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程序升温对不同成熟度水蜜桃保鲜效果的影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七、八成熟"湖景蜜露"水蜜桃为试材,研究了程序升温处理和0℃低温贮藏条件下果实失重率、硬度、呼吸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总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果肉色差L*值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没有造成细胞不可逆冷害损伤前,程序升温可以使七、八成熟果实正常后熟、软化,成熟度愈低呼吸高峰出现愈早;程序升温处理果实丙二醛含量低,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0℃下贮藏的果实;整个试验过程中,程序升温处理果实含有较高的总糖和维生素C,贮藏效果较好。

关键词: 水蜜桃 程序升温 冷藏效果 成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杂交育种的创新思路及实践

上海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糯玉米杂交育种中存在的问题,首次对我国糯玉米地方品种资源进行生态类型划分,创建了生态型聚优育种技术体系,建立以申W22为父本骨干自交系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育成4个通过省市级以上品种审定的糯玉米杂交新品种,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益,并提出今后糯玉米育种深入发展的领域和方向。

关键词: 糯玉米 杂交育种 创新 实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云金芽胞杆菌及其杀虫晶体蛋白基因资源的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苏云金芽胞杆菌的一般特性、分类鉴定与分布以及其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分类、在苏云金芽胞杆菌中的定位及鉴定方法,并对苏云金芽胞杆菌及其基因资源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苏云金芽胞杆菌 杀虫晶体蛋白基因 分类 鉴定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良八仙花品种(Hydrangea serrata‘Preziosa’)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上海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八仙花当年生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无菌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改良MS+BA 1.0 mg/L+NAA 0.1 mg/L+CH 0.5 g/L+蔗糖30 g/L+琼脂粉6.0 g/L,诱导率为97.2%;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改良MS+B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粉6.0 g/L,增殖系数达6.1;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 MS+IBA 0.3 mg/L+蔗糖20 g/L+琼脂粉6.0 g/L,试管苗在该培养基上根系生长良好,生根率达100%。

关键词: 八仙花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观赏灌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ITS和SRAP分子标记对中国白灵菇和欧洲侧耳属菌株进行亲缘关系鉴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白灵菇的分类地位,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系统分析了包括中国白灵菇商业菌株和欧洲Pleurotus nebrodensis菌株在内的34株侧耳属菌株的DNA多态性。ITS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供试菌株的ITS序列变异不仅表现在碱基的变异,也表现在区域长度的变异。利用7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较丰富、稳定性较好的引物对34个供试菌株进行SRAP扩增,共得到420条条带,且均为多态性条带。ITS序列分析和SRAP分析结果均显示:白灵菇和Pleurotus nebrodensis具有很近的遗传关系。将ITS和SRAP两种标记联合使用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关键词: 白灵菇 Pleurotus nebrodensis 内转录间隔区(ITS)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崇明东部垦区菜用大豆早熟覆盖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青酥五号'为试材,在崇明东部垦区对菜用大豆早熟覆盖栽培的播种适期、种植密度、基肥和追肥施用量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播种期为2月上中旬,最佳种植密度为每穴定苗2株,穴距20~22 cm,行距30 cm,保苗21.0万~22.5万株/hm~2,基肥施用量以复合肥675 kg/hm~2+有机肥22 500 kg/hm~2为宜。在植株的开花结荚期,叶面喷施2~3次0.5%的磷酸二氢钾,可显著增加植株的结荚数,同时增施60~75 kg/hm~2氮肥,可使荚型增大,籽粒饱满,显著提高鲜荚的商品性。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早熟栽培 覆盖栽培 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交配型基因作为分子标记鉴定蛹虫草退化菌株的核相初步研究

食用菌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交配型基因的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收集到的14株蛹虫草正常菌株和退化菌种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3株正常菌株含有MAT-HMG和MAT-alpha两类交配型基因,判定为异核体;11株退化菌株仅仅含有MAT-HMG或者MAT-alpha交配型基因,判定为同核体。笔者推测,蛹虫草发生不形成子实体的菌种退化的原因之一是核相发生了改变,即异核体变成了同核体。

关键词: 蛹虫草 交配型基因 核相 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氮胁迫下大麦谷氨酰胺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核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氨酰胺酶是氮代谢中的关键酶,在氨同化和谷氨酰胺生物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谷氨酰胺酶基因在大麦耐低氮中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大麦中这两类谷氨酰胺酶基因(GS1和GS2)在低氮胁迫下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了谷氨酰胺酶基因在耐低氮大麦基因型BI-04和低氮敏感大麦基因型BI-45间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GS1基因在BI-04中表现为上调表达,而在BI-45中表现为下调表达,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恢复并超过对照;而GS2基因在两种大麦基因型中的表达差不多,都表现为下调表达。另外,本文也观察到大麦谷氨酰胺酶基因的表达在黑暗条件下受到抑制,因此推测其也受到光照条件的影响。

关键词: 大麦 谷氨酰胺酶基因 耐低氮 荧光定量反转录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能电子束辐照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丰香草莓,并置于0.5±0.5℃和相对湿度(RH)85%~95%条件下贮藏,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丰香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及微生物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2.0~3.5 kGy为草莓电子束辐照保鲜的有效剂量范围,与对照相比,可使草莓保鲜期延长8~9 d(腐烂指数<20%),且2.0 kGy辐照对果实硬度、水分、糖、酸及Vc等贮藏品质的保持效果较好。5.0 kGy辐照虽然能够显著抑制微生物,但对草莓品质产生一定影响,使草莓在贮藏期间发生失色、玻璃化现象,失去保鲜意义,可作为电子束辐照草莓的最高极限剂量。

关键词: 草莓 保鲜 高能电子束 辐照 低温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遮荫对茄子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茄子为材料,研究了遮荫处理对茄子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处理增加了茄子株高,降低了茎粗、比叶重以及SPAD值;显著降低了茄子叶片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光饱和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全光照下,茄子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高峰期出现在9:00和13:00,有光合"午休"现象;遮荫条件下,茄子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高峰在11:00。遮荫处理使叶片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均下降,胞间CO2浓度(Ci)升高。以上参数表明,遮荫条件下,茄子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均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光合能力的下降,影响其正常生长,且遮荫程度越大,光抑制愈严重。

关键词: 遮荫 茄子 生长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