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黄河流域近40a积温动态变化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论文应用国家气象局提供的黄河流域109个气象站点40a的气象资料和中国数字高程模型,采用"回归分析计算+残差插值"法对黄河流域≥0℃和≥10℃的积温进行栅格化,得到10a尺度的栅格面,在ArcGIS中分别对≥0℃和≥10℃的积温栅格面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0a间≥0℃积温保持不变的面积占84.59%,积温段ⅰ(<2 000℃)升到积温段ⅱ(2 000~3 000℃)的为2.07%,积温段ⅱ升到ⅲ(3 000~4 000℃)的为3.14%,积温段ⅲ升到ⅳ(4 000~5 000℃)的为3.35%,积温段ⅳ升到ⅴ(>5 000℃)的为3.76%;40a间≥10℃积温保持不变面积占85.58%,积温段ⅱ升到ⅲ的为7.31%,积温段ⅰ升到ⅱ、积温段ⅲ升到ⅳ和积温段ⅳ升到ⅴ占的面积较小,分布不集中。总体来说黄河流域≥0℃、≥10℃年积温值呈升高的趋势,主要是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关键词: 积温 动态变化 GIS 黄河流域

西瓜品种资源对枯萎病和蔓枯病的抗性鉴定

植物保护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国内外引进和育成的78份西瓜品种资源进行了枯萎病和蔓枯病的人工接种双重抗性鉴定,筛选出Smokylee、Summit、Sugarlee、Calhoun Gray、Dixielee、Texa W5、Conqueror等9份高抗枯萎病的单抗种质,及AU-Sweet Scarlet、AU-Jubilant、AU-Producer、W6-9、W23-18和W23-47为中抗蔓枯病兼抗枯萎病的双抗种质,并对双抗种质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西瓜 品种资源 枯萎病 蔓枯病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羊茅炭疽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ITS序列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2006-2008年6~8月份的观察发现,上海地区高羊茅的炭疽病症状为叶片上形成梭形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黄褐色或者黑褐色,中后期在病斑中央形成黑色小点即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为单胞、香蕉形、无色、3~4μm×20~28μm。高羊茅炭疽病病菌在PSA上菌落灰褐色。病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4~28℃,单糖和双糖、硝态氮有利于病菌菌丝的生长。通过病菌核糖体DNA ITS序列的测定及GenBank的BLAST比对,与禾生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相似性最高,达98%。形态和分子鉴定表明:上海地区高羊茅炭疽病病原菌为禾生炭疽病菌。室内药剂筛选试验表明: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等5种药剂对高羊茅禾生刺盘孢菌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高羊茅 炭疽病 形态 分子鉴定 生物学特性 杀真菌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抗性淀粉粳稻新品系稻米淀粉链长分布与主要品质特征差异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水稻抗性淀粉性状的遗传研究,为高抗性淀粉水稻资源创新与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抗性淀粉含量有显著差异的粳稻品系为材料,比较分析高低抗性淀粉粳稻品系类型间的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稻米RVA谱特性值、膳食纤维和直链淀粉含量等主要品质特性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高低抗性淀粉水稻品系间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差异显著,高抗性淀粉水稻品系的支链淀粉中短链部分即聚合度为5~12所占的相对百分比率显著低于低抗性淀粉类型品系,而长链尤其是聚合度为13以上的长链比率明显高于低抗性淀粉类型品系。膳食纤维和直链淀粉含量,高抗性淀粉品系显著高于低抗性淀粉品系,最高黏度值、最终黏度值、热浆黏度值和崩解值等,高抗性淀粉品系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低抗性淀粉类型品系。抗性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短链聚合度(DP≤12)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与支链淀粉的中长链聚合度(12

关键词: 水稻 抗性淀粉含量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 糊化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酸酯化猴头菌多糖的结构与构象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碱提醇沉法从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子实体中获得水不溶性多糖HEPFA,氯磺酸-吡啶法对HEPFA进行硫酸化修饰,制得能溶于水的硫酸化猴头菌多糖(S-HEPFA);通过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cryl S-500凝胶柱层析对S-HEPFA进行纯化;运用化学方法和波谱技术对S-HEPFA进行结构分析。碱提醇沉得到相对分子量为5.38×105u,硫酸基含量为19.5%的硫酸酯化的猴头菌多糖(S-HEPFA);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波数1236cm-1、820cm-1处有硫酸酯键的特征吸收峰;离子色谱检测,该组分只含有葡萄糖,甲基化分析得S-HEPFA糖链主要的葡萄糖残基由1-连接Glcp、1,3-连接Glcp和1,3,6-连接Glcp组成,摩尔比为2.07:1:1.83;刚果红实验分析得S-HEPFA在水溶液中或微碱溶液中为三股螺旋构象。

关键词: 猴头菌 硫酸化多糖 结构与构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市浦东新区设施菜地土壤养分特征及改良建议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设施菜地土壤养分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几年的高投入高产出栽种,蔬菜大棚土壤养分含量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大幅增加。有机质增幅达55.1%,速效磷增幅高达319.2%,硝态氮含量>210 mg/kg的土壤占51.6%,速效钾>240 mg/kg的土壤占96.8%;设施菜地土壤养分向表层聚集,养分含量变化趋势表现为:0~5 cm>5~10 cm>10~20 cm;不同大棚土壤各养分含量在种植3年时均达到最大值,种植4~5年以上有小幅下降,但仍高于种植1~2年的;pH值在土壤剖面中呈现由上向下升高的趋势,且随种植年限增加逐年下降。

关键词: 设施菜地 土壤养分 耕层 土壤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综合试验站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为例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出发,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建设为例,对建设区域性现代化农业试验站的必要性、功能定位和布局进行了阐述,探讨了综合试验站的建设思路,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农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和试验站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试验站 现代农业 农业科技 上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市浦东新区设施菜地土壤盐分变化规律研究

土壤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研究了设施菜地土壤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设施菜地耕层土壤已有60%轻度盐化,26%中度盐化。盐分组成中,阳离子以Ca2+、K+为主,阴离子以NO3-、SO42-为主。H2PO4-与盐分总量无明显相关性,但它可能间接导致了其他盐分离子在土壤中的积累。除HCO3-外,在耕层范围内土壤盐分、电导率及各盐分离子都有表聚的趋势,且含量大部分是在种植3年时达到最大。浦东设施栽培土壤的主要问题是盐分大量累积和养分不均衡。

关键词: 浦东新区 设施菜地土壤 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AP2/ERF家族转录因子的分离及其生物学功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的生长发育受病害、干旱、高盐和低温等逆境胁迫的影响较大。油菜植株中很多被上述胁迫诱导而表达的基因,如产物能直接增强油菜对逆境抗性的功能基因,和产物为转录因子而作为信号转导调控其它基因的表达而间接提高抗性的调控基因。很多转录因子涉及到油菜逆境抗性,AP2/ERF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家族。目前通过不同方法从不同种类的油菜中共克隆了24个AP2/ERF家族转录因子,属于ERF和DREB/CBF亚族。这些基因分别能够被低温、干旱、高盐、乙烯、ABA和茉莉酮酸酯诱导,并启动油菜中一些相关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油菜的抗逆性能。本文综述了油菜中AP2/ERF家族转录因子的克隆、进化关系分析、空间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 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系统进化 空间结构 生物学功能 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真菌脂溶性提取物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对6种药用真菌的49个脂溶性提取物进行筛选,研究表明,灵芝等药用真菌均具有氧化应激保护作用,其中桑黄和北虫草活性显著。29个样品在5~150 mg/L对PC12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增长。药用真菌脂溶性提取物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与药用真菌的种类密切相关,并且药用真菌的不同菌株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 药用真菌 脂溶性提取物 氧化应激 PC12 保护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