉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白灵菇、猴头菇、灰树花、香菇和羊肚菌固态发酵处理玉米粉,研究5种食用菌在玉米粉基质上的生长情况,分析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以及活性物质含量对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猴头菇和羊肚菌在玉米粉基质上菌丝量增加最多,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改善效果最佳.猴头菇和羊肚菌的适宜发酵时间分别为21 d和14 d.猴头菇发酵21 d产物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分别提高了8.08、1.61、0.72倍,羊肚菌发酵14 d产物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分别提高了4.91、1.12、1.59倍.食用菌发酵玉米粉明显提高了产物的总可溶性酚含量,其中,猴头菇和羊肚菌发酵产物的总可溶性酚含量与抗氧化指标间呈现正相关.

关键词: 食用菌 玉米粉 固态发酵 抗氧化活性 活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冬绿肥翻压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和氮素矿化的影响

水土保持通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冬绿肥种植与翻压对土壤氮素供应能力的影响,为改进华北地区冬绿肥种植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和维持土壤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天津市武清区设置大田冬绿肥/玉米轮作定位试验(2012—2019年)种植和翻压冬绿肥,测定不同冬绿肥及组合处理即二月兰、毛叶苕子、黑麦、黑麦草、毛叶苕子与二月兰混播和毛叶苕子与黑麦混播土壤有机氮及组分含量;同时进行室内培养试验,测试不同处理土壤的有机氮矿化势(N0)和矿化量,分析冬绿肥种植与翻压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矿化的影响(以冬闲处理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相比,冬绿肥种植与翻压显著提高总有机氮含量(幅度为3.05%~12.36%),显著降低非酸解态有机氮含量(18.87~55.87 mg/kg)。冬绿肥处理N0值在189.15~245.90 mg/kg之间,比冬闲对照增加14.16%~48.41%,土壤矿化半衰期t1/2比冬闲对照提高22.57%~73.11%。所有处理室内培养24周矿化分解土壤有机氮主要组分为酸解总氮,冬绿肥处理土壤酸解总氮矿化量比对照高3.41~20.54 mg/kg,矿化率比对照增加7.96%~47.31%,差异显著。[结论]冬绿肥种植与翻压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氮及其易矿化组分储量,提高土壤可矿化氮量,延长矿化周期,促进土壤氮库更新,提高土壤氮素供应能力。

关键词: 冬绿肥 土壤有机氮组分 氮矿化 氮素供应能力 天津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菹草粉的安全性评估及对产蛋中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天津农业科学 2023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菹草粉作为蛋鸡饲料开发的可行性以及适宜添加比例.首先对高温烘干的菹草粉进行霉菌毒素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随后在产蛋中后期蛋鸡的正常商品饲料中添加0%、3%、6%、9%的菹草粉,经过对蛋鸡60 d的饲喂之后,研究菹草粉不同添加比例对产蛋鸡采食量、产蛋率及料蛋比等生产性能影响,同时收集粪便样品使用酸不溶灰分指示剂法研究蛋鸡对饲料主要养分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菹草粉中的霉菌毒素和重金属含量均低于低于国家饲料卫生标准限量值,可作为饲料原料进行开发;动物试验表明,添加3%菹草粉对蛋鸡产蛋性能和饲料养分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6%和9%菹草粉后蛋鸡产蛋性能和饲料养分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因此,在产蛋中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菹草粉是切实可行的,适宜添加比例为3%.

关键词: 菹草粉 蛋鸡 霉菌毒素 重金属 生产性能 表观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3

摘要:天津某规模化鸡场出现一批疑似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 coli)感染的病鸡,为分离该鸡病的病原菌并分析其致病性,研究通过临床综合诊断、病料采集、细菌分离培养、鉴别培养基和生化鉴定、16SrRNA检测、系统进化树与同源性分析、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小鼠致病性试验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等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剖检可见典型的腹膜炎、肝周炎、心包炎等症状;分离菌株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短小杆状菌,培养基和生化鉴定结果与大肠杆菌的生长特性一致;16S rRNA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和系统进化树及同源性分析发现,分离菌株与大肠杆菌亲缘关系为同一分支,同源性高达99.99%以上;药敏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对四环素、多西环素中度敏感;PCR扩增出fimC、hlyF、ompT和iroN4种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动物致病性试验中接种分离菌株的小鼠在16h内全部死亡,且在小鼠肝脏和血液中均检测到细菌;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感染小鼠的肝脏、心脏、肺脏、肾脏、脾脏以及肠道均受到不同程度损伤。研究结果表明,该病鸡分离菌株为大肠杆菌,且该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并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对动物有较强的致病力。研究结果为鸡场防控大肠杆菌病及科学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分析 致病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草莓种子的基本特征与萌发特性及其相关性

贵州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不同品种草莓种子的基本特征与萌发特性及其相关性,为草莓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红颜、桃熏和枥乙女等17份草莓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种子基本特征(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千粒重及种子厚度),在此基础上结合种子萌发试验,采用隶属函数法研究不同草莓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不同草莓品种种子的4个基本特征指标差异较大,其中,千粒重为0.47~0.83 g,红颜最大,桃熏最小;种子长度为1.41~1.76 mm,枥乙女最大,津韵1号最小;种子宽度为1.11~1.39 mm,枥乙女最大,桃熏最小;种子厚度为0.78~1.00 mm,香野最大,桃熏及阿尔比最小.各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存在差异,发芽率为64.00%~94.67%,其中,香野、妙香7号、圣诞红和津韵1号共4个品种发芽率达90%以上;发芽势为37.3%~66.7%,香野最高,枥乙女(为62.0%)其次,桃熏最低;发芽指数为5.569~10.640,香野最高,枥乙女(为9.891)其次,桃熏最低.草莓种子基本特征与萌发指标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其中,草莓种子千粒重与长度、宽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长度与宽度呈显著正相关;种子厚度与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发芽势与发芽率、发芽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发芽势与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17份草莓品种种子萌发特性隶属函数平均值依次为香野(1.00)>枥乙女(0.84)>红颜(0.68)>圣诞红(0.65)>津韵1号(0.52)>宝交早生(0.51)>粉玉(0.45)>天使AE(0.40)>妙香7号(0.36)>佐贺(0.34)>波特拉(0.32)>京桃香(0.22)>章姬(0.18)>红袖添香(0.17)>美味C(0.13)>阿尔比(0.02)>桃薰(0.01).[结论]17份草莓品种种子的萌发特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香野>枥乙女>红颜>圣诞红>津韵1号>宝交早生>粉玉>天使AE>妙香7号>佐贺>波特拉>京桃香>章姬>红袖添香>美味C>阿尔比>桃薰.

关键词: 草莓 种子 萌发特性 品种 综合评价 隶属函数分析法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新品种蜜帝的选育

中国瓜菜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蜜帝是以自交系 12H-32 为母本、自交系 18H-44 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二倍体西瓜杂交 1 代新品种.该品种早熟,植株生长势强,易坐果.华北地区早春大棚种植全生育 95d左右,果实发育期 28~30 d.第 1 雌花节位 6~7节,以后间隔 4~5 片叶出现 1 朵雌花.果实圆形,果皮浅绿色覆墨绿锯齿条带,条带细而不断.果皮厚度 0.8 cm,瓤色鲜红,瓤质酥脆多汁,纤维少,口感好.中心可溶性固性物含量(w,后同)12.5%,边部 9.0%.单瓜质量 5~7 kg,667 m2 产量约 3500 kg.适合北方保护地早春嫁接栽培,以及浙江、安徽、江苏等地春夏大棚栽培.2022 年 8 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关键词: 西瓜 新品种 蜜帝 优质 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