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种子清选精选技术

种子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子清选精选技术是种子采后加工处理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种子清选精选的原理,以及清选精选的主要设备,并分析了我国清选精选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

关键词: 种子 清选 精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崇明岛林下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春夏两季崇明岛林下杂草的调查研究,发现林下杂草共有46种,隶属于22个科,其中以菊科杂草种类最多,占30.4%。林地杂草种类随季节的不同发生变化,与春季相比,有19种在夏季调查中未被发现,新出现15种。林下养殖家禽(鸡、鹅)会对杂草的种类和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通过在林地内种植一些优质牧草,优化林下草本群落结构。

关键词: 林下杂草 林下养殖 林下经济 崇明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薹抽薹性状的ISSR和SRAP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早抽薹品种CT07和晚抽薹品种T0601为亲本构建F2分离群体,采用分离集团混合分析法(Bulkedsegregant analysis,BSA)筛选与菜薹抽薹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用45条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引物和20对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引物组合进行PCR扩增筛选,其中UBC834、UBC876、E13M4和E5M7对亲本和DNA池的扩增图谱表明,4个引物的差异条带均出现在早抽薹品种CT07和早现蕾(抽薹)池中。经F2代群体单株验证,4个标记均与早抽薹基因相连锁,且标记E13M4最近,距离为16.8 cM,这为菜薹抽薹基因的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菜薹 抽薹性状 ISSR SRAP 分离集团混合分析(B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 γ辐照对木槿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0Co γ为辐照源,采用不同剂量率(50~500Gy/h)辐照木槿休眠种子,对辐照后种子进行播种观察。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低于200Gy时促进种子发芽,低于100Gy时能提高幼苗成活率;辐照剂量大于200 Gy时抑制发芽,并导致真叶和侧根难以形成,直至幼苗死亡。剂量率对辐照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得出以提高苗木成活率为目的进行辐照时的剂量以50~100Gy为宜,以促进变异为目的进行辐照时的剂量以100~200Gy为宜。

关键词: 60Co γ射线 木槿 半致死剂量 诱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组水平上杨树NAC基因家族的初步分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其他物种的NAC蛋白,构建NAC结构域的位置特异得分矩阵(PSSM).用PSSM搜索整个杨树PopulusL.基因组,获得编码杨树NAC结构域的DNA片段在基因组上的位置信息,然后运用Perl脚本语言从基因组相应位置提取包含基因全长的序列,推测NAC基因的全长、氨基酸序列及其结构特征,并对得到的杨树NAC基因家族进行了系谱发生分析.结果表明:杨树中至少存在132个非冗余的NAC基因,系谱分析表明这些NAC基因归属于14个亚家族,同一亚家族内各基因编码NAC结构域的外显子数量和结合位置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NAC 基因家族 杨树 结构域 系谱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艺措施对线状匍匐茎蔗草发生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摸清线状匍匐茎蔗草田间发生消长动态和分布型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茬口模式、翻耕深度等农艺措施对线状匍匐茎藤草出苗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线状匍匐茎蔗草在水稻播种后即出苗,3个月内持续快速增长,每周平均增加391.57株/m^2;线状匍匐茎藤草在田间呈集群分布;与水稻-麦子-水稻茬口相比,西瓜-麦子-水稻茬口可减少线状匍匐茎蔗草发生量85%以上;线状匍匐茎藤草随土层翻耕深度的增加发生数量逐渐减少,使用农机具田间翻耕深度14~16cm较浅耕(8~10cm)可减少线状匍匐茎藤草发生量64.4%.

关键词: 线状匍匐茎蔗草 种群动态 杂草防除 农艺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一氧化氮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100mmol·L-1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提高了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的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和光化学速率(Prate),降低了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N)、天线热耗散速率(Drate)和PSⅡ激发能压力(1-qP),同时降低了激发能在两个光系统间的分配不平衡性。表明外源NO通过减少过剩激发能的耗散,提高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番茄PSⅡ系统的伤害,进而在缓解盐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一氧化氮 NaCl胁迫 番茄幼苗 叶绿素荧光特性 光系统I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双低油菜籽成熟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成熟过程中不同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的含油率、芥酸、硫苷以及多种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测试期间供试品种的油菜籽中含油率和部分种类脂肪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而硫苷和芥酸含量变化较小,所以可根据品种不同脂肪酸的变化情况,选择双低油菜不同品种的最佳收获时间,从而获取双低及高含油率、高油酸、低亚麻酸的油菜籽。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品质 成熟期 最佳收获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杂交种制种技术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个甜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培管理方式和杂交授粉方法对甜瓜杂交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均以单蔓双果的整枝方式为最佳;设施栽培条件下,秋季制种的种子产量明显高于春季;春季的杂交授粉时期以5月中下旬为宜;蕾期授粉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和种子产量,可广泛采用;坐果灵能显著提高坐果率,但对种子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

关键词: 甜瓜 杂交制种 蕾期授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贴壁细胞不添加CO_2培养初步探索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Marc145细胞分别置于5%CO2培养箱和普通培养箱,连续同步培养3代后检测细胞成活状态和增殖情况。结果显示:普通培养箱中的细胞成活率显著高于5%CO2培养箱中的细胞成活率,生长状态也优于5%CO2培养箱中的细胞,当细胞完成消化状态后不添加CO2环境中的细胞比处于5%CO2环境中的细胞增殖早,恢复快,细胞存活时间长。

关键词: 贴壁细胞 不添加CO2培养 细胞增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